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魏王的丈人行、魏国的骠骑大将军、国尉待人平易如老卒,但坐下来后,却又谈吐不俗若大儒。因其出身,与豪强大姓能够往来交接,又以其做盗寇的经历,同流民走卒也能打成一片。
虽然是与邳彤初次见面,但马援却一点不拿他当外人,不但让斥候当面禀报军情,还拉着邳彤一起吃饭。
马援也没搞“与士卒同食”那一套,他好滋味,庖厨里时常开点小灶。
“军中不讲究礼节,伟君,你就与我同案而食,便吃边说说巨鹿情形罢。”
邳彤也不拘紧,下著吃着面前的碎鱼肉,只觉鲜美肥嫩,腴而不腻,问道:“此乃何鱼?味甚甘啊!”
马援正用汤汁儿拌粟饭,也不讲究礼节,端起来吃,筷子扒得碗底朝天——军中吃饭就讲究快,因为说不准下一刻会不会来个紧急军情,亦或是钟鼓大作,逼得你吐哺而出,而下次坐下来吃饭不知什么时候,能多吃一口也算赚到。
一碗下肚后,抹了抹嘴,马援才笑道:“此乃鯸鮧鱼(河豚)也。”
听闻此言,邳彤顿时大骇,这鯸鮧鱼乃是河海之间的鱼类,状若大蝌蚪,文斑如虎,腹下白,然而肉有剧毒。邳彤曾见过有人误食此鱼,顿时嘴麻手麻,睁不开眼,咽不下口水,呼吸都无力完成,最后在彻底的无力感中结束生命。
而现在,邳彤也感到自己舌头发麻脖梗子发硬,他稍懂药理,按理说,这时候应该立刻立刻扣着喉头将食物吐出,亦或是灌下粪汁呕上一阵保命。
但马援还跟没事人一样,剔着牙,笑吟吟地看着他呢!
投毒啊这是!
邳彤刚刚投靠魏王,奉命来马援麾下听令,也不好在主将面前露怯,只忍着拍案而走的冲动,努力镇定道:“听闻鯸鮧鱼有毒,煮之不熟,食者必死,将军受魏王重任,实在不应如此行险啊!死一邳彤无关紧要,若将军有个万一,东路形势便要大变了。”
“伟君多虑了。”
马援却不以为然,他年轻时放着好好的太学生、孝廉不做,兄长们苦心替他铺好的仕途大道不走,偏要去仗剑云游天下,做督邮,当盗寇逃犯,就是喜欢刀尖上跳舞的刺激。
“只要挖弃肝和目,此鱼之毒便自去矣。”
他品味着这剧毒与美味之间的鱼肉,打仗不也是这样么,胜利让人甘之若饴,但微妙之间一旦出了差错,作为败军之将,恐怕就要马革裹尸了。
马援甚至还带着邳彤去看看捞上来的河豚,它们吞下大量水或空气,出水后鼓成了球。
“鯸鮧鱼遇险鼓大,想要恐吓敌人,无从下口。”
“然这鼓起来的庞然身躯,不过是虚的。”
“就像如今的刘子舆、铜马,看似兵多,实则是乌集之众。”
“斥候禀报说,铜马各部六七万人向信都、清河汇集,彼辈是想从我这东路打开局面啊!”
终于说到正题上了,邳彤打起精神来:“敌数倍于我,马将军打算如何应敌?”
“像收拾鯸鮧鱼一般,拔其肝,抉其目!”
马援道:“破鳞剖腹取肝之事,我自为之,但需要伟君替我潜入信都城。”
“刘子舆的丞相李忠,实乃伪汉之眼,若无此人统筹,铜马及那城头子路来再多人,皆是一盘散沙,想围歼我马援?”
“用魏王好用来骂人的话说,简直是想桃吃!”
第416章 两面包夹之势
李忠是青州人士,新莽时来冀州信都做大尹,需要仰仗地头蛇邳家相助才能站稳脚跟,再加上他和邳彤是邻郡同僚,在乱世里步调一致,这才能互保至今。
但如今,李忠见到通过熟人路径潜入信都,秘密来访的邳彤时,带着浓重东莱口音的语气中满是责备:“邳伟君真是善走啊。”
“我听说你离开了下曲阳,本以为会直接到信都,岂料却只让人送了封信回来,折了一大圈,南投魏王,做起说客来,难道不怕家眷出事?”
邳彤打着哈哈:“我与仲都乃是托妻献子的交情,有仲都在信都,自能保我家人不失,何须顾虑。”
李忠确实替他打了掩护,谎报说邳彤家族抛弃坞堡,南逃投靠马援,其实是偷偷藏在了郡守府中,只埋怨邳彤道:
“嗣兴皇帝深怒汝不辞而逃,宣布抓获邳彤者封侯,城中不知多少人等着擒你而献,你还敢回来?”
