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还要在村里办学堂,笑死个人,哪有人供得了娃娃读书呀,那都是城里有钱人家才做的事。”
说者无意,听者却留了心。
*
当晚,夜雨淅淅沥沥地淋着村子,前后院的石板滴滴答答,窗外飘入清凉水汽,夹着一股草木土味。
难得凉快,水笙早早躺进床铺,没立刻睡觉,先挨在赵驰身侧,又慢慢转入对方的臂弯。
赵驰也纵容,于是,水笙的脑袋靠得更近,干脆趴在他的胸膛上。
为了避免走火,赵驰托起少年腰背,自己的下/身朝外挪远几寸。
“赵驰,你念书给我听好不好?”
赵驰拍了拍他的后背:“我不会念。”
三字经和百家姓水笙已经能通读了,赵驰只记得一些兵法,说给水笙听,实在枯闷。
心思一闪,问询:“可想去学堂念书?”
“学堂?”水笙嘀咕,“要花好多钱吧,今日听村民闲话,很少有人能送娃娃去学堂。”
赵驰:“明日去打听一番,”
又叮嘱:“别老想钱的事。”
水笙软软地应了,整个人往前一凑,抱紧方才往外挪了几寸的身躯。
赵驰托起掌心下的少年腰身:“……”
没辙了,隐隐有立起的趋势。
看水笙高兴,只得暗暗忍耐,不愿扫兴。
抱就抱吧。
宁可自己煎熬地忍一会儿,最多等人睡下以后,去澡房多冲两桶冷水。
第32章
夜里一场雨,清早空气凉快,山野焕发蓬勃青绿。
赵家老屋,院子积了一地水,桂花树被雨水打下许多叶子,层层堆满,踩上去窸窣发响。
赵驰天没亮就去冲冷水了,从澡房出来,顺手清扫院中的积水和落叶。
狼犬蹲在水潭旁边,勾出爪子玩了一圈飘在上面的树叶,等肚子饿了,朝赵驰嗷呜叫几声。
它几步跃到大门,前爪扒拉出一条缝隙,钻出去后还把门缝重新顶回去,头也不回地往附近的山里跑。
刚下完一场雨,山里禽兽活跃,正是最好的狩猎机会。
它虽然被赵驰和水笙养着,但并未泯去一身野性,出落得越发像一头黑狼。
*
天色擦亮,赵驰清理干净院子,转身走进灶间,生了火,几缕白白烟雾滚进茫茫的晨色里。
房门吱呀一声,露出单薄身形。
水笙揉着朦胧惺忪的睡眼,几步停在灶房门外,还没进去,嘴上就先喊:“赵弛~”
赵驰探身看他:“准备吃东西。”
水笙“嗯”一声,跑去拿洗漱的物什。
他蹲在墙角刷牙洗脸,瞥见周围空空的,小狼这会儿进山吃东西,吃饱后还要玩会儿才回来。
早饭很快上桌,一盘鲜肉汤包,两碗稀粥。
赵弛胃口大,稀粥偏稠,分量实,水笙猫胃口,用的碗比赵弛的小上一半。
赵弛还煎了鸡蛋,拍融半颗蒜炒红薯叶子,又从架子上打开一个密封的灰色陶罐,挖出几勺腌制过的芋头杆。
芋头杆酸酸辣辣,炎热天气,搭着稀粥吃格外开胃。
水笙进食速度不快,一勺白粥配着两颗芋头杆慢慢吃。
赵弛很快将碗里的东西扫空,瞧见水笙不紧不慢地,并不催促,先出去洗干净碗筷,又拿了两朵莲蓬进屋。
水笙摸着胖乎乎的莲蓬,赵驰用手抠开其中一朵,粗长有力的手指将莲子剥出放入碗里。
莲子叮叮当当响,推到他面前,给他当零嘴吃的。
水笙拿起一颗送进嘴巴,清甜的味道沿着味蕾扩散。
他把莲子送到赵弛嘴边,眼神几分乖:“你也吃。”
赵弛咬一口,嘴巴碰到少年细长的手指,立刻挪开。
“怎么啦?”水笙打量莲子,“坏了么?”
“没坏。”赵弛心内低叹,“吃完我们到荷花村走一趟。”
既有念学堂的打算,二人想过去了解情况。
又道:“吃不完,一会儿把莲子装起来,带在路上吃。”
水笙:“嗯~”
赵驰用布袋给他装好,挂在腰肢一侧,随时可以吃。
*
天光明亮,村民陆陆续续往田地和山里赶。
看到赵弛和水笙,都问:“今天不开摊啊?”
