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乖软小夫郎换嫁后_霁青【完结+番外】(17)

  他们这次换了条路,没有去上次那片树林,因着近日下雨,来山上采野菜的人多了许多,前山稍近的地方几乎都被人采过了。

  江槐走在前面道:“我们这回换个地方,嫂夫郎你跟紧我,小心别踩滑了。”

  陆芦不认识路,听了他的话,在后头应了声好,紧跟在他的身后。

  从一片小山坡下去,下面有条小河沟,比上次见到的小溪更宽更深,河面搭着几块落脚的石头,石面光滑平整,边缘长着青苔,看样子是经常上山的人搭的。

  踩过小河沟时,陆芦低头看了一眼,发现水边的石头上爬着大大小小的石螺,水里似乎还有蚌壳和小虾。

  他叫住江槐道:“我们等会儿还回来吗?”

  若是还要回来,他便一会儿再来捞些石螺蚌壳,带回去敲碎了喂鸡鸭吃。

  江槐看出他想做什么,嗯了声说道:“等会儿回来我帮着你一起捞。”

  陆芦于是背着背篓继续跟着他往山林深处走。

  走过小河沟,对岸是一座陡峭险峻的山壁,仰头看去约有数十丈高。

  他们沿着山壁下的小路往前走,有一片繁密茂盛的树林,林间枝叶纵横交错,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

  小路旁长着许多鲜嫩的野菜,有马兰头、苦苣菜,还有一丛丛嫩绿的枸杞叶,有的已经被人摘过了,不过几日,又长出了新的嫩芽。

  陆芦一边走一边摘着,随手放进身后的背篓里。

  枸杞叶味道微苦,焯水后和猪肝煮成汤,吃起来口感脆嫩,又十分爽口,等到结了果子,熟透后还能摘枸杞子。

  而马兰头和野芥菜一样,都可以和腊肉炒在一块儿,还可以切碎了拌豆腐吃。

  陆芦正摘着枸杞叶,江槐在他旁边采着马兰头,偏着头好奇地问他:“沈应哥上山了这么多天,嫂夫郎有没有想他?”

  闻言,陆芦的手不由一顿,顿了下又继续摘着嫩叶。

  这两日沈应不在,他便总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

  江槐又道:“大哥刚成亲上山那会儿,大嫂可想他了。”

  陆芦抿了抿唇,微红着耳朵,小声回道:“有一点。”

  江槐笑了下:“只有一点呀?”

  被他这么一问,陆芦的耳朵更红了,低下头,没回他的话,只吞吞吐吐道:“这、这里摘完了,我们去前面吧。”

  第15章

  摘完枸杞叶,两人沿着山壁继续前行,穿过树林,直至走到林间小路的尽头,江槐才停下脚来。

  不远处有几棵枯树,有的直挺挺立着,有的倒在草丛里,还有的枝干上刚发出新芽。

  江槐在前头拨开脚下及膝的野草,带着陆芦走到一根已经完全干枯的树干前。

  只见树干上长着一朵朵新鲜嫩滑的木耳,颜色如琥珀一般,耳片轻薄肥大,摸上去又软又滑。

  陆芦见了,眼睛不禁微微一亮,看了眼江槐说道:“是春木耳。”

  江槐点点头:“这个地方只有我知道,等到了秋天,还能长出秋木耳,到时候我们再来摘。”

  木耳春天和秋天都有,春天长出来的木耳便叫春木耳,虽不如秋木耳肥厚,口感却也十分脆嫩,用来和鸡蛋肉片一起炒着吃味道最好。

  前几日才下过雨,这会儿木耳全都从树干里冒了出来,簇拥着挤在一块儿。

  陆芦和江槐分别摘了半篓,等回去后摊匀晒干,正好可以趁着赶乡集的时候拿去卖掉。

  江槐一边摘着,一边接着先前的话道:“嫂夫郎你还没说完呢。”

  陆芦的耳廓仍透着一抹薄红,假装没听明白,“说、说什么。”

  “当然是说沈应哥了。”江槐故作神秘道:“你想不想知道,沈应哥当初为什么会去陆家提亲?”

  听他说起陆家,陆芦微顿了下,沈应去陆家提亲还能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他的继弟陆苇。

  他不太想提到陆苇,想了想,没有接过这话,反过去问他:“那你呢?”

  “我?”江槐被他岔开了话,不解道:“我怎么了?”

  陆芦抿了下唇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的事?”

  这里只有他们两个哥儿,不用担心别人听见,江槐又是直爽的性子,听了他的话,毫不犹豫道:“当然想过,反正我以后才不会嫁给猎户。”

  陆芦面露惑色:“为什么?”

  江槐道:“当猎户就得像我大哥和沈应哥那样,隔三差五便要上山,许久都见不着面,我要天天都能待在一起的。”

  陆芦不由想起了梁家,脱口问道:“那卖豆腐的呢?”

