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时赶山记_菇菇弗斯【完结】(67)

  这些个山货草药能在山下集上卖出好价钱, 定是效用上不作假的,不然那些个花钱买的也不是傻子。

  “老二,这麻袋下面漏了, 你看是补补还是再拿一个,还有新的没?”

  霍峰和林长岁在院子里搬动事先装好的三大袋子松子,没成想其中一个刚搬起来就破了底,松子从里面掉出洒了一地。

  两人赶紧松手放回原处,蹲下来用手往回搂。

  霍凌闻声而来,看了一眼那麻袋底道:“还有,不过都不如这个结实,我特地挑了这三个厚口袋装松子的。”

  他想想道:“要么还是拆个麻布片子补一补。”

  “也行。”

  麻袋这东西镇上有卖现成的,但是为了省钱,村户人一般都是买粗麻布自己回来缝。

  缝麻袋用的针线和缝衣服的不一样,像是霍凌他们都是用骨针穿麻绳,如今补麻袋也要用这个。

  两兄弟到杂屋里找了一个破麻袋出来,破烂东西常是有用的,因此哪怕破了也留下不扔。

  把破麻袋能用的地方裁成几块方布补丁,像是补衣服一样补到先前的麻袋上。

  为了足够结实,这次缝了两层。

  “再用最后一次,回头我去镇上扛一匹粗麻布回来,再制些新麻袋。”

  补好后,三个汉子轮流拎起麻袋试了试,上下掂了两下依旧不漏,就知是合用了。

  一些零散的山货,例如几串子天麻、几捧各色灵芝还有干木耳、猴头菇、腰子草等,则由两个小哥儿分门别类地放好,有些用树皮、苔藓裹着,有些放在单独的布兜子里,或是用细树皮捆扎。

  因山货够多,霍凌这次在山上没多费心去捉野物,莫忘了还有一株“棒槌”在,这趟进山已算是不白来。

  晚间熄了灯,颜祺和肖明明脑袋挨着脑袋小声说话。

  一想到明晚便不能这般凑在一起睡了,还有些舍不得。

  而那些个山中趣事,和肖明明在山下时从婆母和邻里口中听到的家长里短,却是说了这么久了也没说完。

  譬如今晚,说着说着就扯到了新的。

  “你是说郑婆子家的那个二闺女,不是她亲生的?”

  颜祺翻了个身,不可置信道:“那是哪来的?”

  郑婆子其人,算是颜祺和肖明明嫁入下山村之后最先记住的几个人之一。

  这婆子当初在官媒和村人面前,对着他俩指手画脚,又是不好生养,又是多病的赔钱货,横挑鼻子竖挑眼。

  挑到最后,现今霍家和林家两个汉子娶了夫郎,日子都过许久了,她那小儿子仍没说到合适的亲事。

  气得她看见路过的狗都恨不得踹两脚,成日端着盆在家门口择豆角,择几根就往地上啐一口,指天骂地的。

  试问这般名声传出去,还有谁敢嫁,尤其她那小儿子被宠惯得没边,又懒又馋的,连农活都做不像样。

  肖明明往颜祺那边挤了挤,小声道:“还能是哪来的,抱来的呗,名字都叫来娣,说是当初找人算了,得抱个八字合适的孩子回来,便能怀上小子了。”

  这郑婆子独惯小儿子,说来也不是没来由。

  她家汉子姓苗,前头没了个媳妇,留下个长哥儿,早早就给嫁出去了,郑婆子是续弦。

  过门后肚子没动静,可不就怕在杨家站不稳脚跟,她也想有个亲生孩子傍身,便求爷爷告奶奶的,想出这么个法子,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怎的,后来真生了个小子,名叫守根的,之前还在霍凌和颜祺的喜酒上喝得烂醉过。

  至于那亡妻留下的长哥儿,和抱养来的二闺女,到了十四五就给早早嫁出去了。

  “那长哥儿多少年不回下山村了,据说是死是活都不知道,老二嫁得近,倒是还会走动。”

  不过林母说过,苗二姑娘苗来娣在弟弟出生后,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了,知道的是养女,不知道还以为他家买了个伺候人的丫鬟。

  现今还走动,无非是人家有良心,顾念当初作为孤女被抱养来,好歹没饿死的恩情。

  肖明明撇嘴道:“这么宝贝她儿子,竟还不舍得花彩礼,当初对着咱俩挑挑拣拣,幸好没被她挑上。”

  一个村里什么人都有,他俩过门这几个月,听到的也不少。

  不过两人却有个默契在,兜兜转转的,聊的都是到下山村以后的事,在那之前的都只字不提。

  近来唯一提到的时候,就是前几日正赶上七月半,在院里摆了个火盆,几人都给去世的亲人烧了些纸钱,拜祭了一番。

  细想起来,这一院子人,竟是挑不出一个父母双全的。

  “这样的事,处处都有,以前咱们村不也有,孙家那个老夫郎为了抱孙子,还硬让他儿媳妇喝符水呢,结果把人喝的上吐下泻,脸色蜡黄,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能走,后来报官找那卖符水的,才知是个假道士,早就跑没影了。”

