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司马孚和司马望双双死于曹亮之手,所以司马邕一直对曹亮是恨之入骨,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亲自手刃曹亮,为父弟报仇雪恨。
先前司马师让他出任徐州刺史时,司马邕便请求将他调往冀州前线,这样才有机会和曹亮的军队面对面,才有报仇雪恨的机会。
司马师没有答应,他把司马邕放在徐州刺史的位子上,就是想要磨砺一下他的性子,锻炼一下他的能力,毕竟一个只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报仇事小,大局为重,眼里真有大局观的时候,他才堪大用。
这次将司马邕调到青州来,也总算是了却了他一桩心愿,司马师只是希望,他能担得起这份担子,不辜负自己的希望。
司马家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如果黄河防线失守的话,很可能司马家族将会彻底地消亡了,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报仇不报仇的事了,而是能不能保住司马家血脉的问题了,司马师特意地给司马邕下令,让他接任青州刺史之时,先绕道前往白马,来和自己见上一面,司马师要对他亲自面授机宜。
本来徐州和青州是相邻的两个州,司马邕如果卸任了徐州刺史,便可以直接北上前往青州的,但司马师要他前往白马,司马邕当然不敢违背,立刻是动身出发,快马从徐州赶往了兖州,前来白马会见司马师。
司马邕虽然要年长司马师几岁,但如今司马师的地位,却是令他仰望的存在,司马师召见他,司马邕不但没有半点怨言,反而是快马加鞭而行,以示对司马师的尊重。
毕竟司马邕清楚的很,如今司马一族的荣耀,都是系于司马师一身的,没有司马师大权在握,他们司马家族的人,屁都不是,所以尊重司马师,那是必须的,绝不可以有半分的懈怠。
司马邕很快便赶到了白马,以白马为中心的黄河中段防区的布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司马邕一到,就立刻感受到了那种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这可和他在洛阳在徐州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观。
见到了司马师之后,司马邕大吃了一惊,一场冀州之战后,原本瞎了一只眼的司马师此刻竟然是双目失明,为了稳定军心,司马师失明的消息一直处于封锁的状态,司马邕从徐州而来,自然不知道这事,着实让他吓了一跳。
司马师却是神情淡然,如果说初瞎之时,司马师还真无法习惯,但时间久了,这种黑暗对他来说,也已经习已为常了,除了眼不能视物之外,别的还都不太受影响,毕竟服侍司马师的人成群,他看不到的,别人可以看到,可以向他传达。
黑暗是可怕的,尤其是一个人永远处于一种黑暗之中,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几乎能让人崩溃,但好在司马师的内心是极其强大的,他很快地就适应了这种黑暗和孤独,他肩上的任命让他没有任何理由去颓废,他必须要比任何人都坚强才行。
司马师和司马邕几乎是彻夜相谈,司马邕离开白马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微露曙光了,他马不停蹄地沿着黄河东去,直奔青州。
或许到达白马之前,司马邕的心态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此刻离开白马,他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分量了。
没有亲历战场,不知道战场的凶险,没有经历战争,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同司马师的一宿而谈,司马邕才清晰地感受到了生死存亡那种压力,这压力,远不是那些生活在洛阳纸醉金迷之中的司马子弟可以感受到的。
第1400章 打仗亲兄弟
司马邕值得信任吗?司马师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许整个的司马家族,众多的子侄,真正可堪大用的,还真心没有几个人,矮子里面拨将军,司马邕估计也就是他们之中稍微出彩一些的人了。
但说到实战经验,司马师对司马邕还是有些担心的,司马邕之前一直在朝中任职,直到前年的时候,司马师才让他转任徐州刺史,但徐州并不是边州,尽管司马邕做的并不是单车刺史,而是领兵刺史,兼任着扬威将军,但光是领兵不打仗,实战的经验还是等于零。
所以司马师这一次把司马邕放在了前线都督的位子上,其实也等同于是一次冒险,但这个险司马师又不得不冒。
如果司马师没有双目失明的话,那么他还拥着对大权的绝对控制力,但现在这种情况,司马师再想掌控大权,也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尽管他手下还有一些亲信的心腹大将可用,但再心腹之人也终究是外人,人心隔肚皮,司马师强权在握时,可以保证他们绝对没有二心,可一旦司马师失去了掌控力时,谁能保证他们这些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忠诚?
所以,司马师能倚仗的,也只有本家兄弟了,他们血脉相承,同气连枝,关键的时候,还得是自己人才行。
在洛阳,司马师依靠的是司马昭,由他来负责司州河段的防务,麾下的军队多达十五万人,手下更是聚集了一大批的能臣名将。洛阳可是整个黄河防线之中最为紧要的一处,洛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洛阳首先沦陷了,那他们还玩个屁。
司马师对司马昭是比较放心的,毕竟司马昭的能力也摆在那儿,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他也逐渐地成熟了起来,司马师相信他可以独挡一面,担当大任了。
在兖州河段,虽然钟会被任命为都督,全面负责兖州的防务,但有司马师亲自坐镇,钟会终归还是无法擅自行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