  “什、什么卖豆腐的,”江槐支吾了一下,少见地露出几分局促,别过脸道:“卖豆腐的也不行。”

  没想到陆芦会打趣他,江槐突然想起了什么,才后知后觉陆芦刚才岔开了他的话,“等等,嫂夫郎你刚刚还没回我呢。”

  他说完,想了下,又跟陆芦卖了个关子,“算了,以后你就知道了,这事还是让沈应哥跟你说吧。”

  陆芦闻言,却是一脸茫然。

  这事是什么事?

  难道沈应去陆家提亲还有别的原由?

  这么想着,陆芦又暗自摇了摇头,他以前从未和沈应见过,沈应总不可能是为了他。

  两人把稍大的木耳摘完,余下一些小的,留着夏天摘伏耳,另外又在草地里捡了些地皮菜。

  地皮菜又叫地木耳,比春木耳更软更滑,多生长在有苔藓且潮湿的地方,味道虽然鲜美,却极难清洗,因此很少有人会拿到乡集去卖,大多数人捡回去自己便吃了。

  下山的时候,他们顺道在小河沟里把地皮菜洗干净,又捞了些石螺蚌壳回去,背篓已经装满了,陆芦在河边摘了张蕉叶包着。

  回到家,陆芦把背篓放下,先去喂了鸡鸭。

  这趟上山他和江槐都摘了不少野菜,除了马兰头苦苣菜枸杞叶,还有随处可见的野芥菜、野葱和野蕨菜。

  其中春木耳最多,他拿了两个竹筛子,一个装春木耳,一个装地皮菜,铺开摊匀,放到土墙上在太阳底下晒干。

  晾晒完后,陆芦又将背篓里的野菜掐掉烂叶整理好,用稻草一把一把捆扎起来放到阴凉处。

  想到明早要去乡集卖野菜,陆芦没忙活太久,夜里吹了油灯,早早便歇下了。

  翌日天色微亮,江槐便赶着骡子车来找他,两人载着野菜坐着车一同赶去乡集。

  等到了青湾村的石坝时,已经有许多其他村子的人摆上了摊子,所幸他们去得还算早,石坝边的柳树下还有两处空着的摊位。

  江槐把骡子车系在柳树下,拿了些车上的干草喂给二倔吃,陆芦则把背篓里的野菜拿出来,铺了块江槐带来的草簟,整整齐齐摆在上面。

  旁边的摊主是个卖鸡蛋的大娘,头一回看到他们来卖野菜,见他们都是哥儿,好奇地瞧了一眼,问陆芦道:“你们是哪个村来的?”

  陆芦很少和不熟的人搭话,出于礼貌回了句:“水塘村的。”

  “你们这是头一回来吧?瞧着有些眼生。”见面前的哥儿生得清秀又白净,卖蛋大娘打量了眼接着又道:“我大姑子嫁的夫家也是水塘村的,你是水塘村哪家的?姓什么?今年多大了?婚配了没?”

  突然被问这么多话,陆芦不禁愣了愣,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正好这时江槐喂完二倔回来,听见卖蛋的大娘在那儿打听,知道陆芦脸皮薄,直接插话打断道:“新鲜的野菜,昨个儿才从山上摘的,大娘要不要来一把?”

  卖蛋大娘被他的话打断,抬头瞥了眼江槐,见又是个模样俊俏的哥儿,笑了下问道:“你们这野菜怎么卖?”

  江槐道:“野芥菜和马兰头两文一把,枸杞叶和野蕨菜三文一把,都新鲜着呢,一片烂叶子都没。”

  来的路上他们商量了一下,像野芥菜马兰头这种随处可见的便卖便宜些,先卖个两文试试,枸杞叶和野蕨菜这种味道好的则卖个三文,至于春木耳和地皮菜,既不容易摘又难收拾,分量还少,卖价自然更贵些。

  陆芦似看救星般看了眼江槐,应和道:“对,都是新鲜的,您要不要看看。”

  “行吧,那我买一把。”卖蛋大娘挑挑拣拣,最后只挑了一把野芥菜,“这野芥菜到处都是,能不能再便宜一文?”

  江槐道:“大娘,我们这是山里摘的,和地里摘的不一样,你拿回去炒着吃,味道保管不错。”

  “是吗,”卖蛋大娘将信将疑,慢腾腾从手帕里摸出两个铜子儿,买完后又挪了下脚边装鸡蛋的篮子,说道:“我这鸡蛋也是昨个儿刚下的,你们要不要也买些回去,我给你们算便宜些,五文钱两个,如何?”

  鸡蛋在冬天和夏天最金贵,最贵的时候一个能卖上三文钱,可如今正值初春,天气已经回暖,正是鸡鸭下蛋的时候,养了鸡鸭的人家都不缺蛋吃。

  陆芦和江槐互换了个眼神,说道:“谢谢大娘,我们家里的鸡鸭也在下蛋,就不买了,你再等等,等会儿肯定有人来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