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607)

  “三代将由此而复。”

  王莽只对自己道:“这一次,一定能!”

  ……

  众人在陈县淮阳王府中议事时,外面两街交汇处却是一片嘈杂,一代董王董宪被绑在这里,路过的赤眉战士们则在空地上投下瓦片,来决定董宪的生死——在赤眉横扫过的城市,豪强跑了,商贾绝迹,粮食不多,最多的就是数不清的瓦砾。

  投下的瓦片叮当作响,它们决定着董宪的生死。

  投左死,投右生!

  围观的人不少,都议论纷纷,有人说起董宪成昌大战的骁勇,有人则低声说他为了刘永的高官厚禄,背弃了赤眉兄弟。

  董宪自始至终闭着眼睛,不屑去看两堆瓦砾的多寡,他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曾“背叛”过赤眉,效仿陈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不是他们这群人理所应当的路么?他只搞不懂,樊崇为何不踩着前人脚印,非要自己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险道。

  陈县附近的赤眉几乎都来投瓦,甚至连新朝太师“王筐”都蹑手蹑脚溜来看热闹,他手里也捏着块瓦片,想扔在左边,毕竟当初那场大战,他被董宪追得颇为狼狈。

  但不等王筐鼓起勇气,就忽然挨了一脚,被人猛地将他踹到瓦砾旁,接着是一声沉闷的痛骂:“你也配来决定董宪生死?”

  王筐还不及反应,就挨了赤眉战士的痛打,瓦片噼里啪啦朝他身上砸,甚至有人上去踢一脚的。

  最过分的是身高丈余的巨毋霸,竟分开众人,走到王筐面前,盯着鼻青脸肿的他看。

  “巨毋……”

  不等王筐喊出他的真名,随着巨毋霸那几与普通人脸盘大小的拳头猛地挥下,只一拳,王筐就再也没发出声音。

  这场闹剧只是小插曲,也没人在意,等王筐被拖走后,一人才分开人群,走到董宪面前。

  “大公。”

  “樊公。”

  董宪睁开了眼,却见樊崇将手中的那片瓦砾,扔在了右边。

  众人惊愕,董宪却只盯着樊崇,想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是想招降自己么?

  “你说得对。”樊崇却道:“当年我想岔了,一心想着回老家,误了赤眉。”

  “如今我才明白。”

  “从举兵那时候起,赤眉便是有进无退!”

  不管挡在赤眉前的是新朝、绿林、梁汉还是第五伦,他们都得扑过去,用自己的身躯。

  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随着樊崇表态,投右边的人骤然多了起来,最终一目了然:董宪得以生还,代价是眉毛被剃掉,他再也不能自称赤眉了。

  董宪没有感激地拜倒在樊崇面前,只是翻身上了樊崇送他的马,带着几个愿意追随的旧部,离开了陈县。

  徐宣忧心忡忡地看着此人离开,但他也清楚,以樊巨人的坦荡,绝不会做出尔反尔这种事。

  “那就得由我去替樊公做。”

  徐宣叮嘱左右,准备截杀董宪,这时候才得知王筐被田翁那个巨人随从打死之事,顿感愕然,怀疑也更深了。

  他猛地转头看向“田翁”,却见老头子手里持着个筐,神情似哀似叹。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迟早要将汝真身揪出来!”

  徐宣现在不想简单干掉田翁了,一来这老叟确实有些能耐,自己没有治国之才,而优秀的士人又绝不会投靠,赤眉竟有点离不开他的筹划了。

  他只想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混迹在赤眉中,意欲何为?

  “白发老翁,言谈典雅,精通儒经,反对复汉,推崇井田,又深恨第五伦,且为王筐所识,这才杀之灭口。”

  徐宣想到一个可能:“他莫非是……王……”

  徐宣立刻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抚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就算王莽没死,怎会投入赤眉,前朝皇帝,竟来做了贼?他图什么!”

  ……

  “好个樊崇,说好要放大王离去,却派人半路拦截。”

  一日后,陈县以北数十里的山林中,快马抵达此处的董宪和他仅剩的旧部伤痕累累,徐宣派出的第一波追兵没能杀死董宪,却被反杀十余人。

  “不是樊崇。”董宪用腰带扎着伤口,切齿道:“樊巨人为人磊落,要杀我,就直接杀了,更不必赠马,定是那徐宣所为,咬人的狗不叫啊,这些文士最阴毒。”

  “大王,接下来该往何处去?听说梁汉退守鲁郡,吾等也去曲阜?”

  “刘永完了。”董宪扎好伤口,艰难起身:“继续往北。”

  “去陈留郡投魏军马援部!”

