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285)

  看来又是个大汉忠良,第五伦心中对此人成色有了了解,而蔡茂这一来,居然还携带着不少河内名流,本地望姓,他们却是和冯衍一样,劝第五伦勿要西入。

  蔡茂与第五伦寒暄介绍后,便叹息道:“身处邻郡,久闻第五公之名,护得魏郡安定,力阻流寇,于河北有大恩德,何必舍百万生民不顾,而欲赴于火中呢?”

  第五伦依然一副大新忠臣架势,肃然道:“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天子征召,伦焉能不至?”

  蔡茂不好否认君臣之份,也不敢直接说王莽乃是篡逆,只道:“我与窦周公为友,周公一向不愿卷入是非,可却被授予大任,领兵南击绿林,结果如何?狼狈遁逃,不知所处,第五公虽素称骁勇,难道就不怕步了窦融后尘么?”

  蔡茂与河内名流都希望第五伦不要西去,力劝他回魏郡去,虽然话语里说得十分婉转,没有直接劝第五伦拥兵造反。但看这意思,彼辈是希望第五伦作为邻居,顺便也能确保河内安宁,毕竟魏地亦是河内门户,为这儿挡着赤眉、铜马等流寇的进攻。

  第五伦谢其好意,送别众人后,冯衍颇为喜悦:“河内人心厌新而求安,可用矣。”

  不错,但还有一点,让第五伦更加确认,随着形势的骤变,在士人心中,“反对王莽”,很快就会成为这天下最政治正确的事,远胜于君臣之份。这一趟入关,他非去不可。

  等到次日正要启程时,蔡茂却又来了,这一回,却是给第五伦带来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一群人数多达数十,衣衫褴褛犹如乞丐的家伙,领头一人圆脸长髯,正是两年前与第五伦在宛城有数面之缘,派人征辟,却被严尤抢了先的任光!

  “伯卿,你怎么来了!”

  “第五公!任光还以为,再见不到君了!”

  任光远远朝第五伦下拜,这一路上,他可是吃尽了苦头,一月份时带着家眷离开宛城北逃,若是太平时节,快马加鞭,月余可至邺城。

  可这是乱世啊,后面是不断攻城略地的绿林、汉兵,前方是溃败的新卒,都是一副德性,已经分不清是谁是兵谁是匪了。任光好歹还带着宾客和岑彭分给的数十人,却依然走得极其艰难,跟逃荒似的,一路上不知打了多少次火并,任光都得亲自仗剑杀人。

  于是乎,速度也犹如龟爬,连宾客手下也开始偷偷溜走逃跑,好不容易避开大司空王邑那如狼似虎的先头部队,用最后一点帛财细软买通渡口艄公,渡过大河来到河内,已经再难前进。

  这人生地不熟的,任光绝望之下,只能找窦融的朋友蔡茂求助,求他赞助点路费盘缠,好继续北上。

  不曾想,第五伦亦抵达此处,任光这才匆匆前来拜见,纵如他这般机敏镇定的老吏,此刻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真是悔不该当初嫌魏地路远,依恋乡土宗族,没有接受第五伦的辟除啊。

  本该属于任光的主薄之印,如今已挂在人模狗样的冯衍身上了,冯衍正斜眼看着这竞争对手呢!

  “伯卿来得不晚。”第五伦少不得耽搁片刻,让驿置拿出食物给任光等人充饥,弄来衣裳给他换上,擦去了脸上的灰土后,任光这才讲述起这一路的见闻,以及岑彭毅然入城,协助严尤之事。

  说着还偷眼看第五伦,他这趟赶赴关中,当真是要带兵去救宛城么?

  但第五伦却只感慨了一句:“不愧是严公和岑君然,能将人心战栗的孤城,守上三月有余而不失。”

  然后就只摸着岑彭之子岑遵的头默然不语,没有“必救吾师与君然”的承诺。

  第五伦虽有心相救,然力不能及了。他就算真的改变计划,要替王莽打这一仗,从关中领了一群临时征召的壮丁,赶到宛城,只怕也已是六七月,这意味着严尤、岑彭还得守三个月,太难了。

  这还没完,第五伦还要期盼大司空王邑那一路能在颍川旗开得胜,否则,就他一路孤军,带着新卒疲兵赶到宛城,也不过是给绿林军送一波装备。

  这种得期盼猪队友必胜的仗,最难打了。

  王邑是战神,他第五伦可不是。

  任光也发现,相较于被打得狼狈而逃的窦融,第五伦言语里,对刘秀似乎更加关切,恨不得知道其一举一动,一眸一笑。

  当得知刘秀已取昆阳,正在颍川攻城略地时,第五伦微微一愣,似乎这个地名让他记起了什么,但最终仍只是化作恍然一笑。

  从带着八百士卒踏出魏地开始,他的目标,就已经确定,与马援也约定好,不会贸然更改。

  天下如棋盘,但第五伦只是一枚有自己意识的棋子,能决定的,只有自己前方的路,此去常安,亦是想一跃成为棋手,方有资格操控棋局,所以这场仗……

  “你们打你们的。”

  “我,打我的!”

