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琦此刻乖巧地点了点头,看不出半点杀伤力,“九哥你说,妹妹我听着。”
“去了鸿胪寺好好学,不懂就问,不好意思问兄长,可以问大姐二姐,公侯之家的千金,也可以交好,贤妃与贵妃都会帮衬你……”
“至于其他的……”
姜衡转头说起来林朗,林朗被他调回了京,任京兆府尹,以后也会长居皇城,不用担心到处跑,所以他给了林朗一座宅子。
本来想着让林朗将父母接到皇城养老,林朗也是如此想的,但林家老两口一辈子没离开家乡,只说孩子有出息了就好,如今儿子当了大官,前途无量,他们在村里更没人会欺负,只让林朗安心。
“潜之父母在乡,有族人在,的确不用担心,不过他夫人年后会来京。”一个京官,总得有夫人负责一些交际的,不可避免。
不消再多说,姜琦也明白了姜衡的意思,带林太太融入皇城和官夫人的交际圈嘛,小问题!
“那我给贵妃娘娘说一声,到时候宫里赐个姑姑帮衬,大姐二姐再带带林太太出门就是了,九哥觉得如何?”
姜衡点头,“可以,交给三妹我放心。”
姜琦笑了笑,“九哥对林相还真是贴心,家事都考虑到了。”
“什么林相,让别人听着不好,还早呢。”好歹是自己第一个扶持的官员,千金买骨嘛。打工人可能会赚,但老板永远不亏。
林朗暂且还不知道这些,今日虽是休沐,但京兆府尹想要休息,嘿,难说,这一忙,就忙到了年底,才彻底歇息下来。
元泰二十一年,天幕中,十分“热闹”的一年,也终于到来,而此时,所有人,已经有了准备,历史,也早已改变。
据天幕透露,十一皇子为吴王,十二为陈王,而现在,元泰帝也不管十二皇子才不到八岁了,直接给两个小的封王,十一福王,十二瑞王,好一个福瑞之意。
“也好,”姜衡对自家老爹的敷衍不想评价,“上一个陈王,一直被予以改封可不好,十二也没有人家的文采,吉祥一点好,吉祥一点好……”
十一和十二倒是接受良好,越早封王,越早拿俸禄,能不好吗?反正都是虚封没有封地,封号而已,不难听就行。
晋王还是被安排在了兵部,划水享乐的楚王被放进了光禄寺,不是擅长吃喝吗?那就去调教调教光禄寺吧,不用想,楚王就知道是老九出的主意。
出乎意料的是,低调的赵王和周王,一起被打包进了户部,两位哥哥私下找到姜衡,姜衡也不藏着掖着,“户部事务冗杂,我有意之后分一个枝干出来。”
两人灵光一闪,“为了海贸?”
“对,不过还不止。”姜衡给两位兄长上茶,虽然老七一脉出了个废帝,但这辈子显然不可能了,自家兄弟,该用还是得用,“户部拿钱是难,但郑侍郎好歹尽职尽责,让两位兄长进户部,一个是为了之后的海贸,还有一个,便是农业方面。”
两兄弟对视一眼,有些不可置信,“太子是想从户部挖两面墙?”户部不得气哭啊,这可是被接连分权。
姜衡坦荡得让赵周二王觉得,他们果真还是脸皮薄了,“二位兄长此言差矣,海贸是给国库创收,户部只有高兴的,有了收益,分割一部分权力出来,成立农部,这是利益置换,很公平的。”
天幕既然说了他给农业大才周均大司农之职,大司农,总不能屈居尚书之下吧?
作为一直上朝听政,但没什么实质性差事的两位亲王,猛然得到了一份太过沉重的差事,咬咬牙,干了!
赵王:子孙是蠢的,还得老子我亲自上阵打好关系!
周王:上面有七哥顶着,七哥上面还有太子,太子上面还有父皇,干就完了!
“有经济方面拿不准的,可以和苏斌商量。”苏斌,世代从商,从小就对商业方面耳濡目染,再半系统性学习一番,自己就进化了,如今正好跟着七哥八哥一起打包去户部实践。
鲁王也没有闲着,被姜衡扔进了工部,不用说,为了造船相关,“有不懂的,去问工部右侍郎吴庆,别闲着。”
这还不止,“再趁机瞧瞧工部的武器,我有些想法。”
鲁王眼珠子一转,小声提醒,“哥你跟父皇报备了吗?”
