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洪承畴等人都是默然,这些情况,他们当然都知道了,他们更知道的是,隆武在辽南布置这么多的兵马,不止是为了防守,更是为了进攻,但是有时机,不论阎应元的第一镇,还是徐文朴的第三镇,随时都可以登上船舰,连同周遇吉的骑兵队伍,对大清沿海各处进行大骚扰。
这也是必须拔除金州旅顺的原因,不然整个沿海都寝食难安。同时的,金州旅顺威胁复州,复州易攻难守,为保复州,建虏必须在复州囤积重兵,如果放弃复州,盖州又成了危险之地,牵一发动全身,建虏不能坐视大明在金州旅顺囤积重兵。
“明军两万精锐,又有船舰襄助,我军要想收复,最少得六万兵马,还需得调集足够的重炮。如此,方可尝试。”
济尔哈朗看向多尔衮。
这是在提条件。
多尔衮脸色沉沉:“不。八万。”
听到此,济尔哈朗微微一惊,他所说的六万兵马,不止是因为攻击金州旅顺最少需要三倍兵马,更因为他清楚的知道,除去各处必须的守卫,大清现在能调集的兵马,也只有六万了——因为距离遥远,多是山地,辽南之战是无法征调义州锦州等地的蒙古部族的,建虏只能依靠辽东固有的兵力。
因此,济尔哈朗不明白八万人何来?
不过很快的,他就明白了。
“老十四的意思,是征调朝鲜兵?”济尔哈朗问。
多尔衮脸色沉沉:“是。我已经给李倧发国书,令他出两万精锐,走沿海东路,从镇江堡、东沟、庄河、归服堡,和我大清两路并进,一齐收复辽南。”
李倧,现在的朝鲜国王,即朝鲜仁祖,朝鲜王朝第16任君主。
济尔哈朗微微一振,朝鲜兵虽然不堪用,但有总比没有的好,有了这两万人,不但可以给明军增加压力,更是多了两万炮灰可用,何乐而不为?
“为防李倧磨磨蹭蹭,我已经派内大臣图尔格亲往督促!”多尔衮补了一句。
如此,朝鲜人想要推诿也是不行了。
八万兵马,多尔衮又答应调集国中所有的重炮,前往辽南助战,济尔哈朗的信心,一下就振作了不少。
……
第1117章 朝鲜谍报
……
朝鲜。
汉阳城。
昌德宫。
尖盔刺顶,全身甲胄的图尔格站在朝鲜国王李倧面前,面无表情地说道:“一个月之内,调齐你朝鲜两万精锐,马步军齐出,准备好所有粮草,随我一起出征辽南,不得有任何延误!”
李倧战战兢兢:“两万?我国兵马没有那么多啊……”
图尔格冷笑:“朝鲜王这是什么话?据我所知,朝鲜各处兵马,从南到北,水陆军加起来有六七万呢,区区两万人也调不出来吗?朝鲜王,莫不是有什么异心?”
李倧吓的哆嗦了一下,脸色煞白地说道:“岂敢岂敢,小王明白了。”
图尔格冷笑:“一月之后,两万兵马必须在汉阳集结,否则,朝鲜王就等着我大清辅政王的问罪吧。”
“是是,领图大人去休息。”
图尔格满意的哼了一声,虚应的抱了一下拳,算是行礼,然后转身大步离开,他腰间的佩刀打在棉甲的铜钉上,丁丁作响,跟在图尔格身边的两个卫兵都是目光凶狠,杀气腾腾,令殿中的朝鲜君臣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一个朝鲜官员恭恭敬敬的领他送他。
“啪!”
等图尔格走后,李倧猛的一把将桌上的茶碗全部扫翻在地,口中咬牙切齿地说道:“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脚步声响,站在殿外的臣子都涌了进来,跪在地上,一个个都是哭泣。
君忧臣辱,他们都能感觉到李倧的痛苦和愤怒。
随后,一个臣子抬起头,悲愤地说道:“王上,建虏去年要了粮米二十万石,今年竟又多了五万石,变成了二十五万石!棉衣铁器更不必说,建虏每年索取,已经占到了我朝鲜岁入的一半,各处府库枯竭,百姓苦不堪言,建虏却变本加厉,欺压一日胜过一日,现在又要令我朝鲜出兵,远赴辽南,和大明做战,如此下去,可如何是好啊?”
李倧抬头叹息,眼中都是泪:“柳卿可有良策?”
那大臣肃然:“恕臣直言,自大明隆武陛下继位之后,对建虏连连取胜,建虏颓败之相,已经明显……”
“柳林!你胡说什么?莫要忘记了,王上世子与世子以下所有成年王子,都还在盛京呢!”
不等那大臣说完,跪在最前,离着李倧最近的那一位干瘦老臣立刻大声打断。
被唤作“柳林”的大臣怒:“金议政这是不让下官说话了吗?下官不过是禀报实情……”
原来,那干瘦老臣正在朝鲜议政府的领议政金自点,地位和作用,有点类似于大明朝的首辅。
“我瞧你是居心叵测!难道你忘记丙子之乱了吗?”深为首辅,同时也是朝鲜国内的亲清派,金自点对柳林的心意了解的很,他担心“王上”受到蛊惑,心志动摇,因此不许柳林继续说。
柳林不让,纠正道:“下官没有忘记,但那是丙子胡乱!”
两人在李倧面前唇枪舌剑起来。
不止是他们两,很多朝臣也都参与了进来。
尊清,还是尊明,在朝鲜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