  ……

  第223章 打得赢就打

  “周公亲启,第五伦再拜言……”

  虽然第五伦心想什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可听到昆阳两字触发了点印象后,他自觉窥见了天机,还是忍不住要干涉干涉。

  虽然隔着太远不能插手,但可以插嘴啊!

  不过以他对大新战神,大司空、隆新公、虎牙大将军王邑的了解,知道这老家伙一向与严尤不对付,连带对自己也从来没正眼瞧过。人家指不定还觉得第五小儿得了“维新公”与他同等而列心有不满呢。

  对这种刚愎自用者,亲信都不一定劝得动,更别说第五伦,于是,还是得从身在颍川的难兄难弟窦融入手。

  “窦融乃是王邑亲戚旧部,他的建议,王邑或许会听进去一二?”

  本着试一试的念头,这才有了第五伦从河内派人给窦融捎去的这封信。

  但真真将帛摊开后,第五伦却又感觉无从下笔,前世作为一个普通网友,对两汉之际、昆阳之战,他只记得名梗,细节一概不知。

  左思右想,还是只能从军争地利上,分析昆阳这地方虽是大军南下宛城最方便的路,却不好攻,不如分兵走鲁阳关……

  又反复提及刘秀此人,认为是朝廷大敌,希望窦融引起重视——也由不得他不重视,听说窦周公正被刘秀追得满颍川跑呢。

  虽然时间一变,剧本可能全乱套了,但还是不得不防,第五伦最后又开始借用兵阴阳家那套搞迷信活动,警告窦融:“《左氏传》云,陨石,星也。吾军中有善占星者,夜观天象,预言数月之内,或将有星陨于昆阳左近……”

  书罢,第五伦投笔,依依南望,含泪感慨道:

  “周公啊周公,我,只能帮到你这么多了!”

  也不知他的这微不足道的建议,会对刘秀、窦融、王邑的命运产生何种改变?

  总之,千言万语,汇作四个字:

  “小心陨石!”

  ……

  此时的颍川郡,天气一片晴朗,毫无异常天象可言,窦融也早就避刘秀于百里之外:反正知道自己的残兵败卒打不赢,他又不是一心给新朝殉葬,不跑去投靠王邑,还等什么?

  而汉兵则驻扎在父城县外,朱祐看着依然紧紧闭合的大门,有些发愁,不由回首抱怨道:“文叔,你放那冯公孙回城,此事还是有些冒失了。”

  且说前几日,亭长傅俊绑了督邮掾冯异来降,冯异不肯屈服,刘秀却对这位屡屡击退自己进攻的小督邮很感兴趣,不但让人松了绑,还给他好吃好喝。

  席间刘秀与冯异交谈,发现其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更是赞赏。冯异通《左氏春秋》,本以为绿林渠帅乃是粗鄙之人,不料遇上了刘秀这太学生,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而军纪也较绿林要好,并非残害颍川乡里。

  二人相互欣赏,前一刻还是敌手,下一刻相谈竟是甚欢。

  刘秀还向冯异敬酒,承认他用兵不错,若要论争城夺地,自己都有些敌不过。

  但刘秀话音一转,又谈及天下大势,以为王莽譬如亡秦,如今虽然集结了大军南下,但不过是回光返照,尚不如章邯之兵,长远看来,必败!

  这是在招降冯异了,而冯异这才发现,自己的堂弟乃至于几位同乡,早就投降刘秀,替他出谋划策了,一众人等纷纷力劝冯异也一起降了吧。

  “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

  冯异是如此请求的:“有老母在父城县中,愿归去之后,以所监城邑献之,方显对刘将军效功报德。”

  刘秀很干脆地欣然应诺,直接将冯异放走了,这让朱祐直跺脚,认为刘秀上当了:“冯异此去一定不归!”

  “他一定会回来。”刘秀却如此笃定,要论识人之明,他比兄长还要强一些,笑道:“冯公孙,是言出必行之人。”

  朱祐直摇头,还是不确信,直到傍晚时分,远处的父城县大门敞开,冯异带着县宰、尉、丞出得城来,向刘秀投降。

  “如何?”刘秀哈哈大笑,纵马向前,去迎接冯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