  董宪摸着被剃光的眉毛,徐宣的担心并非多余,如此奇耻大辱,他必报之!反正都与赤眉背道而驰了,那就在相反的路上,走到底吧!

  “赤眉已成天下之大害。”

  “如今能除此害者,唯有第五伦!”

  第474章 老当益壮

  武德元年十月中。

  陈留郡位于洛阳以东,陈留城早在秦朝时就是大城,当地人郦食其就对刘邦说陈留乃是“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

  这评价在今时依然奏效,陈留边上就是鸿沟,从敖仓运来一船船粮食和兵卒,储藏在这大城中,让陈留变成了魏军在中原最深入的据点,而马援也常驻于此。

  这也是董宪的目的地,在廊下等待时,董宪难免满是踌躇。

  半年前还是不可一世的诸侯,梁汉二号人物,却被该死的赤眉军打得什么都不剩,落魄到只带一名随从来投,他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呢?

  “董将军。”

  董宪回首望去,却见到一个留着长髯,面如冠玉的精壮中年男子笑着朝自己拱手,也不止步,直接往这边走来,叫董宪一愣。

  旁边陪坐的人连忙告诉他:“这就是国尉马将军!”

  这人就是马援?董宪颇为惊愕,他一直以为马援是个“老将”,是第五伦的丈人行,没想到比自己还年轻,那魏五皇帝不会还是个黄口孺子吧!

  马援也不客套:“外头流传董将军为赤眉所杀,看来将军非但没死,还顺利脱身。”

  “我就说,能打出成昌大捷的董将军,又岂会就此沉寂?”

  董宪也是个喜欢吹牛的人,也不提樊崇投瓦释放他的事,只谈自己如何击败了赤眉追兵,马援只笑着不作答,末了却道:“董将军此来,是为自己,还是为了梁汉刘永?”

  董宪只道:“过去不识真主,如今方知汉家气数已尽,能除赤眉大害者,唯有魏皇,我此来,是为了马将军,为了魏皇陛下啊。”

  为了凸显自己的作用,在新东家这里卖个好价钱,董宪开始夸大赤眉的阵势:“洛阳、陈留以南,赤眉已在豫州聚集了数十万大军,我料其粮食即将耗尽,赤眉诸公,眼睛都盯着陈留到敖仓间,鸿沟上的粮船,恐怕不日就将北侵。”

  “我听说,魏皇陛下还在陇右,若赤眉百万之众北上,马将军能当否?”

  “不能。”马援摇头笑道:“当年对付赤眉别部及铜马军时,我曾向陛下吹嘘,说马援一人可当十万兵,若赤眉来的是数十万,一马援如何够?”

  “起码得五个马援才行!”

  这话让董宪不知道该怎么接,只能低头道:“那将军看我,能否当半个‘马文渊’?”

  马援凤目瞥着董宪,若是多年前成昌大战中的那位草莽英雄,还真能抵得上半个他,可如今嘛……

  但马援直爽归直爽,却不会让对方太尴尬,只道:“将军来了,赤眉虚实尽知,可比两个马援都顶用。”

  董宪虽然夸大赤眉,想要为己争取更好的地位,但他有句话没说错,根据行在送来的诏书,第五伦直接跟马援说了,陇右的战役必须打到拿下祁山为止,加上西有西羌,北有匈奴胡汉,所以关中的主力得在陇右过冬,开春方能看情况慢慢撤回,东边只能靠他和窦融、耿纯自己了。

  冀州、中原的魏军总数,不超过十万,半数还是新练的兵卒,所以这董宪确实能派上些用场。

  “将军赤诚,我自会禀于陛下知晓。”

  马援说道:“我军辖区东境,地接定陶及巨野泽,董将军起兵于斯,在当地颇为威望,如今旧部不愿附从赤眉者,也多返回巨野附近,援可派遣师旅,护送将军东行。”

  董宪当然清楚,这乱世里,有兵才有权,旧部当然是要去收拢的。

  “马公之意是,让我在巨野泽附近,牵制赤眉军?”

  “然也。”马援说起一个人来:“我与赤眉、铜马交战多次,所遇少见敌手,唯有一人,始终未能将其击败,便是城头子路。”

  “城头子路善用兵,在渤海、平原间为游兵,二三千人为一队,利用大河边川泽森林出没,专门打我军后方,断魏粮道。”

  这家伙还真拖住了马援几个月,让他西进速度减慢,以至于没能提早入场,完成对刘子舆的最后一击。

  事后军议时,第五伦说城头子路这套战法,乃是孙子、伍子胥所创,被楚汉时的彭越发扬光大,可称之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