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606)

  南阳、汝南之人,过去被欺压的人,依然在受苦。

  他现在已经不觉得,刘姓该为这乱世,负任何责任。

  刘恭抬起头,看着被夕阳染红的晚霞。

  至于这赤眉的天?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学着那些机敏的弃地新野老农,早做打算还来不及,还为赤眉针砭时弊?凭什么?

  “除了田翁,赤眉自己都不在乎,你我就跟着一起拊掌,大声叫好不就行了!”

  ……

  作为赤眉的“二皇帝”,徐宣一直喜欢与“田翁”唱对台戏,因为他总觉得此人是樊崇身边的奸臣,想害了赤眉。

  但与废奴时的据理力争不同,在王莽一揽子计划铺开后,徐宣原则上是支持井田的。

  徐宣当过狱吏,人生偶像是开汉第二功臣,也当过狱掾的曹参,他以为,赤眉在起家之初可以取财于官府和豪富,但打下地盘后,就必须以建立政权来支撑,所以才如此热衷于樊崇唾弃的“帝王将相”。就算如今搞什么五公共和,也得建立赋税制度,组织生产,以此获得稳定钱粮来源吧。

  但他也清楚,以赤眉这种很难吸引读书士人、前朝旧吏的特殊情况,汉时的复杂赋税根本无法推行,井田制确实比较方便,再文盲,也知道割中间那块地的粮食吧。

  对南阳、汝南的真实情况,徐宣有大量旧部散布在基层,所以他比王莽更加了然,可却熟视无睹:不如此就无法征粮啊,赤眉如今需要解决的是生存,而非给每户农家公正。

  “田翁确实是国士啊。”

  王莽在那“上计”完毕后,徐宣难得夸了他几句,他承认,自己只会小权谋而无治国大智慧,赤眉暂时还少不了田翁。

  但徐宣依然不死心,觉得王莽定是新朝的大人物,甚至是三公九卿这样的高官,那太师王筐不是在陈县么?或许可以让他来认一认……

  夸完后,徐宣话音一转:“南阳、汝南井田虽然大成,但收上来的粮食,也只够两郡十个万人营吃。”

  “如今颍川、淮阳、梁、沛,四个郡各有十个万人营,从梁汉仓库及富户手中取来的粮食,几已耗尽。”

  既然没土豪可打了,豫州的赤眉军,只能转而向中家甚至贫民索取,但受战争影响,梁、陈之地春耕耽误,秋收寥寥无几,老百姓家里也没有余粮。和南阳、汝南不同,赤眉在立足未稳的梁、陈强征救命粮食,会导致客军与土著爆发剧烈冲突。

  樊崇也知道强行抄食不可取,赤眉战士还有点口粮,但决计熬不过冬天,按照王莽的提议,在各郡搞分地,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既然如此,只能用老办法。”

  樊崇笑道:“往有粮的地方打,跟各位帝王和他们麾下的列侯将相们‘借粮’了!”

  还得靠流动作战就食他处,可究竟往哪打,却又出现了分歧。

  王莽一听赤眉又要动兵,一直盼望这天的他,激动得挺起老腰杆,抢先提议道:

  “樊公,应该击洛阳!”

  “北伐!”

  第473章 如飞蛾之赴火

  “确实应该北伐,但不该先打洛阳。”

  听到王莽提议后,徐宣摇头反对:“如今各路帝王,以魏最强,去年第五伦在河北时,就派人从武关、伊阙试探,都没能打进去,如今已拿下幽冀,兵强马壮,更不好打。”

  在徐宣看来,倒不如先捡软柿子捏,将梁汉残余消灭殆尽,横扫兖州。若能往北,和平原郡的赤眉别部城头子路联络上,鼓动铜马残部加入赤眉,继续向青州进军也不在话下。

  “赤眉老兵多是齐地人,都愿意回乡。”

  王莽极力反对:“樊公难道忘了当初成昌之战后,回家的教训了?”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怪怪的,那时候若非樊崇错过了振臂一呼引领天下反莽势力的机会,恐怕就会一路向西打入关中,赶在第五伦前斩得“王莽头”。

  王莽打洛阳,不止是出于“夺取天下之中”,赶在他“七十三”大限到来前公布身份,交待后事,禅让给新天子的政治目的,亦不是想报私仇,而是出于“公愤”!

  “樊公带着赤眉转战诸州,是为了什么?”

