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830)

  “没错,渔阳骑确实有盗匪之风,然盗亦有道,而匈奴无道也!”

  吴汉仿佛做了什么决定,怒气冲冲地巡视战场,路上遇到一队正看押匈奴俘虏,将他们反手系累,往殄北塞赶,魏军手段粗暴,遇到有匈奴人受伤走不动,往往上去就是一矛杆!

  而这支小队为首的“营正”,正是吴汉从陇西带来的氐人阿云。

  吴汉还记得阿云,这个氐人汉子在追击隗嚣的战斗里表现很不错,遂驻马将阿云喊来,问他道:“阿云,俘获几何?”

  阿云远远应道:“斩了数十,抓了一百零七。”

  “大善!”吴汉很高兴,阿云作为氐人,带的都是并州杂胡的辅骑,能打出这种斩俘比例已经很不错了,遂勉励道:“好好做,等打完这一战,汝或许能做到副校尉!”

  吴汉还强调了一下:“我朝第一位氐人出身的副校尉!”

  士兵们纷纷上前来恭贺阿云,但当事人却满腹惆怅,他已经潜伏在魏国三年了,最早奉命刺杀的万脩再没见着,却被吴汉相中,对这位将军,阿云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下手,最诡异的是功劳还接二连三,躲都躲不开。

  阿云不知自己该欢喜还是该愁,只低头喃喃道:“又要升了么?”

  ……

  吴汉的坐骑仍在前行,他遇到了越来越多驱赶俘虏的队伍,吴将军用冰冷的目光扫视战俘们,他们垂着头,带着伤,颇为狼藉,但里面却也有几个人,胆敢抬起来,不卑不亢地和吴汉对视。

  “找死!”

  吴汉决心已定,调转马头,去居延泽西湖畔看望了被解救的河西百姓们。

  就在短短数个时辰前,这些百姓才是被俘获和奴役的一方,他们本是河西四郡的平民,胡人入寇之初打算吞下河西,所以只是抢掠财货,等到吴汉来援,胡人发现在河西站不住脚时,才开始大肆掳掠,将他们挟持向异域前进。

  胡人人数众多,又残暴凶狠如毒蛇,披甲持弓,一路骄横奢侈,百姓们不敢反抗,只能系累如牛马,疾风吹过千里,尘沙飞扬,居延苦寒胜过四郡腹地,食物一天只有一次,还得承受胡人鞭打虐待。

  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到了夜晚,累死、饿死、病死、冻死更是时常发生。匈奴人为了加快速度,更在甲渠对老弱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眼看离开了居延地界,即将进入草原大漠,百姓无不悲痛欲绝,然而心中希望早被摧残殆尽,只有悲叹哭泣。

  岂料回望故国之时,居然真的有中原的军队杀到,匈奴人如一阵风般离开,正如他们来时一样,近万河西百姓惊喜获救,自然满心感激,听说吴汉就是指挥的将军,遂纷纷朝他稽首道谢。

  “将军救了吾等啊。”

  吴汉现在情商高了不止一筹,竟笑道:“是我救了汝等,不过,本将军也是奉陛下诏令行事,汝等要谢,当向东稽首以谢大魏圣天子!”

  若是半年前有人要百姓们这样做,他们明面上照办,心里只怕不以为然。因为河西人对魏国没有丝毫认同感——从汉、新到西汉,再到魏,城头的旗帜几经更迭,大伙都见惯不惯了,但当地士族、豪强依旧,有的郡县,甚至连官员都没变哩!河西人只觉得,这第五魏,怕不是又一个短命政权。

  可如今,得到魏将魏兵相救,河西百姓心中的感觉又不一样了,一如吴汉所言,向东下拜。

  吴汉告诉众人:“诸位百姓可随军返回河西,各归其家,但匈奴随时可能复返,在此之前,还是要听兵吏号令,以军治民。”

  他挑了一些过去有官职的人出来协助管理,并要他们召集壮男,将战场上收集来的匈奴兵器分发,而吴汉很快就交给这群临时民兵的第一个任务。

  “要将所俘匈奴人,处死于居延泽之北?”

  壮男民兵们一时间有些震惊,吴汉换了一种口气,目光扫视众人:“怎么,汝等妻儿遭胡人欺凌,父母惨死于甲渠沟壑,自己又被一路鞭打,驱若群羊,难道就没人痛恨胡虏,欲杀之报仇?”

  在吴汉煽动下,在路上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的人陆续站出来,最后连那些胆子小的人也不得不从众,战战兢兢地持着刚发到手的胡人兵器,对准了它们曾经的主人!