  肖明明庆幸道:“幸好咱们遇上的人家都是通情理的。”

  肚子里生出来的是个什么,谁能做主,要是能做主,不如直接求着生个皇帝算了。

  颜祺笑出声,随即见天色不早了,汉子那屋都起了鼾声,便扯了扯被,说赶紧睡。

  ——

  “我还想着,不知你们这次去不去大集上卖馅饼,多半是要卖,就趁着白日里出太阳,把你这些锅碗瓢盆过水涮了涮,有日子没用了,难免落些灰。”

  下得山来,与林长岁和肖明明作别,霍凌同夫郎和大哥回了家。

  家里实打实地热闹了好一阵,待山货都找地方放好,才有空坐下说话。

  他见灶屋里卖馅饼用的铁锅、和面用的大盆都刚洗干净,倒扣着沥水,遂问了一句,这才有了先前叶素萍的答话。

  “等我和小祺回来做就是,大嫂你怎不多歇歇。”

  叶素萍笑道:“哪里就到需要歇的时候了,让我闲着我还坐不住。”

  又给几人指了指屋里道:“趁你们都没在,家里的被褥我也都拆洗了,被芯子也晒过。”

  霍英这时高高举起手,“我也帮忙了!”

  “我闺女真棒!”

  霍峰有日子没见媳妇和闺女了,浑然已经高兴地找不着北,两手一伸,就提着霍英的咯吱窝把小姑娘举了起来。

  霍英“啊啊”大叫几声,笑得脸蛋都红了。

  待放下后,这人又蹭到叶素萍面前,却是不知道说了什么,就见他又乐呵呵地挨了揍。

  到家第一顿,就吃叶素萍心心念念一年的蝲蛄豆腐,这道菜是霍凌下厨做的,家里独他做的滋味好。

  有时在山里,虽是独自一人,为了打发时间,他也会慢慢地给自己做一碗蝲蛄豆腐,做的次数多了,可不就练了出来。

  做蝲蛄豆腐需先去掉蝲蛄的头和尾巴,只要身子那一段,不过去掉头时里面会有虾黄,那个不能丢,单独撇出来熬汤做底子。

  剥壳是个细致的活,全家围着桌子齐上阵,霍英嘀嘀咕咕说着她和村里玩伴去附近山溪里摸蝲蛄的事,比不上山里多,可也凑了二十几个,娘俩吃了一顿清水煮的。

  “英子是越来越能干了。”

  霍凌夸了一句,霍英挺起胸脯,“我现在长大了,可以照顾娘,以后爹就可以放心出去干活赚银钱了!”

  一句话听得霍峰和叶素萍这当爹娘的窝心极了,在小姑娘没看到的地方,都各自撇过头去蘸了蘸眼角。

  等壳子剥完,霍凌端着进灶屋,颜祺没吃过也没做过,好奇得很,一路跟进去看他如何做。

  第一步便是搬出家里的石臼子,把所有的蝲蛄丢进去用力捣碎,捣到后来,往臼子里看就是一些个黑不黑黄不黄的汤水,着实不算好看。

  紧接着霍凌拿出一张干净的笼布,蒸包子馒头是铺在笼屉里,用来滤蝲蛄汁。

  “这么挤一遍,蝲蛄肉就全到下面的汁水里,布里只剩壳子,还能拌一拌喂鸡鸭。”

  霍凌挤了几下,待颜祺看明白后,也让他上手试试。

  挤出来的汁液接近蝲蛄黄的颜色,霍凌手劲大,没用多久就收了尾,把壳子弃到一边后,就该往水里下料汆“豆腐”。

  颜祺目睹了惊人的一幕,蝲蛄挤出的汁水落入虾黄熬成的汤底,大勺在汤中轻轻荡了几下后,那本混做一处的汁水忽而凝成了类似豆花的东西,渐渐成了形状。

  霍凌熟练地往锅里洒了一撮盐,一把韭菜碎,盛菜出锅。

  第58章 要不要

  白灼蝲蛄和蝲蛄豆腐, 全然是两种味道。

  假如不事先说明后一道菜的做法,颜祺必定想不到它也是蝲蛄做的,入口即化, 又香又浓, 怪不得能惹人惦记整一年。

  “今天吃了这一口, 我算是没心事了。”

  叶素萍心满意足地举着蒲扇摇,如今哪怕是山下, 傍晚起天气也凉爽起来,只是还有些恼人的秋蚊子,等天气再冷些才能死绝。

  偏生这时候的蚊子咬人厉害,一口一个大包, 比夏日里的还要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菇菇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