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734)

  “冯将军,天色已晚,这支船队往南不远必定停泊,请让我将先锋南下,追上魏寇,将其聚歼,为士卒报仇!”

  冯异却摇头:“其顺流南下,其速若骏马奔平川,如何追得及?就算追得,彼必停泊于西岸,汝等泅水袭之?恐怕要反中了埋伏啊。”

  冯异赶在魏军舟师南下,将自己困死在西岸前,主动跳至汉。如此,他就有友军的都城黎丘可以依托,就算秦丰依然不放心汉军,不愿让他们入城,最起码也能提供点粮食。

  这次的结果,于冯异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上万大军顺利渡过,只损失了几百人和部分辎重。

  但马武却对这次渡江颇为不解:“我始终不明白,冯将军既然猜到魏军或派遣舟师南下袭击宜城,那就应将计就计,也拔营南进,与宜城邓晨、鄀县王常汇合,便可得上万绿林、舟船数十相助,拦截江中,以众胜寡,灭其偏师!可得大胜。”

  马武狠狠地看着狼狈游到岸边的汉军:“也不必像如今这般,受这鸟气!”

  面对马武的质疑,冯异只长叹一声,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岑彭趁着三月雨水,支流暴涨,派后方舟师南下,这算一步险棋。一不小心便会进入汉军包围,全军覆没。岑彭善出奇兵,但绝不无的放矢,更不会出昏招,胆敢如此,定有缘由!”

  思来想去,冯异考虑到一个可能:“宜城,只怕不可靠了。”

  冯异对友军从来不报太大指望,楚黎王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边缘,邓晨曾经忧心忡忡地向他禀报说,宜城对提供汉军粮食颇不上心……

  冯异的这个猜测,在第二天就得到了证实,南方的邓晨遣人走东岸陆路,星夜送来急报:

  “幸得冯将军提醒,吾率舟师粮船南返鄀县,师旅无恙,唯夜间宵遁,搁浅触石沉船三艘。此外,宜城闻吾等撤走,竟遣兵来阻,楚黎王丞相赵京果降魏!今宜城已悬第五伦五色旗矣!”

  看完急报,马武惊出了一头汗,若按他的想法,汉军恐怕要在宜城吃一个大亏,如今虽然狼狈了些,却也是最好结果了。

  “既然宜城降魏,吾等被一分为二,楚黎王胆怯惧战,龟缩襄阳不出,仿佛这荆襄不是他的地盘。邓奉先也坐困邓县,不得与吾等联兵,冯将军,如今该如何是好?”

  马武言下之意,这时候是否该退一退了?他还是力主进攻宜城:“宜城新降,必然人心不稳,而南下魏军亦不多,反正岑彭一时半会也攻不下襄阳、邓县,等扫除后顾之忧,北上再争也不迟。”

  冯异摇头:“岑彭不强攻,是为诱我,吾等一旦南退,他必合军击襄阳,襄阳守军见汉军离开、宜城降服于魏,必心中大惧,纵秦丰欲死战,他麾下众人,也各怀心思,难以久持。”

  也就是说,他们敢退一步,襄阳只怕要丢!

  冯异很清楚,这次战争的目标是争夺襄阳,而非歼灭魏军几千人,魏军有中原兵源,是杀不完的。反之,若襄阳落到汉军手里,刘秀麾下的名臣大将,可以将这里变成一个大磨盘,一点点磨尽北方的骨血!

  但敌方可是岑彭啊,亦是志在必得,这一仗,俨然是在赌军队,甚至是王朝的命运,是要见好就收,还是啪的一下,押上去?

  手中是万余性命,更关乎汉魏逐鹿,冯异肩上沉淀,心中踌躇,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家的皇帝,战无不胜的刘秀,能在此替他拿主意啊。

  但不能,马武连同营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冯异,将军,是三军胆魄!

  冯异想起了多年前,在昆阳城下,那位如阳光般耀眼的帝王之选,带着区区三千人,做出的疯狂之举,那一幕永远刻在他心里。

  而当他向刘秀请教用兵之法时,刘秀是如此告诫冯异的:

  “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

  “公孙稳重,但兵者诡道,当多用活兵,少用呆兵。”

  “不南下。”

  最终,冯异做出了从军以来,最激进的一次选择,他凝望北斗星下的苍穹:

  “吾等。”

  “继续北上!”

  ……

  “冯公孙居然早一步跳到了东岸?这一局,确实是棋逢对手啊。”

  当得到张鱼急报后,岑彭并未觉得可惜,他早有预料,这场仗,绝不会那么轻松,如今只不过是第一回合的较量,他的棋子,似乎落空了……

  手下的校尉们倒是挺高兴:“冯异身后被截断,必先解决后顾之忧,如此,吾等只需留数千人在樊城看好邓奉,主力便可渡过汉水,与阿头山偏师汇合,尽情进攻襄阳了。”

  然而岑彭却只下令,让师旅按照此策,多树旗帜,假装济汉南攻襄阳,但他依然将整整两万大军,攒在樊城,也不知道在等什么?