“收起你的想法,现在没那么多钱多线并行,只是让你有个数,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人才。”
鲁王这才放心,九哥还是有数的,各方面,嗯!直到看到小十一都被安排进了都察院。
“十一还没满十二岁,你这……”饶是元泰帝都被太子压榨童工给惊呆了,咱们真不至于这么缺人!
“过年了,满十二了,东汉十二岁的皇帝都算年长的了,只是去都察院学习,不碍事!”他都忙起来了,兄弟们怎么能休息呢?
元泰帝想了想,觉得太子还是太严厉了些,自己得做个慈父,“去翰林院学习!”
去翰林院那就真成学习了,不过十一的性子本就君子端方,去翰林院也一样,不用考虑太多移了性情,“那也成。”
至于十二瑞王,和一众年岁相差无几的皇孙,以及赵阳,则一起在正式开课的鉴正堂读书,都别闲着!
当然啦,天家父子也不是周扒皮,没有忘了一直加班的朝臣们,“年终奖”还是多发了不少的。
现在,是属于卷王的时代!
便是今年的恩科,也比历年竞争都更激烈,二甲的前十名,放在之前任何一年,都是可以进一甲的。
“你们也是好运,如今朝廷任务重,正是缺人之际,你们这才能一来就跟着实践,一个个的,可别想着偷懒,后面有的是人等着进步。”
缺人是缺人,老大人们历年以来嫌弃的态度也是一样不改的,再有才,刚进朝堂,都是新兵蛋子,要学的地方多了去了,进士,朝堂最不缺的就是进士。
官场的小年轻们哪儿知道这些套路,纷纷埋头苦干,自愿加班,争取早日入上司的眼,早日进步。
老大人们终于能轻松了一点了,“还是年轻人精力好啊。”
“是啊,我这把老骨头,这段时间可遭罪了。”
“这样,咱们也多年好友了,我受受苦,帮你分担一些。”
“滚犊子,真帮我分担,你分几个人给我用。”
“那还是算了吧。”
上上下下这一卷,就卷到了四月,天幕才终于又有了动静,距离上次天幕,已经整整五个月了!
第27章 第五期视频
此时的京城,外表看不出什么,内里已经大变样了。
自京兆府尹换成了林朗,天幕又透露出了“宁王”对百官的纠察,林朗便逐渐放开了手脚,御史们胆子也大了起来,就连京城中的百姓,也在有人开了头告状后,自发行使起了“监督”之权,可谓一片欣欣向荣。
至于谁开的头告状,别问,这不重要。
不仅如此,年后,姜衡对邸报进行了更新,将朝报,条报,杂报等合成为“大梁周报”,周这个概念此时还没有普及,但没关系,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售卖,慢慢就习惯了。
大梁周报,将朝廷官方性文件,皇城当周热点商业活动,民间小料,广告,招租位等集齐在了一起,由万斐进行负责。
据说当时杨春强烈反对,“殿下,交给他负责,周报怕不是要变成造谣的地方了!”
可惜,姜衡就看中了万斐,但杨从茂所言,也不无道理,于是给万斐增添了几个审核进行监督。
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如今皇城中,购买大梁周报的风气已然形成,民间也有不少私报效仿,但质量是万万比不上的,更没有官方防伪标识。
为区分正版与盗版,姜衡决定,在正版大梁周报上,印有天幕出品的“元泰帝”Q版形象,此举得到了姜家众人的大力支持。
元泰帝象征性的反对了一下,反对无效,也就随儿女们去了,虽然不太庄重,但没准这形象能流传千年不是?虽然不威严,但也是流传下去了啊!
在这样的氛围中,皇城中向外做周报生意的商家是最希望天幕再次更新的,哪一期天幕,不是满满的素材啊。
终于,在春衫薄的四月,天幕久违的发出了响声。
北地,随着天幕再度发声。
“儿郎们!天命在我大梁!我大梁,必胜!”
“必胜!必胜!”
伐北之战,气势如虹,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只是收复土默特,土鲁番,袄儿都司,而是恢复大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
秦国公作为主帅,信国公世子龙虎将军彭瑞,晋王姜衎,杞国公主姜瑜,郑国公主姜珊随军出征,五十万大军伐北,此战,不仅要胜,还要大胜!
【家人们新年快乐,阖家团圆,新的一年发大财呀!】
“新年快乐?这都四月了,这阿婆主记错时间了?”
“天界的时间不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