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_织鹊【完结】(37)

  “什么天界不天界的,不都说了是后世吗?之前前几期感觉时间也对得上啊,这咋了?”

  民间如此,钦明殿外的君臣也纳闷呢,这后世阿婆主,睡懵了不成?

  姜衡也不解,就算是存货,也不至于不改一下开场白吧?

  “先记下来,之后再对比看看。”

  也只能先这样了。

  【是不是没想到过年还有更新?没办法,好不容易放假,一出门走亲戚就被催婚,阿婆主干脆就以加班为名,在家给宝子们剪视频了,看见阿婆主这么辛苦了,大家是不是该有一键三连安慰安慰?】

  “催婚?”郑无疾十分诧异,“婚还需要催的?”不都是早早家里就给相看,年龄一到,就成婚的吗?怎么还需要催?还要躲催婚,家里长辈在干什么?孩子都管不住的吗?

  然而郑无疾话音刚一落地,就迎来了四面八方的视线,尤其是元泰帝的死亡视线,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在家说一不二,你倒是把太子给说服啊!

  郑无疾瞬间清醒了过来,尴尬得不行,年纪大了,忘了太子就是一个例子了……

  同样被注视的太子本人没有半点不自在,甚至颇为骄傲地抬了抬头,这阿婆主还要躲,没他有本事!

  至于一键三连,那是什么东西?下次一定!

  【说真的,那些催婚的话术,背都会背了,该不该结婚了,我一个当事人,我还不知道吗?】

  “这婚姻,父母之言,媒妁之约,小孩子家家的能懂什么?我还以为这天幕后的那阿婆主是个大本事的,合着还是个和家里闹腾的小孩儿啊。”

  “还是年轻了,咱们做父母的,吃的盐比他们走过的路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可不是,前年我隔壁搬走的那家,你们还有印象不,他们家的小孩儿就是不听话,结果吃亏了吧?”

  一群人顿时围了过来,“怎么回事,快说说……”

  【不过这大过年的,吐槽的话就不多说,影响宝子们心情了,新年新气象,过年就要说点喜庆的。】

  大梁君臣们纷纷表示赞同,是不是新年暂且不论,他们确实不需要听太多八卦,他们需要有用的讯息。

  【新年,合家欢嘛,所以我们这一期的主题,当然是鸡飞狗跳,父呲子笑的大梁最热父子档了!

  让我们从梁史,大梁故事,太宗日记等诸多靠谱和不靠谱的文献中,理性讨论这对对抗路的帝王父子!】

  民间吃瓜吃到一半的百姓唰的抬头,嚯!天家父子档,小瓜常年有,大瓜可不能错过!

  朝臣一个个该喝茶喝茶,该理官服线头的理线头,该盯笏板的盯笏板,反正就是不看元泰帝和太子,楚王赵王周王鲁王福王邓国公主就不一样了,视线那叫一个热切,根本不带掩饰的。

  元泰帝:……

  太子:……

  这种没有任何正经内容的视频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对抗路父子同频共振了。

  【之前说过,这对父子是对抗路父子,虽然最后立了鹤仙为太子,但他们的理念是有差别的,元泰帝始终对鹤仙是不太放心的,甚至梁史之上,他们的对峙次数就不少。

  更有“宁王性刚毅,常与帝相执,帝杖而逃,不改其口”的总结,提问,上一个性格刚毅的头铁皇子是谁?】

  是扶苏,被评价刚毅勇武。

  再往下一个,冷门一点的,是刘秀的母兄刘演,倒也不算皇子,不过也被评价“性刚毅,慷慨有大节”,发动了起义,拜大司徒,封汉信侯,看起来挺成功,但最后被刘玄所杀。

  反正不管哪一个,好像结局都不太好。

  姜衡关注点在“逃”,逃了就好,他果然灵敏!

  【父子二人不容错过的第一次争执,在元泰廿一年倒齐案彻底结束后。】

  在家养花花草草,修身养性,比在鉴正堂读书养家的儿子还悠闲的老五一个后退加仰头,“有病啊!这事儿过不去了是吧?”都多久了,怎么还提?

  【这次的争执,也是元泰帝唯一一次真的动手打到人的一次,之后的鹤仙学聪明了,跑得贼快。】

  姜衡不可置信看向元泰帝,居然真的动手!说好的父爱呢?

  元泰帝也愣住了,小九居然能被打到?小时候跑得不挺快的吗?

  随着天幕放出太祖起居注的内容,天幕视频也随之更新。

  【“跪下。”

  天幕中,背对众人的宁王躬身行礼的动作一顿,而后不慌不忙地跪下,“儿臣给父皇请安。”

  “请安?”龙椅上的元泰帝睁眼,不怒自威,“朕何以安?”

