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消耗什么的对吕武来说无所谓,他就是那个冕服里面还穿甲的国君,不知道其他四位国君有没有这么干?
因为山的海拔不高,自然也就没什么“会当凌绝顶”的体验,并且向四周看去除了山还是山,东面的海也根本看不到。
相王怎么搞?
事先没有例子,借鉴什么的不存在。
熊招干脆就搞出了进位为王的礼仪,通知各国带上礼乐,事先准备好礼服。
现在就是在吹拉弹唱中进行各种祭祀,然后各自换上新的冕服,互相打招呼再慎重其事的互拜,呼一声“汉王”、“范王”……反正每个国君就是分别喊嗓子,又是一套“王”能举行的祭奠天地鬼神、四方诸灵仪式,也就算是相王最重要的部分完成了。
后面还有什么后续?
熊招先坐在西边。
然后是吕武想了想坐到了北边,士匄坐到了西南边,中行吴选了东南边,吕光坐到了东边。
他们看着心情都挺不错的样子?
“今日五王相会,当今天下以吾等为强,寡人以为当有维新。”熊招说道。
什么意思啊?
这是要五个国家商量怎么瓜分“世界”吗???
第792章:远交近攻
现阶段“东方世界”强大的国家几乎都在这里了。
之所以有个“几乎”,那是除了汉国、楚国、范国、荀国和齐国这五强之外,还有宋国、鲁国、莒国这种有点实力的国家。
当然,还有一个已经被中原诸侯遗忘数十年的燕国。
不知道燕国现在的小日子怎么样?他们是被诸胡轮着揍,还是逮着诸胡一个个在揍。
说实力,是以人口和生产力来定论,要不然以控制的势力范围来定论,要将钟离国、钟吾国、淮夷国、古蜀国、巴国以及百濮部落联盟,各种“越”部落联盟,好多势力的地盘并不算小。
一些势力,他们的生存空间其实挺大,只是无法将控制的疆域利用起来。
拿越国来说,越国从势力范围上跟宋国差不多,然而越国的人口和生产力都比不过宋国,再来就是持有的耕田数量不多。
在“东方世界”这一边,有多少实力就有多强会随着“兵者,诡道也”这一句话被喊出来而变样。
拿历史上吴国差点把楚国给灭了来说事,谁能想到楚国会打不过吴国,甚至楚国一度被吴国灭了呢?
然后吧,阔起来的吴国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堂堂新晋霸主竟然被越国吞并了。
吕武有在听熊招说些什么。
仅到当前为止,熊招讲的都是一些废话,什么和平共处,互通有无之类的。
和平什么的?那是不可能和平的。有的只会是短暂的休战期。
所以,熊招就是在向士匄表态:要不楚国和范国暂时休战,哪天再操家伙打生打死?
至于互通有无,即便各国进入交战状态,什么时候妨碍互相走商啦?用不着特地拿出来讲的嘛。
熊招的表态没有得到士匄的回应,也就等于士匄做出了回应。
并不是默认范国要暂时跟楚国休战,相反沉默是士匄要继续跟楚国进行战争。
在这一点上,吕武觉得士匄是个明白人。
尽管范国吞并了郑国需要时间来收拢人心和稳定内部,休战会对范国有好处,不代表要坐视楚国在其它方向进行扩张。
士匄在想的是:“我只是收拢郑人麻烦了一些,楚国内部不平,外部也面临多个方向的威胁,凭什么要休战?”
明白过来的熊招不再以任何方式暗示士匄,转而跟吕武有说有笑起来。
直至熊招不再以“领导讲话”的姿态示人,那种五强以楚国为尊的气氛破灭了。
没错,一旦士匄对熊招的停战有所回应,相王是熊招提议,会盟台是楚国修筑,仪式是熊招主持,楚国是老牌霸主之一,五个强国中楚国才是老大会形成一种默认的事实。
士匄肯定没有想到那么多,不接受楚国的停战暗示,算是一种歪打正着吧。
没有士匄那么做,其实也会有人站出来打破那种氛围。
熊招在跟吕武谈笑风生。
不知道什么时候吕光跟中行吴聊了起来,两人没有什么言语上的针锋相对,看表情和谈的事情,好像还聊得挺投缘的。
没人搭理士匄,有自己内心戏的士匄却自得其乐,大有“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那种意思。
因为首个目标没有达到,显然让熊招放弃了接下来的路数,现场也就成了茶话会的氛围。
多方在后面换了聊天的对象,也有几个人一块聊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一直到临近傍晚时分才下了山。
这样一看,相王肯定会对天下局势造成重大改变,过程中也就在越国的都城“会稽”城外阅兵算是大节目,登台进位为王意义重大,看着却是略显平淡了一些。
那是熊招根据形势裁掉了节目,其余四位新鲜出炉的“王”根本不想搞事。
后面还有什么节目吗?有也是各国内部自己的事情,甚至要等回到国内才会进行。
几年前从人臣获得侯爵变成一国之君的吕武,几年后变成了“王”有什么感受吗?
“个人而言也就那样吧。”吕武知道对于汉国众臣百官,乃至于黎庶的影响会很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