  等窦友闻讯赶到时,杀戮已经进行了一半,所俘匈奴一二千人被人数远多于他们的河西百姓围住,分批驱赶到沙坑中。先被并州兵持弓弩射杀,没死的人则由百姓补刀,想到这旬月间经历的种种苦难,大伙都杀红了眼,甚至有疯狂对着已死胡人挥刀的……

  窦友连忙去见吴汉,却见这位杀神正坐于胡凳之上,喝着战利品里找出的马奶酒,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幕。

  “将军,这是……”

  吴汉举起酒馕,洋洋得意道:“驱赶俘虏不便,还是这法子最快。”

  他唏嘘道:“只可惜,来不及筑京观了,就让这些尸体留在居延泽以北,成为匈奴人每次南下前都能看到的风景罢,如此,彼辈才会知道害怕,明白侵犯河西的下场!”

  言罢,吴汉目光瞥向窦友:“怎么,窦太守要劝我,杀俘不祥?”

  窦友哪敢劝啊,这次杀戮,也是河西人的一次发泄罢,遂笑道:“胡虏死有余辜!只是下吏以为,还是得留点人,方便送回长安献俘啊!”

  “没错!”吴汉一拍大腿:“首领小王尚在,再让众人收手,留一二十人活着,否则,陛下还以为我杀良冒功呢!”

  这就是他们的君臣关系了,吴汉最清楚不过,第五伦为何要派自己镇守并州,抵御匈奴。

  “匈奴丑类,有虎狼之心,不食德化,只能以武摧折!”

  “能摧匈奴者,只有比其更恶!”

  而吴汉,就是这样的大恶人啊!

  尽管他劣迹斑斑,尽管他凶残好杀,但也是最适合对付北边之敌的人选。

  经过方才的一战,窦友现在对吴汉也只剩下畏服了,朝他拱手作揖道:“此役之后,将军之名,已能止右部小儿夜啼了!”

  “光是右部,还不够。”吴汉哈哈大笑,马奶酒沾满了他的胡须:“从乌桓到西域三十六国,匈奴疆界之地,吾之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匈奴单于的王子们听了都要哇哇大哭,这才足够!”

  就在吴汉大言不惭时,前锋偏将蒙泽也抵达了此处,他甚至都没看正遭到屠戮的匈奴俘虏一眼,只沉着脸来到吴汉面前,向他复命。

  吴汉站起身来,给了蒙泽极高的礼遇,这场仗,前锋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他们果断出击,拖住了匈奴人整整一个时辰,冒险突进时,又以二千余骑,承受了数倍敌人的围攻,伤亡也最为惨重。

  等粗略说完战斗经过后,蒙泽又抬起头,眼中尽是血丝,告诉吴汉一个噩耗。

  “后将军,下吏旅中营正耿广,率先击胡,作战英勇,立有大功,却在交战时受了重伤,耿广……快撑不住了!”

  第649章 兄弟

  吴汉微末时,先做过捕盗看路的亭长,后来杀人潜逃幽州,又靠贩马和给人当保镖维持生计,他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江湖侠客、贩夫走卒,和这些人,吴汉很容易打成一片。

  但与耿、马这些士族世吏的同僚,他却很难处到一块。

  吴汉尤其讨厌跑到军中来镀金混资历的官员子弟——第五伦重军功,若是能在军旅中有段经历,日后做郎官时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机会就更多。这类人往往关系很硬,自视甚高,读的兵法文章确实很多,张口时头头是道,但军中的苦累危险,他们却总是避而远之。

  故而吴汉总不太待见这类人,然而唯独对耿广,他却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耿广家教极好,性格也适合行伍,并且有志气从底层干起,与胡虏交锋时往往一马当先。虽然吴汉与其兄相争,但其实也相互心服,对耿广谈不上特别优待,但至少是顺眼的。

  而对于前锋偏将蒙泽来说,耿广就如同左膀右臂一般,蒙泽甚至还预言说:“眼下是左丞相耿纯、车骑将军二人号为‘二耿’,他日这耿广立功成名,必得陛下赏识重用,等到十年二十年后,我朝恐怕就是‘三耿’了!”

  岂料短短一天后,耿广就在战斗中受了重伤。

  在前往殄北塞的路上,蒙泽告诉吴汉:“耿广率一营追击右贤王,以区区五百骑之众,突入匈奴后队。右贤王部见其人少,遂遣胡骑千人御之,竟被耿广以突骑冲开,更亲自杀了一名射雕者。右贤王只好增加人马,再令三四千骑困之,耿广与之鏖战甚久,直到下吏与将军陆续抵达,耿广部已战死十之五六,他也挨了射雕者的箭,受伤坠马……”

  战场就在前方,这是一片红柳沙丘,耿广伤重无法挪动,只好安置于此。此时天色已暗,众人在这儿搭起了临时营地让伤兵休憩,耿广的部下承受了最严重的损失,断手破肚者不在少数,但他们或拄着枯木,或相互搀扶,聚集在一株古老的胡杨木周围,迟迟不肯散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