  视角转变,宁王抬头,言笑晏晏,没有一丝觉得自己做错的心虚,直面君父,“民心所向,天下归心,父皇何以不安?”

  “老五是你亲兄弟,你是在要他的命。”

  “五哥不是活着吗?怎么就要命了?”

  “你姓姜!”元泰帝语气明显重了几分。

  “姜家以百姓养。”虽是跪着,可宁王的背挺得笔直。】

  朝臣无言,熟悉的对话,却不是第一期天幕下的宁王对齐王,而是没有天幕引导下的,宁王对陛下。

  百姓大多则是激动得不知该如何表达。

  “我们养!是我们养!”

  “殿下看得见我们……”

  “是看得见我们的君主啊……”

  【元泰帝起身,走下台阶,低头看着一身傲骨的宁王,缓缓坐在了台阶上,俯视着宁王的眼睛,“天子代天巡狩,以牧天下,皇权不稳,天下便不稳,百姓便不稳。”

  “君舟民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得民心者,担天下责者,方为君王。”

  “圣人之言,但圣人何时治过天下?千年以来,皆是如此,小九,你是皇家人。”当以皇权为先。

  宁王听懂了,但并不认同,“从来如此,便对吗?说到底,不过是私心大于公心。”

  啪——】

  天幕下,姜衡反射性摸了摸自己的左脸,嘶——幻疼了,宅在家里的老五则舒服了,“爽!”

  天幕的画面暂停,那阿婆主还在发表看法:

  【不得不说,元泰帝对自己儿子还是慈爱的,一开始明显是真的在教子,耐不住鹤仙是真的猛,我不要你觉得,我就要我觉得。

  要知道,在封建皇权时代,虽然皇家朝堂说着重视百姓,君舟民水,但从来都是以皇权为先,哪怕天下大乱了,民不聊生了,皇权内部第一在意的,都是君权,君权稳了,似乎才能往下平定。

  但鹤仙并不这样以为,他将百姓放在了皇权前面,所以有了谢瑶环的传唱,让君王不得不顺应民心处置罪魁祸首,哪怕罪魁祸首是王子皇孙,哪怕皇权有了瑕疵。

  很明显,太祖是想把儿子“引回正道”的,只要鹤仙认个错,有个态度,就如今的夺嫡情况,元泰帝愿意教,说明鹤仙希望很大,毕竟,一个有公心有手腕还没有外戚掣肘的继承者,谁能不喜欢呢?偏偏鹤仙不愿意退这一步。】

  钦明殿君臣头又痛了,这些能直说吗?

  朝臣纷纷看向姜衡:殿下,笔杆子和戏班子又该发动了,民心不能乱啊!

  姜衡也揉了揉眉心,天幕中的自己倒是输出爽了,烂摊子都留给自己了,所谓民心可用,什么叫用?你能用,就意味着别人也可用。

  天幕出现以来,朝廷最为庆幸的,便是大梁户籍的人才能看见听见天幕,不然更加乱套。

  天幕啊,不是说合家欢吗?上价值干什么?闲得慌!

  【所以网上有言论说,鹤仙就该装作退一步示弱,和太祖修好关系,没准就能早点当太子,早点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不是与朝堂为敌,何至于等到太祖驾崩,才一步步与百官周旋……】

  状况外,舒爽的老五又酸了,是啊,九弟那样的态度,父皇居然只给了一巴掌,红都没红吧,用力了吗?算什么动手!父皇当真是偏心啊。

  并不知道自己哥哥们挨了多少揍的姜衡表示不理解,一巴掌就不是挨打了吗?

  【这里阿婆主想多说一句,如果鹤仙此刻退了一步,那他还是百姓心中仙人转世的姜鹤仙吗?还能是一心为公,以天下百姓为先的太宗文皇帝吗?

  鹤仙走的从来就是堂皇正道,他能继位,是因为真真切切为百姓谋福利,将百姓放在心上,是百姓将他推上的皇位,是元泰帝只能将皇位给他!】

  “以百姓为先……”

  “公心大过私心……”

  大梁境内,无数百姓和尚未步入官场的单纯书生,怔怔地听着天幕的点评,这世上,竟真有如此天下为公的君主吗?

  有!天幕不是说了吗?是圣天子!是他们大梁如今的太子!

  此刻,暂停的画面继续播放:

  【宁王扯了扯嘴唇,也不管元泰帝还会不会继续给他一巴掌,揉了揉自己的左脸,“父皇,儿臣细皮嫩肉的,禁不住您的手劲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