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乖软小夫郎换嫁后_霁青【完结+番外】(9)

  见沈应带着自家夫郎前来,周氏迈出门槛,笑脸迎道:“这不是大应吗,快,快进来,你大伯和大田哥二田哥在田里忙着插秧,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这就是芦哥儿吧?”看到站在沈应身旁的清瘦哥儿,周氏端量了一眼,笑着夸道:“长得真好看,大应你可真是好福气。”

  突然被夸了一句,陆芦微红着脸说了声大娘好。

  周氏连忙哎了一声应下,说道:“你们来得正好,锅里的肉马上就要炖好了,等你们大伯回来,待会儿留下一起吃。”

  “我们已经吃过了,就不留下来了。”沈应拿出油纸包的糕饼道:“今早去了趟城里,顺道买了包糕饼,想着给您送一包来尝尝,那日喜宴多亏了大伯和大娘帮忙。”

  除了喜宴,还有分家,若非陈大伯亲自出面替他主持,他爹沈文禄和后娘冯香莲可能连一个子儿都不会分给他。

  “这是哪儿的话,乡里乡亲的,帮个忙有什么。”周氏推拒不要,摆着手道:“好端端送什么糕饼,你们拿回去留着自个儿吃。”

  都已经送来了,哪有拿回去的道理,沈应看向躲在周氏身后的小丫头,蹲下身朝她招了下手,“巧丫,来,拿去甜甜嘴。”

  小丫头眨了眨眼,揪着周氏的衣角犹豫了一会儿,才伸出了胖胖的小手。

  周氏知道这是非收下不可了,毕竟是沈应的一番心意,总不好再三推拒,只得教巧丫说道:“巧丫,快谢谢小叔和小嬷。”

  巧丫一只手抓着周氏衣角,一只手拿着糕饼,用稚嫩的嗓音跟着说了一遍:“谢谢小叔,谢谢小嬷。”

  眼看天快要黑了,他们接下来还要去一趟梁家,两人闲聊了几句便准备离开。

  走之前周氏叫住沈应,让他们等等,转身去院子旁的菜地里割了一把韭菜。

  “你们才搬去山下,肯定还没来得及种菜,这茬韭菜正嫩着,拿回去包包子吃。”周氏又挖了些带根的,摘了张芋头叶子包起来,“这些拿去种在地里,等下一场雨就能活了。”

  陆芦一一接过,道了声多谢。

  这下不仅能做芥菜肉馅的包子,还能做韭菜鸡蛋的。

  走出陈家,迈过几条田埂,便能看见不远处的屋顶上飘出来的袅袅炊烟,随着傍晚的微风飘散在稻田水面。

  梁家的瓦房就在一块稻田旁,门口有丛翠绿的芭蕉树,底下悬着几串刚结的芭蕉,被宽大的叶子遮掩着。

  梁家父母去得早,只留下一门磨豆腐的手艺和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弟。

  梁家老大梁平前年刚成了亲,娶的是个哥儿,暂无所出,老二梁安尚且还未说得亲事,每日跟着大哥和嫂夫郎一起磨豆腐卖豆腐。

  都说世间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他们叩门的时候,梁家的两个汉子正在清洗石磨,梁平的夫郎榆哥儿坐在屋檐下挑拣明早要磨的豆子。

  沈应直接道明来意,走到石磨前和梁家的两个汉子搭着话。

  另一边陆芦把糕饼送去给屋檐下的榆哥儿,两人都是内敛的性子,不像那三个汉子话那么多,只客气说了几句。

  梁家兄弟都是实诚人,梁平朝自家夫郎递了个眼色,榆哥儿便转身进屋,从屋子里端出两块雪白方正的豆腐,叫他们连着碗一道带回去。

  沈应想要掏钱来买,被梁家兄弟二人拦了下来,直言他若是不收,他们便也不要那糕饼。

  沈应无法,只好收下豆腐。

  天色愈暗,他们没有多待,梁家兄弟也没有挽留,将他们送到门口。

  梁安在后头关门,看着陆芦张了下嘴,似是有话要跟他说,最后却又未发一言,只默默合上了门闩。

  陆芦隐隐有些发愣,他和梁安从未见过,正自不解,身旁的沈应说道:“他可能知道你这两日同槐哥儿走得近,想跟你问问。”

  陆芦道:“他跟槐哥儿认识?”

