陈青岩有些惊讶道:“咱们手里有这么多钱了?”
“这些钱可不算多,听说京都寸土寸金,买一栋两进的院子就得上千两。”
“咱们也不去京都住,干嘛买京都的房子。”
王瑛合上箱子坐在上头道:“这哪有准啊,万一你考中状元留在京都任职,咱们一家不都得搬过去啊?”
陈青岩失笑道:“状元哪有那么好考,秀才倒是有几分把握,举人都没信心一把考中。”
“这话你可别挡着粱老的面说,不然他气的能抽死你。”
“哪敢啊,我也就是随口说说,科举还是得努力不能给他丢了面子。”
“你也别有太大压力,尽自己的水平就好,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多考生都是从小开始精英式培养,普通人根本没法比。”
陈青岩在他旁边坐下,“我也听说,苏州那边的学生,从四岁就开始启蒙,十岁都考完童生了。而且每年考中秀才的比北方多多了,光是去年的县试听闻苏州一县就有二十多名秀才,咱们龙泉县才取了四个。”
王瑛惊讶道:“差这么多?”
“这还算少的呢,天和九年的会试,考中举子共四百六十七人,你猜北方占多少人?”
“一百六十?”
陈青岩摆手,“八十三人。”
“这么少!”
“因为差异太大,全国的考子还闹过一次呢,不过闹完也没法子,朝廷将南北考生的卷宗公式开,明眼人都能看出确实那边的学文更强一些,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南方文化气息浓郁,有历经六朝的白马书院,有名师大儒的青竹书院还有苏州渡川学堂,文化气息浓郁。
在环境的熏陶下,学文比北方强许多,听说不少有钱人家专门把孩子送过去学习呢。”
王瑛感叹,“能遇上粱老真是你和青松的运气。”
“是啊。”有时陈青岩也感叹,如果自己当初没被罢考,正常参加科举凭借自己的能力,有可能考到秀才就顶天了,更不会有后来的机遇。
正是因为他跟梁老相同的遭遇,对方才千里迢迢赶过来,教导他读书帮他平反,完全不图金钱不图回报。
“这便是否极泰来吧。”
清点完铜钱,王瑛把试验田里成熟的蔬菜水果收了一批,已经枯萎的植物一键清理完重新播上新的种子。
试验田的经验还停滞在百分之十一,目前来看两人拥抱接吻已经加不了多少经验了,就算做一次也加不了多少,王瑛怀疑五级以后升级的条件变了,不过目前还没找到规律。
*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村子里的年味十足。
墩子去镇上送菜的时候,王瑛让他捎了不少炮竹回来,过年就得热热闹闹的才好。
腊月二十又在村子里买了两头猪一只羊,杀猪这日好多人都过来帮忙,王瑛干脆炖了一大锅肉,来帮忙的晌午都留下吃一碗。
今年收成好,村子里的百姓日子也好过,人兜里有余粮了戾气就少了很多,吃肉的时候都没抢。“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得不服老祖宗的智慧,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
腊月二十五曹坤送来了年礼。
今年蔬菜生意不错,整个县城独一份,还是按照去年的价格卖的,一个月就赚了三十多贯,利润高的吓人。
因为这个还被人眼红找麻烦,幸好他在脚行这几年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身份贵重的人,帮他说了几句话才没人敢再惦记。
曹家的蔬菜铺子也算是在县城站稳了脚跟。
李氏拉着他询问林秋和孩子的情况,“满月的时候我也没过去,秋儿和孩子还好吗?”
“都好着呢,小麦能吃能睡,出了月子一个月胖了三四斤呢。”
“那就好,孩子足实一些不爱生病,眼下冬天冷,大人孩子都别着凉,明年暖和了带着秋儿和孩子一起回来住。”
“哎,成!”
晌午准备了涮肉,一家子人围坐在大桌上,摆了两个涮肉的锅子,一个是番茄汤,另一个加了茱萸的麻辣汤。
蘸料是浓稠的芝麻酱,撒上芫荽和葱花,那滋味别提多好了!
