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度说:“立即前往府城,一路装作无事发生。进城之后,在街上便拿出玉玺,要闹得满城皆知才行,防备官府把找到玉玺的功劳给吞了!”
“二哥说得对!”
三人把玉玺和漆匣包好,一路垂头丧气回城。
沿途遇到熟人,都说一无所获,还声称今后不再寻宝了。
傍晚时分,他们在城外住下。
次日清晨,趁着城门开启,百姓扎堆的时候,王崇度突然在城门处大喊:“我们找到传国玉玺了,快快去通知太守!”
守城门卒听得一愣,王崇度连喊好几遍,门卒们终于反应过来。
等待进城的百姓,也都骚动起来,拼命挤过来看热闹。
一个门卒飞奔进城去通报,剩下的门卒负责维持秩序,把王崇度三人给保护起来。
这三人还在继续喊:
“我是王崇度,传国玺是我们找到的。”
“我是李彬,你们都记住这名字,我李四郎也要光宗耀祖了!”
“我叫高文宝,今后不准再说我是浪荡子!”
不多时,府县两级官吏陆续赶来,三人也被门卒护送着进城,双方在距离府衙百余步外相遇。
“谁人寻得传国玺?”知府姚长吉问道。
“王崇度在此!”
“李彬在此……”
从宋哲宗到宋徽宗时期,前宋搞出过好几次传国玺事件,其中甚至有章惇和蔡京在参与。
都是真的,北宋有好几方“货真价实”的传国玉玺……
反正民间有人献宝,都作为祥瑞收起来,蔡京还亲自鉴定过一个真玺。
可大明皇帝不好祥瑞,地方官必须认认真真鉴定,否则献上去指不定还要挨批评。
十多个官员围在一起,还有人拿来眼镜当放大镜。
知府姚长吉认真擦拭之后,使用了印泥按在白纸上。
玉玺捧起,纸上印出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字体为鱼鸟篆。
云中县令质疑道:“这玉玺也没缺角啊,听说传国玺缺了一角,是用金子补上的。会不会是辽国当年没有获得传国玺,自己用玉石刻了一方假的?”
知府姚长吉是大明第一届进士,他本来对传国玺没啥认知。
但传国玺就消失在自己的辖区,姚长吉自然会关注此事。
不止是他,大明前几任大同知府,全部非常关注传国玉玺,正史和野史资料搜集了一大堆。
姚长吉用放大镜反复观察,说道:
“和氏璧制作传国玺,那属于难辨真假的传说。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史载是用蓝田白玉雕刻的。我对玉石没什么研究,不知道这是否蓝田白玉。但形制没错,是螭虎钮。”
“螭角这里有裂痕,是王莽篡汉时,平皇后扔在殿阶上摔的。”
“侧方的印肩上,有一行小字:大魏受汉传国之宝。这行小字,是魏文帝曹丕让工匠刻的。”
姚长吉环视众人,语气坚定的说道:“应是传国玉玺无疑!”
其实姚长吉有些话没有讲,三国两晋南北朝那数百年,类似传国玺被仿制了很多份。
如果是从桑干河里捞起来的,只能证明眼前这方印玺,是唐朝和辽国用过的传国玉玺。无法证明是从秦始皇传下的,因为有可能属于南北朝的仿制品。也可能,是辽国自己假造的。
当然,既然传国玺现世,那么它肯定源自秦始皇。
不是也是!
第1020章 神符皇帝
洛阳,皇城。
朱铭就着茶水吃果脯,随口问道:“你觉得哪个受命宝是真的?这里没有旁人,心里怎想的就怎么说。”
胡安国说道:“宋辽两国受命宝,估计都是假的。”
“为什么?”朱铭笑道。
胡安国说:“正史之中,传国玉玺因唐末帝自焚而毁。辽国的那个传国玉玺,是宋真宗时期突然出现,还说什么是石敬瑭所献。若为石敬瑭所献,怎不早拿出来?偏偏要藏匿几十年。前宋的传国玺更假,无非是章惇和蔡京,奉哲宗之命而联手炮制。”
朱铭哈哈大笑:“胡卿很好,还愿意说实话。”
宋朝的传国玉玺,如今就放在大明皇宫里。
等把辽国的传国玉玺弄来,那就等于凑齐了。
所以胡安国说:“虽然是假的,但能找到也是好事。两方传国玺,分别代表宋辽国祚。如今皆归于大明,恰恰昭示着江山一统、华夏再造!可趁机改年号,归统、合统、元统、合符这些都可以。”
朱铭摇头说:
“来自宋辽的两个传国玉玺,可以一起放在洛阳皇宫,但朕不会把他们当成受命宝,而是……战利品!至于真正的传国玉玺,秦始皇可以自己造,朕为什么不可以?”