  王莽反问起樊崇来:“难道不是为了让数十万兄弟姊妹,能拥有一片乐土。”

  正是这份朴素的情感,让樊崇竟能抵御住帝位的诱惑,力排众议,将赤眉带上了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但天下帝王皆仇视赤眉。”

  王莽说的是大实话,赤眉军太与众不同了,他们没有盟友,也没有和谈退步的可能。不管南阳还是河北、五陵,豪强著姓视为如仇寇,为了对这个“无君无父”的势力围剿,一切势力,第五伦和刘秀、公孙述和张步,复汉派和覆汉派,都会不约而同联合起来。

  王莽道出了赤眉唯一的选择:“对赤眉军而言,要么横扫天下,尽灭魏蜀吴齐,要么就放下兵刃,甘心为其屠灭。”

  “正因为第五伦最强,才务必将其击垮!”

  而且第五伦善于抓机会,赤眉将兵力投在青州时,第五伦从河北、洛阳东进击赤眉之背该怎么办?没有人比王莽更懂小五伦的背刺,有此子在侧,你还放得下心去打别家?听说第五伦正滞留陇右,主力无法东调,这是难得的良机啊。

  樊崇是倾向于王莽提议的。

  “赤眉军从来就不怕强敌。”樊巨人如是说。

  新朝十万大军东征,不可一世,赤眉破之。

  绿汉、梁汉都曾一度成为中原“正统”,想让四方来朝,赤眉灭之。

  别人欺软怕硬,但赤眉就是专挑最强的打!现在也该轮到魏伦了。

  而最重要的是,中原凋敝,方圆千里之内,能养活赤眉数十万兵马的粮食,只有一处:魏军马援部控制下的敖仓!

  河内、魏郡的粮食囤积在那,让马援能够从容练兵,他的防区西起洛阳,东到陈留、东郡濮阳。洛阳不好攻,但后两处却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正适合赤眉打擅长的大规模运动战。

  话说到这份上,徐宣知道无法阻止樊崇,只忧心地说道:“一旦与第五伦开战,恐怕旷日持久,我唯恐南方的楚,东边的齐,东南之吴王秀,都会趁机袭扰。”

  樊崇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一挥手道:“那就各方同时开打,不给他们机会!”

  听起来疯狂,实际却是无奈之举:除了驻扎南阳、汝南的人尚能靠当地秋收果腹外,其余四十个万人营,分驻各郡,都面临粮食紧缺的困境。

  樊崇要真蠢到把四十万人千里迢迢调集到一块挨饿,那赤眉也维持不到今天。

  可让他们在原地等着饿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分散掠食。

  樊崇道:“三公逄(páng)安驻沛郡,手下十个万人营,向东南,进攻吴王秀的彭城和临淮,逄安老早就说想去尝尝淮南稻米,让他去!”

  “四公谢禄驻梁地,也有十个万人营,就按照骄耭(徐宣)的办法,向北横扫兖州,将张步的兵打回青州去,争取和城头子路汇合,顺便也替我进攻东郡濮阳。”

  那是马援防区的最东端,战争将从濮阳开始。

  一旦马援调兵东援,身在淮阳的樊崇,将会迅速北上,截断退路,与之在陈留决战!

  只要打掉马援的主力,赤眉在颍川的“五公”杨音还有十个万人营,配合樊崇,足以端掉洛阳。

  二公徐宣不以作战著称,便留守豫州的各处地盘,主要防备武关岑彭、襄阳邓奉,别被他们抄了老家。

  就此决策后,樊崇一手握着徐宣,另一手扶着王莽:“老樊不懂如何治国理政,只能打仗,打下了江山,还得靠骄耭和田翁来筹划。”

  “既然井田废奴在两郡能大成,放到全天下应该也能。”

  樊崇满怀憧憬:“真希望,能早日看到那歌谣里的‘乐土’!”

  徐宣颔首,王莽也颇受感动,只遗憾自己为何未能早点认识这个坦荡荡的“反贼”。

  今日赤眉在陈县为未来定策,真像极了两百多年前,陈胜吴广入陈称王,而后决定灭秦的那一幕,也是兵分数路。

  只可惜那是张楚的极盛,也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赤眉军,又将走向何方?

  樊崇不知道,他一向是看不清前路,只能盲动摸索前行的。

  徐宣也不清楚,他才干有限,粗通文墨而已,一直想循着前朝的路子走,樊崇当刘邦,他做曹参,开创一个王朝。但既然樊巨人不愿如此,那将事情掰开说清楚后,徐宣也愿意跟在他背后,再往前试一试,可他也会一直为赤眉军,盯着后头!

  而作为赤眉的“导师”,王莽也不晓得未来会如何。

  他只觉得,赤眉在做一件比陈吴更加伟大的事,仿若来自上古三代的质朴战士们一往无前,以锐不可当的锋芒横扫天下,将暴秦的帝制残余涤荡殆尽,在一片废墟的新天地上,王莽能用他最后的生命,来播下致太平的种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