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作者署名是“封余先生”。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官家比较常用的一个笔名,剩下的还有赵树人、赵迅、封之余、一尊等……
官家亲自下场手撕衍圣公府,并且形象的将之描述为“孔家店”——
赵桓直接从华夷之辩和五胡乱华后孔府后人接受魏文帝册封的“崇圣侯”这一点直接入手,又结合衍圣公府在空仓案中的表现,直接把衍圣公府,或者说直接把整个孔家都给打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智不勇的孔家店。
然后赵桓表示“应该尊敬孔圣人,但是更应该打倒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智不勇的孔家店”。
这下子就直接把整个儒家士林的嘴都给堵住了,任谁也没办法跳出来替那些人求情。
结果就是京城的法场连续几个月都处于人头滚滚的状态——
毕竟是牵扯了一万多接近两万人的大案,而汴京城内的刽子手数量又极为有限,杀起来的速度也就慢了一些。
……
哗啦一声,诏狱的牢房门被打开,皇城司的狱卒直接过来踢醒了汤荣,喝道:“汤相公,您老人家该去上朝了。”
汤荣骨碌一下从草垫子上爬了起来,任由皇城司的狱卒将自己戴着的大枷换成了镣铐,然后老老实实的跟在皇城司狱卒的身后向着诏狱外走去。
汤荣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将枷锁换成镣铐然后去上朝办公,回到诏狱之后再换成大枷的日子。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汤荣也不知道吏部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顶替自己的人手——
早一天找到,自己就能早一天投胎,早一天结束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晚一天找到,自己就能多活一天,多受一天的活罪,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骂一天。
既想早死早抬胎,又点儿贪生怕死。
跟旁边几个牢房里出来的同僚打了声招呼,一起排队到诏狱的院子里面洗漱,一起戴着镣铐参加了朝会,又一起来到了户部的清计司,各自戴着镣铐,坐在了自己的座们前。
汤荣负责的是正是山东布政使司。
只是拿着山东布政使司下属的户厅及各局、处、科送上来的公文和数据翻看了半晌之后,汤荣的眉头就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身为一个贪官,而且能贪了好多年都没被人发现,直到因为空仓库受了孔端友的牵连才倒霉,汤荣贪腐的本事自然不小。
反过来说,汤荣也很清楚怎么样儿才能找到贪官。
所以,当汤荣拿起来山东布政使司户厅及各局、处、科的公文和数据翻看了一番之后,又赶忙找来了往年的数据开始一一对比。
能不能多活几天,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继续折腾
汤荣的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现在还是个正四品的官,但是这个官的前面还要加上个罪字,如果这次不能自救成功,那前还有会有待死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待死罪官。
既然都是待死罪官了,所以也别想着什么指挥其他人干活了——事实上,自从戴着镣铐办公的那一天开始,汤荣就再也指挥不动手下的官员了,甚至连小吏都敢甩个脸色给他看。
“这里不对。”
“这里也不对。”
“这里看着是对的,实际上却是有问题的。”
“这些蠢货,学什么不好,非得学人家当贪官,还真以为贪官是那么好当的?”
找齐了历年的资料之后,汤荣拿着山东布政使司那边送来的公文和数据一笔笔核对,终于还是让他找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自言自语着核对完数据之后,汤荣也不敢多耽搁,赶忙拿着自己整理好的数据往庄成益所在的屋子跑去。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汤荣信誓旦旦地说道:“里面有几笔账务都不对劲,下官都已经标记出来了。只是下官驽钝,估计还有更多不对劲的地方没有找出来,只怕还要劳烦庄尚书。”
庄成益点了点头,拿着汤荣呈上来的数据跟资料仔细核对了一遍后,疑道:“你是怎么发现这些地方不对劲的?”
汤荣躬身道:“回尚书,下官是发现这几笔账务的数目跟往年的数目几乎完全持平,这才发现了不对劲。”
“下官记得,山东布政使司那边跟顺天府那边都流入了大量的倭奴劳工,还有大量的百姓被迁移过去开荒。”
“即便除去被迁往倭……瀛州开荒的百姓,山东布政使司今年新增的丁口也在两百万人左右。”
“两百万人,哪怕每人每个月只吃一两盐,两百万人所消耗的盐也足有二十万斤。哪怕地方上依旧以十六两为一斤,也应该有十万斤左右。”
“但是,地方上不可能还用十六两为一斤,因为这不符合朝廷的规矩,他们也没这个胆子。”
“一斤盐折钱二十文,二十万斤,差不多就是四百万钱,折宝钞四千贯。”
“而山东布政使司报上来的数据,却是跟往年完全持平,相差数额不足二十贯。”
“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三千九百八十多贯钱不翼而飞。而这还只是下官的估算,实际应该更多。”
听完汤荣的解释之后,庄成益忍不住认同的点了点头,叹了一声道:“老夫往常就觉得你脑子灵活,也一直把你当成下任的户部尚书来培养,只是不曾想……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