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傅二人只好苦笑。
“那个地方便可以做个织物工厂……”
“到时候煤从那边运出来,所以都修路……”
“我说的养鸡,不是那么几只,漫山遍野的鸡你知道吗?呶,大概就是那个山头,全围起来……”
“对!全围起来。我们要做的是大规模……”
“那里,建个大规模的收容所……”
“你们不明白吗?我们要做的是一个能带动郊区经济的超大型企业,不对,应该叫行当……”
……
太阳一点点落下去,山风渐渐有些凉。
王笑说得口干舌燥,唐伯望与傅青主听得目瞪口呆。
少年话被风吹散,也还是落在唐伯望与傅青主的耳朵里。
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他们却也只能相信。
耿当在后面,基本上没有听懂,但听得相当兴奋。
极目望去虽然望不到自己的铁驼村,但他知道铁驼山也在王笑的‘规划’范围里面,似乎是要做什么煤矿附近的工业什么区。
刚才他看到王笑手指着铁驼山方向划了一个圈的时候就很有些激动。
却见唐伯望轻轻拉了拉王笑的衣襟,道:“东家,这样说来,手上的银子怕是不够,光是买地我们就花了不少。但刚才东家你划的地,那个,有好多好多还都不是我们的……”
“这样啊。”王笑愣了愣,叹道:“大概还差多少?”
唐伯望沉吟道:“具体的还得再细算一下,但怕是没有十几万两下不来……”
王笑道:“一步一步来嘛,初期要多少银子?”
“小的说的就是初期。”
王笑“哦”了一声,无奈道:“那些地都是荒地,想来也不贵。或者我们可以先用着,等人家找来了再跟他们租。”
“这,就怕万一惹上麻烦,这里毕竟是京城。”
王笑只好道:“十几万两是吧,那我想办法去搞吧。”
唐伯望与傅青主对望了一眼,皆有些无言以对。
耿当挠了挠头,极有些崇拜——自己十几两都搞不来,他竟是要去弄十几万两。
王笑打了个哈哈道:“那傅先生你便先行动起来吧,找找人手规划规划哈哈,我回头给你们送银子过来,哈哈。”
他说着,转身往山下走去,内心中却是一片凌乱——自己为什么要说大话?上哪去搞十几万两?世上最难搞的就是银子……
第119章 小朝会
“朕上哪去搞这么多银子?!”
延光帝有些气恼地摔了手中的折子。
小朝会一直开到将近傍晚,在座的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臣,脸上皆带着些倦容。
郑元化俯身拾起地上的折奏,叹道:“信报是今早到的,臣等也只能压这一天了。”
言外之意便是——明日若没有个说法,怕是朝中会起恐慌。
延光帝便只好抚额。
折子上的内容大家都看了,自然又是大事不好。
但每个人心中其实也都有些……习以为常了。
陕西总督汪乔龙战死,反贼唐中元攻破潼关,进入陕西境内!
陕西说远也远,但潼关一破,唐逆与京师之间虽隔着山西,却几乎只有宣府、大同这一道关防……
商议了一天,却还是束手无策。
卢正初叹了口气道:“唐逆恐有贼军数十万人了吧,算上战报传来的时间,西安城怕是已然陷落了。”
“说这些还有何用?!”延光帝气极败坏,恨恨骂道:“汪乔龙误朕!”
郑元化默然不语。依他原来的意思,是让孙白谷督师七省军事,陛下却一定要用汪乔龙……
如今在想这些也无用。
卢正初道:“当务之急,臣建议让宣大总督孙白谷整顿军务,围剿唐逆。”
户部尚书姚文华道:“宣大?山西可是连旱了六年,中间两年洪涝,之后又是四年旱灾,如今更是瘟疫横行。”
兵部左侍郎裴石道:“等唐逆占了陕西,必东进山西,到时候饥民荷锄而应,声势恐比河南更烈。”
“若山西失守,则京畿危矣……”
“……”
“够了!”延光帝怒骂道:“这些朕难道不知吗?朕是在问你们,怎么办?!”
“说来说去,还得先说钱粮的问题。”
“辽饷能给,宣大的兵饷便不能给了吗?”左经纶冷眼看向卢正初,道:“要不然,卢次辅干脆调秦成业的关宁铁骑去平流寇?”
“事到如今,说这些意气之言又有何用?”卢正初道:“内寇外虏……内寇要平,难道辽东不要了?!”
“守辽东要那么多粮饷,平寇就不需要吗?”
“若是建奴再次入关,这后果左……”
“够了!!”延光帝猛然拍案,喝骂道:“朕受够了你们吵来吵去,朕就问你们,有钱粮没有?!”
再次提到钱粮,殿上便安静下来。
寂静中,还是延光帝开口道:“姚文华,你来说。”
户部尚书姚文华颤颤巍巍地起身道:“陛下,朝中的官俸可有两年没发了,户部……”
延光帝抚额不语。
他也不想再听这些。
他本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希望问一句。
看着姚文华花白的长胡不停地抖动,延光帝只觉一阵头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