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看水笙如此来劲,颇有那么几分样子。
于是问:“赵大哥,要送水笙去考功名么?”
赵弛眼皮一撩:“念着玩,不考功名。”
旁人听了羡慕,玩什么不好,非要念书,多费钱啊。
但赵弛舍得,从没见他这般对谁好过。
“赵大哥,你对水笙真好,我那两个兄长都不曾这样对俺,天还没亮,就把俺撵到地里干活啦。”
放在过去,赵驰定然无愧于心。
思起今早念着水笙的模样,声音在澡房做的那腌臜事,话沿着嗓子滚了一圈,没开口。
心里有鬼,没法像之前那般坦诚了。
第31章
今年的夏天实在太热,又时常夹暴雨,以致山里泄了几场洪,把种下的庄稼冲毁不少。
许多村民靠老天爷吃饭,见此情况,不敢闲着。
村长从家家户户选出至少一名壮丁,每天安排人手到田边巡视。又多挖几条排沟渠,将积水引入水库,避免淹死田地。
水笙和赵驰中午关了会儿摊,一并赶过去帮忙。
昨天夜里一场暴雨,此刻却暑日当空,蒸得人汗水淋漓,眼都掀不开。
大伙儿都是上午干完活过来的,热得浑身淋汗,当下干脆光着膀子,拎把锹,各自分布到对应的区域干活。
水笙也流汗,可他不像别人那样狼狈。
头戴遮阳斗笠,腰际悬一个囊袋,薄薄的衣衫贴着匀称纤细的身子,正沿着田垄清理淤泥杂草。
放眼放去,田边最清爽的就属他。
旁边不远,几个锄草的夫郎累了,寻到完全晒干的地方盘腿坐下,借着树荫投下的阴凉,暂时缓口气。
有人喊:“水笙,过来歇会儿吧,老天爷不开眼,把我们热得透不过气了。”
“听说别的村还有人热死了,正午在地里干活,前一刻人还好好的,没多久两腿一蹬,断气了。”
“唉,大伙儿平时记得多备些水喝,等歇过午后,天色阴下来,凉快了,再干活不迟,毕竟命可只有一条。”
“对,对。”
水笙听得一阵唏嘘,扭头往地里瞧,眸光定定落在一道格外高大挺拔的背影上。
正在对面挖渠的赵弛似有感应,抬头,越过田地望着他,还冲他抬了抬手。
赵驰的意思,是催他到树底下歇着。
水笙一向听话,来到荫蔽处,抬起手背,擦拭发髻和脖颈的汗水,又从怀里取出棉布,耐心安静地沿着脸颊清理。
几个夫郎看得一愣一愣,寻思:水笙过得可真细致。
若非他是被赵弛捡回来的小乞丐,他们还以为看到了城里那些小少爷呢。
那做派,跟村里人都不同,都不知道赵驰如何教出来的。
水笙解开水囊,半仰着脸,一小口一小口喝水,不似别人牛饮一般。
凉白开里添了点盐,入口淡淡咸味。
赵弛告诉他,天热流汗多,得喝点盐水才好,来时特意叮嘱他要喝一点。
水笙喝了十几口,摸着微微发鼓的肚子,适当停下。
余光瞥见夫郎们朝着自己瞧,眼眸别开,嘴角腼腆地弯了弯,道:“要喝么?”
几个夫郎摇头:“不用,我们也带了水,加盐的。”
又问:“要吃饼么?”