邳彤道:“刘子舆已是将倾之厦,时日无多,岂会有人糊涂到还要投其屋中,一起覆灭?”
这话李忠就不爱听,刘子舆对他是有大情谊的,当初入信都郡,还解下自己所佩带的绶带替李忠戴上,以示恩宠,君辱臣忧,立刻肃然按剑道:“邳彤,汝若是为了家眷而回,看在你我多年交情上,大可带着汝父弟及妻子离去。”
“可若是替魏王做说客,汝便是李忠的敌寇,李忠蒙嗣兴皇帝大恩,思得效命,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
“贼?”邳彤大笑:“邳氏堂堂信都第一著姓,三代人在汉、新两代皆为二千石,竟被李兄说成了贼子。”
李忠也没法对老朋友下死手,只叹息道:“各为其主罢了,我之英雄,彼之敌寇,我之敌寇,彼之豪杰,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非也!”邳彤却和他卯上了:“今日愿与仲都好好论一论,孰为王,孰为贼!”
“名不正则言不顺,先说名义,魏王吊民伐罪,兴仁义之师,荷戟大呼于鸿门,则王莽捐城遁逃,军民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又高举攘夷之旗,于北州不绝若线之际,遣兵痛击匈奴,斩首万级,阻胡寇南侵之势,此王者之正名也。”
“反观刘子舆,区区卜者王郎,假名因势,因为赵王刘林私欲,竟成了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本是傀儡,后来侥幸脱逃奔入铜马,用花言巧语骗得渠帅信从,用高皇帝上身这种把戏哄士卒信赖,初见觉得神奇,仔细一想尽是骗术,此贼寇之伪名也。”
邳彤再道:“二论信义胸襟,魏王虽欲覆灭诸汉,对河北刘姓宗室却不尽诛,击破邯郸时,刘林丧心病狂,欲令所有赵刘宗族为汉殉葬,连孩童都扔下城墙,幸为魏王所救,释而不杀,仁义之至!此王者之道也。”
“反观刘子舆,对不附从者,动辄相逼,竟欲捕我家眷相威胁,说什么‘降者封爵,不降族灭’,君视臣为草芥,臣自然视君为仇寇!此无道贼寇也。”
邳彤说到这,李忠皆不能否认,却听邳彤再言:“三论将士军纪,魏王麾下人才济济,左丞相耿纯,宋子大姓,名门望族;国尉马文渊,茂陵大豪,天下俊杰;其余景丹等,皆是一时之选,出身不是太学便是孝廉郎官,知文守礼。”
“其士卒军纪严明,破长安而不掠,反而发太仓粮秣于京师百姓;此番北上信都,粮秣自河内千里运送,不少饥民作为民夫羸粮得了差事,这才免为饿殍,此王者之军也。”
“反观刘子舆,麾下尽是昔日贼寇,渠帅纷纷为王,沐猴而冠,地位窜到了你我之上。士卒也多是乡野恶徒,每到一处,劫掠大户,索要粮秣,称之为抄粮,连中家贫民也不放过,将百姓捆绑鞭打勒索财物,称之为淘物。”
邳彤说起他控制的巨鹿郡北部所见所闻,也是促使他背离刘子舆,投靠魏王的原因:“铜马贼寇渠帅各寻华丽宅子居处,争相掳掠别人妻女供其奸淫,若有反抗便动辄杀戮,所烧屋舍不可胜数。”
“刘子舆虽下令军中不得胡乱杀人,然兵士分别隶属各渠帅,都不听命,此番南下与魏军交战,竟无粮秣辎重,只一路靠劫掠维持,彼辈过去是贼寇,如今更换旗号,却依然还是贼!”
“以此三者来看,高下立判!”
说到这,邳彤的语气变得焦虑起来:“仲都虽然不是本州人士,但来此数载,想必也和吾等这些土人一般,对冀州有些情愫。”
“自从新末大乱,冀州各方混战,岁余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我这一路南下北上,沿途见到人食人的惨剧已经开始了,这也是铜马军越来越多,竟号称百万之众的缘故。”
“但铜马只会害冀州更惨!彼辈除了流窜吃光下一处粮秣外,别无他能!能救冀州者,唯有魏王!”
他听马援说起过,曾与李忠通过信件,但此人一直没明确答复,此刻见李忠面露踌躇,邳彤催促道:“仲都还在犹豫什么?莫要告诉我,你曾身为新室二千石,竟对汉家死心塌地,一年前,天下皆以为刘氏当复兴,可事到如今,谁还信什么人心思汉!”
“我南下时,遇上了耿纯,他说得对啊!人心所思念的,并非是汉家,而是安定!谁能带给冀州安定,谁就是圣王!”
李忠叹息,邳彤所言三点都是事实,但他摸着腰上刘子舆亲自为他所佩的印绶道:“能救冀州者,绝非魏王一人。”
“铜马当初何等桀骜,犹如决堤河水,如今却被嗣兴皇帝驯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