孩子们都吃撑了,粱老爷子也吃了不少,他上了年纪吃多了肉消化不好容易积食,王瑛特意准备了山楂汤,吃完喝上一小碗帮助消化。
小元宝吃不到肉馋得直流口水,李氏便挑着软烂的肥肉给他夹了一点,吃的他小嘴流油,一个劲的还要吃。
李氏见状多喂了几口,结果晚上就闹了肚子,屙的屎里都带油花。
他年纪还小,肠胃没有发育好,吃了太油腻的消化不掉都拉了出来,把孩子折腾得哇哇哭,李氏抱着元宝又心疼又自责,再也不敢乱喂东西。
*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大伙开始挂桃符。
民间还没有贴对联一说,因为纸张价高,红纸更是稀少,只有办喜事的时候才舍得买几张贴在家里。
桃符就是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相传这兄弟二人神通广大,善于降鬼,把他们的木相挂在门上可以辟邪,讨个好彩头。
今日挂的这对桃符不是买的,而是村里一个老木匠送的,提前好几天就雕刻好送上门。
老木匠手艺不错,雕的桃符说句艺术品也不为过,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挂在大门口十分显眼。
粱老今年过年没去儿子那边,因为今年气候冷,大雪一场接一场,路途远来回奔波怕他生病。
不过粱老也没打算过去,去年在那边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还吃不到王瑛做的好吃食。
晌午吃完饭,男丁要去祖坟祭祀,陈家的祖坟就埋在庄子附近的山头,除了陈父还有老太爷和祖爷爷。
陈父没去世的时候,每年都会亲自过来祭奠,自从他去世后陈青岩紧接着又重病,所以这几年都是让陈伯过来烧香祭拜。
山雪足有一尺多深,一脚踩下去没过膝盖,陈伯在前面打头,青岩和青淮、青松跟在后面。
终于抵达坟地,陈伯先把坟上的雪清理干净,然后扫出一块空地开始摆祭品。
鸡、鱼和一个猪肘子,各色的点心三种,折的元宝一大筐,还有一坛酒。
陈伯先把香烛点燃插在各个坟边,嘴里念叨着:“祖老爷、老太爷,老爷过年了来取钱吧。”
陈青岩摘下棉帽,掀起衣摆跪在地上磕头,“爹,儿子不孝,许久没来看您了。”
陈青岩将这几年家里发生的大事一一告诉了父亲,他也有了孩子,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有了元宝才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意有多深沉。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照顾好弟弟妹妹、抚养好元宝,撑起门楣。”
陈青岩磕了三个头,后面的弟弟们也跟着磕头。
父亲去世的时候青松还小,如今过了年也十三岁了,逐渐有了大人的模样,他在心里默默念着,自己也要好好考出个名堂,不能给师父和家里丢人。
*
家里王瑛带着青芸和墩子的娘子张翠红一起准备年夜饭。
一共十二道菜,四凉八热,每道菜都是精心挑选,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
主食是白菜猪肉馅的扁食,包好后整整齐齐的摆好,等着晚上煮。
做完饭菜王瑛叫住翠红,打算给她点东西,这妇人性格腼腆内向,自从拿了工钱后吃食就再也不拿了。
刚好库房里有匹花棉布,之前着了潮上面的花样有些串色了,做衣服没法穿不如干脆给了她。
“这,这太贵重了使不得啊。”
“哪里贵重了,这布串色了,做衣服用不上,你若不要可就裁开做抹布了。”
张翠红一听这才接过来,摸着柔软的细布,见上头确实有一点串色,不过不打紧,给孩子们做衣服的时候可以缝进去。
“多谢东家。”翠红抱着布跪下磕头。
王瑛连忙把人拉起来,“值不当,快回去给孩子们做饭去吧。”
翠红抱着布高高兴兴的走了,外面天色渐暗,偶尔能听见一两声鞭炮声,显得年味十足。
申时末陈青岩他们从山上回来了,大伙开始摆桌子,煮扁食,一家人围做在一起,屋里点了七八盏灯烛,照得亮堂堂的。
锅里的扁食熟了,陈伯将提前准备好的炮竹点燃。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第78章
大年初一,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带着自家孩童,自发的去东家这来拜年。
往年东家们都在镇上过年,离着远他们也不方便去,都是庄头陈喜带上年货去镇上问好。今年在庄子方便,自然要来拜年。
别院的大门打开,黄狗上前吠了两声,见主人们热情的把人招呼进来,便摇着尾巴回到自己的犬窝里睡回笼觉,昨晚噼里啪啦的放爆竹,把它震的一宿没睡。
王瑛准备不少瓜子糖块,孩子来了就抓上一把塞进口袋里,给娃娃们高兴得够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