天热,水笙没什么胃口,他细声回绝:“我,我还不饿,谢谢。”
夫郎们摆手,听水笙说话轻声轻气的,模样软和,便不自觉跟着放低嗓子,没有大喊大叫。
约过一个时辰,挖渠的村民收工。
赵弛越过大半田亩,径直寻到树荫下的少年。
水笙的眼神一直追着对方的身影,见状,连忙抬胳膊,把水囊递过去。
“喝一点。”
赵弛二话不说灌盐水。
水笙摸出棉布,抬着手,发现够不到对方的脸,又道:“坐下吧。”
赵弛在他身边坐稳,曲起一条腿,偏过头看着他:“水还剩很多。”
水笙浅浅笑道:“喝了些,肚子都喝饱了。”
他们是吃过东西才来帮忙的。
赵弛对少年的胃口清楚不过,猫吃东西一样,舔几口就停了。
所以并不勉强,把剩下的盐水喝干净。
“我给你擦汗吧。”
水笙心疼赵驰满身冒的样子,凑近了,用棉布的另一面贴着男人轮廓深刻硬朗的面庞擦拭。
几个休息的汉子来寻夫郎拿水喝,见状,旁边一个伸长晒得黑乎乎,油光淋淋的脖子,面朝自己的夫郎,好不要脸地喊:“给为夫擦擦汗。”
那夫郎耳朵一烫,抓了把泥巴丢过去,兜得自家男人满头泥巴,周围霎时哄然大笑。
他们平日里做惯粗活,脏了就用袖子或衣摆擦一擦,谁会特意带块干净的棉布放在怀里。
要不都说,赵弛跟水笙关系好呢,一个腿疼了,另一个就背着走。
一个出了汗,另一个替他擦。
处处相互照顾,举止充满体贴,看得眼热。
听着笑声,水笙不好意思继续,将棉布按到赵弛掌心,小声嘀咕:“你、你自己动手吧。”
赵弛胡乱擦了擦,连水笙方才用过的背面也擦了,浑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的。
旁人再笑,水笙都不敢挨着他说话了,还快点离开比较好。
“日头太晒,回去了。”
水笙“嗯”一声,嗓子飘飘的,透着喜悦。
他紧跟上前,像只猫儿追着人的后脚跟。
赵弛步子大,配合着他慢下速度。
一高一低的背影,并肩走了。
四周的村民看得一愣一愣,心道:这两人当真是兄弟?莫不是骗他们的吧。
*
回了老屋,门外徘徊一道人影。
金巧儿看见两人,笑嘻嘻地迎上前。
“赵大哥,水笙,方才去面摊寻你们,不见人,跟附近的人打听,说你们去田里帮忙了。”
她举起手上的包袱:“给你们各做了一套短衣,怕等久了,先送来,剩下的过阵子做完再拿来。”
赵驰微微点头:“多谢。”
牵着水笙,带他先进屋冲洗。
日头当空,两人忙活一顿,衣物黏了泥巴和汗,身上不舒服。
待简单冲洗干净,直接换上新衣。
*
柳黄色的夏日短衫衬款式新颖,颜色衬得水笙眉眼如画,灵秀中多了几分清丽。
他的模样又长开些许,一丝成熟,一丝生涩,是介于少年到青年过度的线条,眼睛却依旧不变,乌黑水润,清凌凌的,纯暇又洁净,对上他的眉眼,很难不被吸引。
赵弛也换了新的短衣。
他的旧衣多是洗得泛白泛灰的墨蓝袍子,柳黄色的短打使得他少了往日的沉闷,添上些许俊朗之色。
水笙不错眼珠地盯着,没见过这样的赵弛。
他笑眼如弯月,小鸟点头一般:“这样好,这样好。”
赵弛看他喜欢,心道,若不下田干活,平日多穿这样的衣物给水笙看。
*
又过几日,炎热依旧,时常夹几场暴雨。
赵弛和水笙每天待在面摊,一个俊,一个俏,穿上新衣,只凭容貌,引得不少村民看,一些闲着的婆娘常去摊子买甜汤吃。
水笙坚持读书,习字,虽没自成笔锋,经过一番努力,总算能写出隽秀整齐些的字。
比起最开始的张牙舞爪,好上不知几分。
新一场暴雨结束,石砖被冲得亮堂堂的。
屋内闷,犹如无数块石头滚落,压得人透不过气。
水笙写累了,放下纸笔,走到门后,先悄悄探脸,瞅着灶台前的背影窃笑。
赵驰身后长了眼睛似的,偏过眼睛看他:“累了?”
水笙笑眯眯地:“想看看你。”
赵驰总让他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养成习惯,浑然不知脱口而出的话多显暧/昧。
赵驰刚动嘴巴,话没出口,摊子迎来几个桃花村的村民。
“来四碗绿豆汤,再来两份煎饼。”
水笙连忙说道:“你先忙。”
说完没有回屋,而是静静看着赵驰给客人准备吃食。
赵驰手脚麻利,几息备好甜汤。
水笙趁机钻到灶前,将盛好的绿豆汤送往桌上。
村民一乐:“你是水笙吧,我们听说过。”
“生得真白,水灵灵的,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后生。”
他被夸得脸红,送完东西就进屋了,手肘支着下巴,继续听外头的村民聊天。
“老张前阵子走商,去了沂州,那儿可热闹了。听说从中原迁来一支家族,来头可大呢,城里所有的官老爷都到城外亲自迎接。”
“莫非是皇亲国戚?”
“这就不晓得了。”
“那跟咱们有啥关系,还不如说点近的呢,就咱村里那个,刚回来的李秀才。”
“哎哟,他可凶了,不都说读书人斯斯文文?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成家!前几日媒婆上门跟他提亲,全被他用扫把赶了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甜宠文 无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