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420)

  冯衍可是将八尺竹杖分成五节,分别藏在不同人身上躲避汉兵搜查,又将牦牛尾也解了分开扎在头上,直到与蜀人接上头,这才取出来组合到一起,真是殊为不易。

  此刻杖毦迎着干燥的西北风,轻轻飘扬,而冯衍持着它,在蜀人的目光下,朝李熊慢慢走来,优雅地一拱手:“外臣魏典客冯衍,奉魏王之诏,代他来扫洒子云公之墓,并拜谒蜀王!”

  同为军师,李熊却从冯衍口头承认“蜀王”中,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魏王也欲相王,第五、公孙,魏蜀共同覆汉!”

  和隗氏的军师方望见了冯衍同性相斥,颇为嫉恨不同,李熊看到冯衍如此做派,竟顿生惺惺相惜之情,观感极好!

  李熊只暗自赞叹道:“汉有张骞,而魏有冯衍。”

  “此人,真乃国士也!”

  ……

  刘秀麾下的军师,基本是从属里年纪最轻,才二十余岁的邓禹在客串。

  “明公昨夜又与侯霸同榻而卧,彻夜相谈,也不知谈得如何了。”

  冯异和邓禹在谈这件事时面上没有异色,他们都知道,这是刘秀老习惯了,喜欢示人亲昵。当初冯异初降刘秀,在打昆阳之战前后,刘秀便常留他同卧,商量军议,正因如此,冯异才能发现他枕席上有泪痕……

  而邓禹羸粮追随后,常宿刘秀同屋的人就换成了他,毕竟现在没地盘没仗打,冯异有力使不出,知识广博的邓禹却能够分析天下大势。

  而现在冯异得知,他还不是与刘秀共卧的第一人,有人比他和邓禹都先来……

  “明公在太学时,便常与同舍生庄子陵共卧。”邓禹给冯异分享了这个消息,冯异却只一笑置之。

  刘秀来临淮郡投侯霸,便是籍了庄子陵的关系,他是刘秀与侯霸共同的朋友,而以刘秀之性情,也很快与侯霸亲密起来,就差称兄道弟了。

  不多时,刘、侯二人便并肩而出,他们召集临淮群吏和刘秀从属在一起开会,竟相互推让起来。

  “君房乃是临淮东主,秀岂敢逾越?”

  “文叔是更始天子使者,有赫赫之功,又是徐州牧,乃是侯霸的上司,你不坐主位,谁来坐?”

  一番谦逊后,刘秀终究还是坐到了正位上,这一场景让邓禹、冯异颇为振奋,交换了一下眼神,看来靠着刘秀的善于结交、谦逊好义,“临淮郡究竟谁做主”的问题,在他们抵达近月后,终于有了定论!

  倒是侯霸的旧僚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太甘心,他们中不少人觉得,刘秀等人是来鸠占鹊巢的!

  然后侯霸却很清楚自己的能耐,他乃是河南郡人,王莽在位初年,被五威司命陈崇举荐,做了县宰。侯霸既然出身五威司命,自然通晓典章制度,也颇显循吏风格,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有了成绩后步步高升,最终来到这东南之地为封疆大吏。

  他做事颇为胆识与决断,十年来,将政务料理得顺顺当当,王莽败亡时,也能纠集兵民,保郡自守,让淮阴之地维持了安宁。

  但侯霸很清楚,在大争之世,他自保有余,但想做更多事,却有心无力。

  “临淮虽有人口百万,但岂敢违抗于汉帝?不论是大江之上的盗匪北来,还是赤眉数十万人南下一冲,吾等皆为亡鬼也。”

  他听说举主陈崇被占据关中的第五伦视为“民贼”残忍处死,也心生惧怕,作为新朝残余官吏,侯霸思来想去,投靠绿汉求得庇护是最稳妥的,只恨赤眉阻挡、淮南李宪割据,消息断绝,无法往来。

  如今昆阳的英雄刘秀带着更始帝的诏令、节杖抵达,侯霸自然毕恭毕敬。

  但最初也颇为防备,没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朋友就放松警惕。直到观察逾月,数次同卧相谈,发现刘秀虽然看上去质朴,却仁智明远,多权略,乐施爱人。又见其麾下邓禹、冯异等,要么是大家子弟,要么是英俊豪杰,加上刘秀昆阳大战之威名,或许能补上自己最缺的军争之事呢?

  侯霸这才下定了决心。

  “这乱世里,我没有争鼎的器量,也不敢有此野心,倒不如让刘秀来做临淮的主,而我退为其辅翼,这才是长久之道。”

  于是他假意表示:“我乃是新莽乱贼之臣,如今汉室复兴,理应献出官印,自己去牢狱中待更始天子降罪处置,徐州牧乃乃帝室之青,执掌此州,还请另聘他人为郡守。”

  侯霸还没拜下去,就被刘秀给扶住了:“侯公何出此言?你德广才高,力抗南北盗寇,若非侯公,临淮几乎不保,吾等更不会有落脚之地。今秀刚刚上任,德行浅薄,不知所措,侯公就要忍心弃我而去么?天下将以秀为无义人矣!”