赵弛:“有点事。”
旁人一看,两人往桃花村的方向走。
步行半时辰,进入村口,与附近打柴的村民打听,很快问到李秀才的住处。
方圆数十里,地方只出这一名秀才,名唤李文秀。
李文秀这些日子又要办学堂,可非小事,消息都传开了。
水笙跟着赵弛来到一间院子。
院子比寻常屋舍大一些,门口涂着漆,因日晒雨淋,颜色脱落,变得有些发暗,
两边围着几块菜畦,蔬菜和瓜蔓分区播种,时值夏季,日光和雨水丰沛,根叶生得油绿鲜亮,又被院子的主人打理得井井有条。
大门半掩,院内有人交谈。
赵弛:“进去看看。”
水笙连连点头。
二人入门,在院中看到两名壮年男子,正带着三个五六岁的娃娃。
几人都穿细葛布缝制的衣物,可见家境还算不错。
他们跟一名葛布蓝衫,五官斯文又散漫的青年交谈。
观谈吐气质,定是回乡的秀才李文秀无疑。
*
院子来了个身型拔高的男人,李文秀多看了一眼。
这一眼过去,发现那道身躯后还藏了个灵气俏白的少年人。
他左右打量,挑眉问:“来入学?”
旁的壮年男人将自家娃娃揽在身前:“李秀才,那就这么说定了,钱俺也交了。”
李文秀挥挥手:“成。”
男人瞅见赵弛,道:“赵老板也来啦。”
又疑惑:“你家没有娃娃,谁来入学啊?”
水笙探了探小脸,正要抬手,赵弛把他揽到身前。
“带水笙来看看。”
李秀才一下子乐了:“行,模样倒乖,只要交了束脩,这年龄的大孩子也收。”
水笙脸红,看着几个小孩子,听李秀才唤他大孩子,悄声道:“快满十八,不是孩子的。”
赵驰听完,微微笑了下。
刚捡水笙那会儿,他生得瘦小,又一身毛病,并不知他的年纪。
带到城里给大夫医治,顺便瞧了牙齿,头发,指甲,大概断出他的年纪。
从那会儿开始,赵驰看水笙比同龄人瘦弱,每日都变着法让他吃东西,盯着他喝药。
所幸这半年没白喂,身子长回几分,出落成少年人该有的样子。
赵驰给李文秀介绍水笙,目光透露浅淡的愉悦。
“水笙勤奋,乖巧,还识得一些字,教起来省心。”
又道:“钱不是问题。”
李秀才看赵驰打定让水笙入学堂的态度,笑了笑:“好说,只要交了束脩,不管年龄几多,都可入学。”
“我这学堂,午前不授课,过晌午再来,每日学两个时辰便可下学,如此,既不耽误我睡觉,也不耽误你们干活。”
“束脩按季交,每月二钱算,先交六钱,若不想学,可以随时退学,我不强迫,但交来的束脩概不退还。”
李文秀又道:“这院子空出两间屋,右边这屋用来授课,你们可以瞧瞧。如若满意,今日就决定,省的还要来回跑几趟,我懒得折/腾太久。”
几个男人没说话。
李秀才散漫笑道:“三天后入学,各位意下如何,请自便。”
赵弛牵着水笙围绕授课的房屋走了一圈,屋子翻修过,送来的桌椅都是新的。
确保四周无渗漏的迹象,当场交了束脩。
见状,旁的两名男子不甘落后,纷纷替自己娃娃交了钱。
李秀才笑吟吟地:“都是爽快人,三天后,记得让他们带上纸笔来学堂。”
赵弛记下,看水笙眉眼亮亮,心道:这钱交对了。
普通人家没有入学的条件,若想入私塾,唯有进城,城内才有学堂,每年的束脩至少六七两,顶百姓四口一年的用钱。
李文秀回来后将院子全部修过,还把周围打理得不错。
一月二钱,每年左右不过二两四钱的束脩,不像以此为生。
观此人片刻,虽有些许文人的傲慢,举止散漫,但态度却是爽快干脆。
短时间内有了判断,赵弛才放心让水笙入学。
*
返回溪花村途中,水笙少有的没开口,等周围没了过路的村民,悄悄握上赵弛的拇指,让对方牵着他走。
赵弛没带他去面摊或回老屋,而是去了三颗老槐树那边,也就是金巧儿住的地方。
浓郁的树荫下,两个姑娘正在缝补,瞧见他们,纷纷站了起来。
“赵大哥,水笙,怎么过来啦?”
“剩下的衣裳昨晚我跟柳儿姐都做好了,今天想着把鞋垫纳好,晌午前一并给你们送去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甜宠文 无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