“可发圣旨大告天下,同时让《大明月报》说清原委。明言秦始皇之传国玉玺,已随唐朝皇帝而焚毁大火。宋辽两国受命之宝,皆为伪造。”
“如今宋辽受命宝皆已归大明所有,那么大明有责任也有权力再造传国玉玺。”
“新的传国玉玺,不用单一玉石雕刻。可采西域之玉、吐蕃之金、高丽之银、大理之铜、黑水东珠、南洋金珠、西洋宝石……熔炼金银铜,雕刻蟠龙为印钮,以东珠、金珠为龙珠,以各色宝石为龙鳞。”
“此谓四海会同、六合混一!”
“等新的传国玉玺雕成,再改元为:神符。”
符者,帝王受命之兆,也可指代传国玉玺。
比如宋哲宗弄到一枚传国玉玺,立即就改元为“元符”。
胡安国大受震撼,激动道:“陛下胸怀宇宙四海,臣万不及一也。”
朱铭改元神符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中国法统自秦始皇传下,至唐末之时已经断绝。宋辽各自私刻传国玉玺,大明把这两样全都收起之后,自然而然应该重造传国玺,从此补齐并执掌中国法统。
并且,来自四海八方之物,汇聚中国合而为玺,这方传国玉玺寓意四海归一。
此玺,生而神圣,可称神符。
朱铭作为制造并第一个执掌它的皇帝,后世自然应当称作“神符皇帝。”
那些玉玺材料的来源地,自然也是中国的核心领土!
……
一個月后,辽国玉玺及其三位发现者,以最快速度抵达洛阳皇宫。
朱铭把玩着宋辽两国玉玺,发现居然造得大同小异。
也有略微不同之处,比如螭角上的裂痕。
都有裂痕,但裂得不一样,这玩意儿很难控制走向。估计北宋有大臣见过辽国玉玺,回来之后直接进行仿造。甚至有可能是辽国皇帝,主动拿出玉玺向宋使炫耀,以此彰显辽国的正统地位。
朱铭把两个玉玺交替把玩一番,问那三位发现者:“你们且过来,看看哪一个是你们寻来的?”
王崇度等人小心翼翼过去,站在那里不敢伸手去碰,近距离看了半天实在分不清楚。
朱铭笑道:“一个来自前宋,一个来自辽国,你们猜哪个是真的?”
三人直接傻眼,他们以为自己寻到至宝,没想到皇宫里已经有了一个。
李彬麻着胆子问:“陛下,我们寻到的那个是假的?”
朱铭哈哈一笑:“不要害怕,都是真的。”
真的才怪了,估计都是假的,宋辽两国自己伪造的。
王崇度还想凭这玩意儿封侯,现在却不敢有什么奢求,随便赏几个银元他就满意了。
朱铭问道:“你们喜欢寻宝吗?听说为了找玉玺,你们在河里摸了七八年。”
王崇度大义凛然的回答:“小民听闻传国玉玺在桑干河,便立誓要为大明天子寻此宝物。陛下天命所归,理当拥有受命之宝!”
朱铭点头赞许:“说得很好。你想要什么赏赐?”
王崇度回答:“小民能够为陛下分忧,已是幸甚至极,不敢要任何赏赐。”
朱铭说道:“虽然不是秦始皇的传国玺,但也毕竟是辽国的。让宋辽两国受命宝团聚,算是大功一件。爵位关乎军国大事,不能随意授之。你们没有军功或政绩,只能赐为男爵。”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三人还是非常高兴,连忙跪下谢恩。
朱铭让他们站起,问道:“伱们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
李彬说道:“陛下,小民读了《天方夜谭》,一直想要出海周游诸国。能否做一个海军小吏,随着军士扬帆四海?”
朱铭脸上露出笑容:“你们两个也想出海?”
高文宝说:“小民家有父母妻儿,实在不宜远行,只求弄点本钱做买卖。”
王崇度却是观察皇帝表情,暗中揣摩皇帝心意,说道:“小民也愿出海。”
朱铭对王崇度和李彬说:“你们先去海军半年,学习基本的航海知识。半年之后,朕给你们一条船,再给你们配一些人手。可以先在周边海洋探索,等经验丰富之后再越走越远。你们要写航海日志,画出航海图,探寻不知名的岛屿,也可以顺便做海贸生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