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涂在额上,将双眉连成一条线,傩面巫师们还念念有词,说是城阳景王、蚩尤庇佑,赤眉之人,将中箭不死,挨刀不亡,等过河时,要人人奋勇,冲锋在前。
“若是不慎擦掉该如何是好?”
“用刀划开手,以自己的血补上,若如此,法力尚在。”
许多人信以为真,只有几个聪明人嘀咕道:“上次攻打东阿也是这么说的,但该死还是会死。”
时值腊月底,外面的天气极寒,走在郊野中,额头的血线很快就冻住了,眉毛上凝结着赤色的冰晶。赤眉军裹着一路抢来的几乎所有衣裳,精锐则在外头再套冷冰冰的甲,一些人在寒冬里被冻掉了指头,但依然抱紧矛杆,紧跟着队伍行动。
按照赤眉的规矩,一旦离群,就会被抛弃,群聚才能在战斗后分到一口吃的活下来。
这一段十余里黄河已经冻上,之前奔涌的冰块、冰凌如今纹丝不动,但冰面绝非平滑,而是凹凸不平甚至犹如刀锋。有人没有硬质鞋底,才几步就被划伤了脚,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坐在地上,指望好心的同伴将自己背过去。
赤眉军可以听到黄河水在冰下流过的声音,若是走的人多了,还会有开裂颤动之声传来,吓得众人趴在冰上一动不敢动。
就这样以龟爬的速度前进,赤眉军在地面上都没什么队列,过冰河就更别提了,七零八落,尚不如迁徙的羊群有序。
这样的兵卒,最怕半渡而击,所以迟昭平才得挑天气打仗,前日下了雪,今天起了小雾,周围一片白茫茫,甚至看不清对面的河岸,同理,敌人的烽燧也几乎废了。
虽然第五伦没法未卜先知,但他喜欢派斥候细作,加上马援昨夜的告急,亦知赤眉主力在茬平集结。可从发现敌情到将部队从其余可能的渡河点拉过来,需要一段时间。
能否拖住赤眉大军,全靠的是奉命在聊城守护河防的本地民兵了。
聊城尉鲁仲平,他家在五楼贼入寇时被毁,妻子也被掳走,这使得他极恨流寇。他为第五伦积极奔走,纠集了聊城等地两千人为民兵,每日在河边巡逻,他们最先抵达战场,阻击了赤眉前锋。
民兵们的装备简陋,比赤眉好不到哪去,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裳,手里持着简单的木矛。
鲁仲康虽是儒士,却不怕死,他站在前头,为大伙鼓劲道:“一百年前,大河决堤,汉武帝亲临整治,数万人几乎砍光了聊城的树木,用来编织箩筐,构筑堤坝,终于堵上了决口。”
一百年过去了,聊城的植被恢复,但前几日又被砍伐了不少,削为矛杆,装上从武安铁工坊运过来的两千多枚锋利矛头,分发到每个民兵手中,可不能让他们当真斩木为兵。
今日,他们和祖先一样,要靠着家乡的木料,来挡住从冰面上汹涌而来的赤眉洪流了!
民兵们作战和赤眉很像,没有任何章法,众人就持着木矛,跟随鲁仲康簇拥在岸边,对准艰难走过来的赤眉戳去,两边菜鸡互啄,打得有来有回。
而附近的几支豪强武装,在没烽燧为雾气遮蔽无法燃火示警的情况下,靠着当地人乘驴骑马通告,亦跟着第五伦手下的官吏匆匆集结赶来。他们甲兵更加精良,或持刀盾加入岸边的鏖战,或分批占据高处,对准赤眉开弓射箭,在白茫茫的河冰上,绽放开一朵朵红色血花。
但本地人用木矛、弓箭、身躯构筑的小小堤坝,终究还是没挡住无穷无尽的赤眉洪流。对方有几万人啊,分成数支渡河而来,几千人的民兵和豪强武装虽杀伤数百贼人,却渐渐不敌,从岸边退到岸上,不断减员后萌生了退意。
“当当当!”
清脆的鸣金传来时,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向后退去,倒是鲁仲康颇为不甘,他今日换下了儒服,穿着戎装,亲自仗剑杀贼,沾了一身血渣子,眼看河防失守,直欲入贼阵而死,还是被民兵们拼命拽了回来。
鲁仲康不甘心地望河兴叹:“亏得第五公,才安定了月余,百姓刚刚返回庐舍,重修门扉,明年的种子也由官府发下来,一切都能重新开始,如今又要遭贼祸害了么?百姓何辜,聊城何辜?”
好在赤眉贼忙着在岸上站稳脚跟,没有追得太急,豪强武装和民兵全身而退。此时太阳已升起老高,薄雾渐渐消散,在鸣金结束后,再度响起的是隆隆战鼓!
靠着鲁仲康等人的阻击,赤眉大队人马渡过冰河,踏上河北土地之际,第五伦也带着士卒赶到!