  直到三月上旬的一天,一份骑从匆匆送来的情报,让大营校尉们惊愕不已。

  “冯异将汉军主力,自黎丘北上,直扑樊城而来!”

  好家伙,一般人即将入袋,会拼命往袋子口跑。

  可这冯异,他这是想作为锥子,将口袋底捅一个窟窿啊!

  但众人旋即又喜:“我军重兵仍在樊城,阿头山偏师亦可随时北返,冯异来此,可扎不穿囊,反而会撞上铁板!”

  冯异难道还指望,能与困守邓县的邓奉配合,先击败岑彭主力不成?

  岑彭也感觉到颇为困惑,因为这与冯异过去的稳重谨慎风格截然相反,而且很像是狗急跳墙的昏招啊……

  他在地图前站立良久,最后恍然大悟,长叹了一声。

  “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冯公孙便是如此,平素锋芒不露,唯在危难之际,乃颖脱而出也。”

  “他要刺的不是樊城。”

  岑彭再一次做出了预言。

  “那是何处?”校尉们诧异。

  岑彭手指点在樊城东方,被森林遮蔽的平行位置:“南阳!”

  “蔡阳、舂陵!”

  第566章 围魏救赵

  “此乃围魏救赵之策。”

  “马将军进入南阳境内后,勿攻县城,只取乡邑。在各县多发布皇汉归来之旗号,以使当地不满魏吏者群起响应,旌旗先东指帝乡舂陵,与我朝内应汇合,再往北,去将军的故乡,湖阳县……”

  马武就是南阳郡湖阳人,年轻时的梦想是做一个亭长,结果却因为杀人,而逃到了绿林山,做了被亭长缉捕的盗贼。

  虽然他的梦想偏离了道路,但冯异的谋略也算因人制宜,给马武规划了清晰的目标:“汉天子母家樊氏乃湖阳大豪,虽为第五贼所逐,然樊氏待乡民极善,至今遗泽尤在。将军携樊氏子弟至湖阳后,可得人力粮秣补充,而后或威胁宛城,或东捣颍汝,总之,务必将岑彭后方搅乱!”

  这就是冯异想出来的破敌之法了,他留在黎丘坐镇,交给马武五千老卒,执行这个孤军深入的捣背计划。

  前段时日,李通等人奉刘秀之命,在南阳的举事破坏已宣告失败,事实证明,沾了更始刘玄昏庸胡为的光,南阳民间对“汉”的热情并不如刘秀君臣想象中高,马武此去凶多吉少。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虽然对冯异这个“后来者”跻身自己头上心有不服,但作为刘秀的妻兄,马武也对东汉的生存竭尽全力。

  最初的行军还算顺利,五千余人携带五日之粮上路,沿着绿林山东麓,绕过魏军布防的汉水樊城,往东北方走,穿过密布森林的小丘,兵锋直指蔡阳、舂陵——这两地在南阳也属于边缘区域,冯异这是发现对弈争不过中央,索性改取边角了。

  当蔡阳县城遥遥在望时,马武还不忘询问后军赶来的斥候:“魏军跟来了么?”

  马武希望魏军全来追击自己,那样可以给冯异减轻大量压力,他当年数次为绿林探查各县,熟悉南阳道路,大不了就带兵卒跑回绿林山嘛。

  当得知魏军只派了少数骑从远远紧随,并未派遣大队人马来追击时,马武不喜反忧:“岑彭看出吾乃虚张声势,并非汉军主力?就算如此,竟连一个校尉都不遣来追剿,莫非是小觑我马武焉?”

  一念及此,马武又想起当初被岑彭在蓝口聚击败的经历来,顿时怒从心起,下令士卒加快脚步:

  “那便让岑彭为其轻敌付出代价,且让吾等,将南阳,搅个天翻地覆!”

  ……

  “岑将军,汉军已东入南阳境内,当地剿匪驻军,不过每县数百上千,无法抵御贼军,县城尚能守备,乡邑里闾多为贼人所陷,蔡阳令、舂陵令纷纷遣人告急!”

  “宛城阴太守也遣使相询,问将军是否要分兵回师,稳固后方?”

  “回信,让阴识看好宛城周边,至于蔡阳、舂陵、湖阳等地……大不必管!”

  在岑彭眼中,那片南阳的边角区域,除了交通要道的随县派了一校尉坐镇外,其余各县,都是可以暂时放养甚至放弃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