  经过一番让底下两拨人数次站起来,差点剑拔弩张的推让后,二人终于达成共识:刘秀为徐州牧,掌军事,而侯霸依然为临淮郡守,管政务和民生。刘秀这假冒的徐州牧胆子肥,还拍着胸脯表示,一定要写奏疏力陈侯霸之功,让更始宽赦并封他为侯!

  今日之事尘埃落定后,刘秀的“徐州牧”幕府也正式开张,在屏退他人只剩下亲信时,傅俊忍不住道:“这侯霸,终于肯将兵权交给明公了,也不枉吾等忍了这么久,算他识相,否则……”

  否则,他们几个急性子的家伙,就要火并侯霸,强行为刘秀夺位了!

  虽然民政还归侯霸管,而军队里也有侯霸旧部不服,但刘秀相信,稍用手段,自己和麾下从属很快就能掌握临淮数千郡兵。

  他笑着让众人按捺住激动,看向邓禹:“仲华,临淮已相当于为我所有,你且说说,接下来该如何?”

  邓禹来此旬月,没少借着“游览”的由头去勘察地貌,心中已有韬略,此刻侃侃而谈:“此郡沃野有开殖之资,邗沟淮泗有运漕之利。阻淮凭海,控制徐州。春秋时,夫差欲通中原,道出江淮,即从事于此,其后南北有事,皆倚为重镇。淮阴侯韩信生于此地,而项羽叔侄亦以此为基。”

  他分析道:“如今北方的彭城有梁王、赤眉阻碍,乃是强敌,西边则是新朝庐江大尹李宪割据,欲占有淮南,也坐拥上万之兵。临淮郡兵刚刚依附于明公,不可用于同强敌交战。依我之见,不如先向南,取广陵(今扬州)练练兵!”

  “广陵。”刘秀颔首,他是个举一反三的聪明人,已经知道了邓禹的计划,意味深长地说道:“那儿是吴王刘濞的都城啊。”

  “听说如今广陵末代王刘宏,被江上盗寇围困,已经向临淮数次求援,但侯霸出于谨慎未救……”

  “诸夏亲戚,不可弃也。”邓禹道:“若明公能救广陵王,取得此郡,必然在东南名声大躁,不亚于齐桓公存邢救卫!他日以广陵为港,遣将渡江南下,收取丹阳、会稽,便再无阻碍!”

  “吴王刘濞得广陵等三郡五十三城,遂为南方一霸;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北征,横行天下。”

  邓禹下拜:“明公若能取全吴之地,何愁王业不兴?”

  ……

  十月底的蜀、吴之地尚还只有点凉意,但魏王伦所在的关中却已十分寒冷。

  第五伦披上了厚厚的熊皮裘,正与众将校站在硕大的关中地图前,一根根地往上面扎钉子。

  “霸陵王遵、杜陵诸姓、还有盩厔、武功……”

  每一颗钉子,都代表了渭南一户负隅顽抗,还期盼西汉来救,或绿汉重入关中的豪强,随着渭北三十多家著姓被第五伦无情地打掉,他们对魏已不抱希望。

  随着渭北内部问题解决,第五伦的兵锋,也要向南进发了。

  最后,第五伦将最大的一根钉子,重重按在了蓝田山上:“还有峣关的刘伯升残部!”

  听到这个地名,商颜侯郑统已经不再羞愧低头,而是昂首战意十足!

  第五伦转过身,对岑彭、万脩等人,指着这些密密麻麻的钉子道:“诸君,一月之内,余要这地图上的钉子,一根不剩……”

  “通通拔掉!”

  第327章 离谱

  “刘伯升的葬礼,陛下若是能真心实意哭出来,该多好。”

  十月底,南阳宛城,李通李次元,在结束一天的吊唁后,回到家中时如此感慨。

  作为最早起兵反莽的元勋人物,宛城李氏虽在前期差点被新朝灭族,但也在绿汉政权收获颇丰:李通为大将军、西平王;李轶为五威中郎将、舞阴王;李家还有一位族弟李松,被任命为丞相。

  刘玄这一手不错,这些王号、高官让李家就此倒向更始皇帝,不再支持刘伯升兄弟,但李通念着旧日情分,在发妻丧于新朝屠刀下后,续娶了刘秀的小妹为妻。

  他将自家视为更始、刘秀兄弟之间的粘胶,当初更始未杀刘伯升而遣其入关,李通是出了大力斡旋的。

  现如今得了结果:伯升战死于渭水,绿汉入关之策功败垂成,但绿林也从分裂边缘收回了脚。

  然而在邓晨、阴识带着噩耗回来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李通分明瞥见,头戴皇冕的刘玄,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居然差点笑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