东方,数万赤眉密密麻麻,额头上一抹红线,其下是饱受饥饿折磨的深陷眼窝,目光也是红的,只欲席卷河北膏腴之地,吃光一切能吃的东西。
中间的是白色,前日的雪未化,被撤退的民兵踩出了一串串脚印,如今成了空空如也的战场。
而从西面络绎而来的,则是醒目的黄!
按照第五营的老传统,在缺了马援部的情况下,常备军人三千余人,额裹黄巾,列队有序前行。
位于阵列左右的,是数千名豪强武装、各地临时征募的民兵散卒,也有样学样,或是庄园提供,或是市肆购买,甚至是自织自染,皆以黄巾抹额,等鲁仲康等人汇入后,这群杂牌军人数已逾上万。
虽然旗帜、甲兵、衣襟杂乱,阵列不齐,但唯独那一抹黄色,格外整齐划一!
连第五伦自己,也在皮毛内衬的铁胄上,系了一块黄巾,且亲登鼓车,敲响了反击的鼓点!
尽管对面人数是己方四五倍,丈人也还在拍马赶来路上,但第五伦已无畏惧。
“这场仗,是众志成城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亦是我黄巾军,大战赤眉贼!”
……
第208章 换家
从第五伦鼓车的位置看去,越过己方犹如鱼鳞般的阵列,整个河岸边都站满了赤眉军,如同无数迁徙的角马群。
跟前段时日遇到的五楼流寇不同,他们倒也不是衣衫褴褛,穿着还真不错,毕竟逃灾的时候,带的都是家里最好的衣服,虽然一路跋涉衣裳已是污迹斑斑,但抢了大户后,又掠得不少。渠帅也好认,穿貂披裘的就是,为了御寒,许多人头上裹着布,五颜六色都有。
若是将脸上的血眉毛擦掉,再洗把脸梳梳头,走入市坊里闾中,亦与寻常百姓无异——穿着女装那些除外。
唯一不同的,就是手里的武器,以及他们的眼神。
昔日在家乡唯唯诺诺,连税吏都不敢得罪的农民,如今却有胆量与官军作战,给他们勇气的不是城阳景王、蚩尤和各路神仙,而是饥肠辘辘的肠胃。
这几万赤眉军已经将对岸吃空,粮食将尽,否则也不会被迟昭平怂恿来和魏兵打硬仗。他们今早只吃了点薄粥,一碗下肚,虽说可以让人有力气撑一个上午,却没有丝毫饱腹的感觉,肠胃贪婪蠕动,渴望吃更多、更有营养的东西。
这亦是驱使他们冒着危险渡过冰河的原动力。
“打下聊城吃米。”
“打下元城吃肉!”
在迟昭平提前授意下,渠帅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些日子赤眉军和陆续加入的流民,每天都被灌输河北如何富庶,吃不尽的粟米和肉,他们可以在这重新安顿。
从去年夏秋就开始流亡,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都在饥饿惶恐中,亲人渐渐离散,一起逃荒的乡亲络绎死去,本来已经渐渐麻木绝望,可如今却被迟昭平给予了一丝希望。
若有好日子过,谁当赤眉啊!
百人喊、千人喊,最后是万人同呼,赤眉军沸腾了,他们原本还冷得哆嗦,如今却仿佛心口多了一股热气,每个人都在大喊,面孔已经扭曲,双眼透出疯狂。
然后就在小渠帅们的驱赶下,开始向前走,往前跑,最先上岸的上万人,竟是在没有任何战术试探、前戏的情况下,一窝蜂直接冲杀过来!
“打胜仗,吃饱饭!”
……
驱使赤眉悍不畏死的,是饥饿与落脚的渴望,而使得平素自私自利、一盘散沙的魏地豪右忽然团结在一起的,则是对这群飞蝗的恐惧。
上次在元城,非得第五伦挟持才肯让麾下郡兵卖力的兵曹掾柴戎,今日不用拿刀子逼着了,柴戎比第五伦还着急,对手下郡兵们耳提面命:“真要被赤眉贼冲过去,别说是粮食,怕是吾等连同全家老小都要让彼辈吃了,打起精神来,此役非打不可!”
位于左右翼的各路豪强武装亦如是,瞧着对面骇人的数量,单个的坞堡绝对撑不过一月围攻,这么多张嘴,准保吃得他们骨头渣子都不剩。第五公只是要人要粮,可赤眉贼,他们要命啊!
各路民兵就更别提了,他们多是寿良本地人,前段时间被五楼贼肆虐的伤疤还没好,岂愿再受赤眉之创,将好不容易才得回的故土宅居拱手相让?亦明白此役确实如第五公所言,是生死攸关,鲁仲康带人汇拢后,还对众人大声宣扬,说赤眉被他们杀伤颇多,不过如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