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弩手并不多,数量约是五六百,每一次射箭的间隔在三分钟左右。
他们射出的第一轮弩箭落下,秦军的战车兵就已经冲到魏氏阵线前方百米之内,以常理是不会再射第二轮的。
秦军战车兵看到前方升了“乌云”,各乘战车的战车主将很自觉地拿起盾牌,戎右则是持盾看顾驭手。
这个是战车处于驰骋下的不同之处,战斗状态下戎右会看顾的是战车主将,驭手更多时候只能自求多福。
很响的碰撞声开始在战线各处出现,期间还能听到大吼之声,少不了人类凄厉的惨叫声和战马的嘶鸣之声。
画面是战马在驭手的驱使下冲上去,太多的尖锐物致使它的眼眸里出现恐惧,屁股一再被抽打,想停下来却被车身的惯性推着往前跑,一头撞上去时,可能没碰触到盾墙,先被长戟给捅了个正着。
冲向盾墙的秦军战车兵,少量半途拉车的马被射死停了下来,一部分失去了车组人员降缓速度,更多的则是因为战马不听话停在盾墙前,只有极少数秦军战车狠狠地撞了上去。
站得高看得远的吕武看得非常专注,心想:“魏氏的‘乌龟流’玩得不怎么样。魏绛到底怎么想的?不出动战车勾引和消耗秦军战车,让‘乌龟阵’去接受秦军战车冲击的考验。”
尽管冲撞上去的秦军战车数量不多,魏氏盾阵在秦军战车的冲击下还是断成了好几节,唯一证明的就是哪怕遭遇战车冲撞,有三排魏氏重步兵在前方,秦军战车兵撞进去也被抵住,无法取得更多更大的战果。
这个可比传统部队遭遇战车冲撞,一撞就能撞进去很深很远,甚至可能出现凿穿现象,真的要好太多了!
魏绛对发生的一切暂时不好做判断,大声喊道:“整队,整队!弓箭手漫射,轻‘卒’越位向前,重‘卒’退后休整,复待冲阵。”
因为距离的关系,吕武无法听到魏绛下了什么命令,看到魏氏部队的一系列举动,脑袋上冒起一排排的问号。
第507章:思想和眼光决定境界高低
吕武有点怀疑魏绛是不是忘了己方战车兵闲着,再来是左右两翼的阴氏部队也被忽视,只光顾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一名合格的将领,不但要随时注意主战场的变动,还不能忘记对周边附属部队的调控。
如果是极度优秀的将领,他们除了会将手头的部队运用到极限之外,还会一再创造“以多击少”的条件,用一再的局部胜利,给予整场战争的获胜添砖加瓦。
魏氏的盾阵自行裂开,重步兵听从命令向后退,轻步兵则是向前。
那一刻,手持战戈的魏氏士兵没有队形,成散兵状态直扑因为各种原因停下来的秦军战车部队。
失去速度的战车兵只是占着一个高度优势,无法再利用战车逞凶,很快就被淹没在魏氏轻步兵的扑击之中。
“重步兵这么用,倒也合适……”吕武很清楚战车的造价。
魏绛用重步兵扛住秦军战车兵的冲锋,给予轻步兵扑上去歼灭的机会,不太好说到底划不划算。
毕竟,打造战车的耗费很高没错,训练重步兵和装备的投入也不低啊!
攻击秦军战车兵的魏氏轻步兵很快就与后续上来的秦军步兵发生接触,双方进入到春秋中叶很少见的阶段,也就是不分敌我地混战了一团,没有明确的“阵列线”这种玩意。
魏绛在让阵列中的弓箭手持续射箭,一再对后续上来的秦军步兵造成杀伤,同时催促重步兵赶紧整理好队形。
作为旁观者的吕武一再看下来,差不多能够确认魏绛忘了左右两翼的阴氏参战部队。
“下令,左翼骑兵看顾左翼,余部向参战秦军主力迫进;着甲二号营地出兵三‘旅’,向我方左翼开进;右翼朝秦军左翼迫进,务必使之动弹不得。”吕武没办法,进行了必要的场外干涉。
之前,秦军出战的兵力比晋军这边多,先不管战斗力对比怎么样,兵力多的一方总是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吕武要做的就是调整战争进程的节奏,再一次吸引秦军投入更多的兵力,从中寻找到可以利用的破绽。
今天的主角还是不是魏氏,看就看魏绛能不能抓住吕武创造的机会了。
吕武做完了自己暂时能做的事情,也看到了秦军那边发现晋军增兵跟着投入新的参战兵力,注意力再次转到酣战正烈的战场。
重新调整完毕的魏氏重步兵,他们变成五排的队形,前面两排持盾,后面三排弃掉了大盾只是手持长戟,喊着整齐的战号开始向前推进。
之前被遗忘的魏氏战车兵,他们可算是得到了出击的命令,没有步兵随行,仅是战车出击,先向侧方进行机动,拐了个朝向面对不成队形只光向前奔跑的秦军步兵,一再加速成了冲锋姿态。
位处左右两翼的秦军发现魏氏战车兵的动向,无地疲于应付阴氏部队的针对,做出秦军骑兵分队的选择,一部分直接迎向阴氏骑兵,另一部分前往拦截魏氏战车兵。
当保姆的吕武看到左右两翼秦军的举动,以旗号命令左右两翼的阴氏部队朝各自的针对对象继续迫进。
一直在你追我躲的双方骑兵受到正面战场需求,首次展开了正面的对冲。
马蹄声滚滚,骑兵互冲溅起的烟尘远比步军更浓,参战数量或许比正面战场少,场面却是极度的壮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