  问完才想起他们本就是同一个村子的人,汉子和哥儿之间彼此认识并不奇怪。

  沈应道:“婶娘刚生下槐哥儿时,梁家婶子曾想与江家结门娃娃亲,谁曾想还没谈到这事,梁家婶子便突然去了。”

  听他这么说,陆芦这才知晓,江家和梁家之间原来还有这样的往事。

  回到草屋,天已是彻底黑透,笼子里的鸡鸭也睡了,四野一片阒然。

  沈应点了油灯,将得来的韭菜豆腐放进灶屋,烧着热水,叫陆芦先去盥洗。

  家里没有浴桶,没法在屋里沐浴,每次沈应都是直接提了桶凉水在院子冲洗,可陆芦是个哥儿,和他不一样,每回都要躲去草棚后面。

  所幸夜里天黑,什么都瞧不见,等陆芦洗好穿上亵衣,才想起来匆忙之中竟忘了拿贴身的中裤。

  他不敢就这么走出去,小心翼翼叫来沈应帮忙。

  今夜无星无月,四周伸手不见五指,只屋里点着一盏微弱的油灯。

  沈应借着灯光走去草棚,把中裤放在角落的干柴上,待到他转过身,蹲在后面的哥儿才慢慢站起来,伸手去拿干柴上的中裤。

  黑暗中,他余光无意中扫了一眼,一片白皙光滑的肌肤自眼前一闪而过,在夜色下如雪一般刺眼。

  第8章

  新鲜的花椒叶摘下嫩尖,洗净切碎,和鸡蛋一起拌进面粉里,加点清水搅成黏糊的面糊,等到油锅热了,用勺子舀进锅里慢慢摊平。

  裹着花椒叶碎的面糊沾上热油,油星飞快迸溅开,锅底一片滋滋作响,香气四溢。

  煎好的花椒油饼金黄油润,椒香浓郁,一口咬下去,表皮又酥又脆,花椒叶独特的香气萦在鼻间。

  这是陆芦今早做的朝食。

  前两日沈应出门太急,他只随便烙了几个鸡蛋饼果腹,早上喂鸡鸭时看见草棚后的花椒树,便想着摘点花椒叶煎个油饼试试。

  见沈应咬了口饼子便不动了,陆芦有些忐忑地问道:“味道怎么样?”

  沈应正盯着木桌暗自出神,脑子里全是昨晚做的梦,冷不丁听他这么问,愣了下回道:“有点渴。”

  不知怎的,自从昨夜无意中瞥见自家夫郎白皙的肌肤后,他便总觉得口干舌燥。

  虽已成亲了数日,他们仍然未行周公之礼,沈应念着夫郎胆小怯弱,又在纳征那日受过惊吓,并未和他主动提及,可他毕竟是个汉子,难免会有想的时候。

  “渴?”陆芦微皱了下眉:“是太咸了吗?”

  沈应从发呆中回过神,握拳放在唇边清了下嗓子,连忙改口:“没、没有,这饼子味道正好,是我刚才走神了。”

  他说着咬了一大口,看了眼油饼上的花椒叶道:“我还是头一次吃花椒叶煎的饼子。”

  陆芦闻言,眉头稍稍舒展开来:“我以前见我爹亲做过。”

  沈应抬眸:“山茴香煮鱼也是?”

  陆芦点点头。

  沈应看着他,等快吃完了手上的花椒油饼,才又说道:“等插秧完了,抽空我去一趟隔壁的赵家村,找木匠帮忙做个沐浴用的木桶。”

  话锋忽然一转,陆芦愣了一下,想起昨晚沈应帮他拿中裤,耳根腾地烧了起来,许久后才轻轻应了声好。

  吃过早食,沈应便出门去田里插秧了。

  分家时沈应得了两块良田,都是靠他打猎攒来的钱买的,当时沈家田地不多,且大多是薄田,他便出钱从同村人手中买了两块地。

  分家那天冯香莲不认账,硬说那是沈家的,所幸田契在他手上,最后这两块良田还是归给了他。

  陆芦想跟着一起去帮忙,沈应让他留在家里,田里的活儿又脏又累,本就该是汉子做的,哪儿有让夫郎去的。

  正巧江槐来找他结伴去买肉,陆芦这才听了沈应的话,从木匣子里拿了半串铜钱,和江槐一块儿出了门。

  江家田地多,江大山和江松一早便去了田里拔苗,早食过后,江母林春兰也去了田里帮着插秧,只留下儿媳妇杜青荷和哥儿江槐在家,杜青荷守着才三岁的儿子江秋抽不开身,便拿钱叫江槐出趟门去买肉。

  城里有市集,乡里有乡集,但乡集不是天天都有,只有逢上赶集时候,才会有人挑着东西去卖,多是村里人自个儿种的菜蔬,也有卖猪肉羊肉的,卖的最好的便属隔壁赵家村的赵屠户家。

  赵屠户和寡母二人开着肉摊,平日做着杀猪和劁猪的活计,只有乡集那天才会摆上摊子卖肉。

  这些天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秧,能吃上肉的人家多少都会去割点,吃不上的也会买点猪肚猪肝这些下水回去油油嘴。

  因此,不等逢上乡集,赵屠户便杀了三头猪,直接在家里卖,要买的可自行上门去买。

  赵家村离水塘村有三四里地,这几日买肉的人多,江槐怕赶不及,牵了家里的骡子车和陆芦一道坐车去。

  果然,等他们到时,赵屠户家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多是赵家村的,也有他们水塘村的,还有石桥村、清河村,各个村子的人都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