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点姚文华做这个户部尚书,便是因为他打得一手好太极。各部各地要钱粮的基本上能由姚文华挡过去,不至于找到自己抱怨。
这位姚尚书年纪大、身子弱、又能糊弄事,他调任户部后,延光帝确实清静了不少。
比如上个月,好几个王府、伯府找户部要拖欠了几年的禄米,竟硬是让姚文华忽悠了过去。
“国事尚无银钱支用,尔等私俸竟也敢找老夫耶?”——这样一句话,若换别的臣子云说,定是要被那些勋贵们打一顿的。偏偏这老头挨一下就能厥过去,谁敢碰一下试试?
总之这姚文华也是个能臣啊……
延光帝便有些无奈起来。
“皇后可是连烛火都不敢点,入夜后,朕这宫里也是漆黑一片。”
一句话之后,这球又滚到了内阁手里。
左经纶是有备而来,见时机终于到了,便道:“陛下,前些天有御史弹劾户部左侍郎白义章贪墨赈灾粮饷。老臣认为,此事还是该查。”
延光帝却是摆了摆手。
白义章到户部后,国库还是充盈了一些的。
哪些臣子做了哪些事,自己又不瞎。
左经纶又道:“陛下,老臣听闻白义章与其党羽确系贪墨了不少银子,只说秦成业每年都有进奉从辽东送到朝中高官手里……”
延光帝其实并不想掀这个锅,但听了有银钱确实又有些心动起来。
“白义章的案子如今在大理寺吧?”
卢正初起身道:“是,臣认为这样的贪赃要案应该由东厂来查,陛下才好亲自过问。”
左经纶道:“岂可如此?东厂新立,尚未成……”
“陛下,臣今日看到白义章上了一份奏章,有些意思。”卢正初又道。
左经纶一愣。
白义章的折子?为何自己没看到?
却见延光帝已翻出白义章的折子看了看,还挑了挑眉。
似乎真是一份有意思的折子。
“主意是个馊主意,但也别无它法了,就这么办吧!”延光帝道。
郑元化叹道:“恐无太大用处啊。”
卢正初道:“军情如火,能筹多少是多少吧。”
延光帝竟是亲自在白义章的折子上批了红,放到一边,道:“议了一天了,也就是这白义章能想出办法来,还卖了田产带头捐了五百两……就将白义章的案子移到东厂吧。”
左经纶还待再言,却听延光帝又淡淡道:“宫中也无米,便不留诸爱卿用饭了,且散了吧。”
几个大臣也不知陛下这句话是在开玩笑还是如何,只好苦着脸道:“臣等告退。”
左经纶低着头,心知自己又被卢正初摆了一道。
白义章竟是捐了五百两?
那想来那所谓的‘馊主意’便是让百官捐银子了?
呵,可笑至极!
……
出了宫已是黄昏。
左经纶上了轿子回家,依旧是饭也不吃,先去找了宋礼。
待宋礼行过一礼,左经纶便道:“与那群误国庸臣枯坐一日,与国毫无用处!还不如与宋先生相议。”
宋礼便沉吟道:“这等军机大事,又岂是能一日便定下来的。内忧外患,国事艰难啊。”
左经纶有些疲惫,倚着椅子闭目道:“还是钱粮的问题……总不能再摊税。”
宋礼振声道:“再摊也于事无补了!当今之势,要想解我楚朝危局,唯有一途——削宗藩、清贪佞!”
第120章 左经纶
“削宗藩……呵,陕西其实不是没钱。”左经纶恨恨道:“秦王府就有钱,汪乔龙身亡前曾苦求秦王拿出银钱给士兵置棉衣、发兵饷,借以激励士气,却遭到秦王的拒绝,汪乔龙愤言‘恨不肯给士兵一棉衣’,当日,便有秦军打开关门投降了唐中元。”
宋礼无奈地仰头长叹。
左经纶道:“可恨!可笑!唐中元入关后,你看他秦王府可能留一人?可能存一文钱?愚昧至此,贪财至此!吾恨不能亲剐之!”
宋礼叹道:“与洛阳破城之状何其相似。雍王府‘珠玉货赂山积’而兵士却是饿着肚子守城。最后呢?唐中元拿王府的财物大犒天下,民心每每此消彼涨,如何能剿?”
左经纶叹道:“今日议事,诸臣竟绝口不提秦王之事。”
“郑首辅也未提?”
“嗯。他如何敢惹宗藩?”
左经纶默然了一会,又道:“恨吾只居内阁之末!”
宋礼拱手道:“学生必为大人计,终有一日,要让大人位登宰辅,以救天下!”
左经纶长叹一声,摆手道:“如今居于人下,只好一步一步来了。先清贪佞,以缓危局罢。”
两人点点头。
“朝中贪佞,以昆党为最。白义章今日上了个折子,要让百官捐饷,你可知他捐了多少?”
宋礼却是皱眉道:“学生并未看到白义章的折子啊?”
左经纶道:“哼,必是直接交给卢昆山。”
宋礼只好道:“若依他左侍郎的俸禄算,他捐一百两已是了不得。若再卖些祖产,五百两倒是个合适的数目。”
“不错,贪了数百万两,捐了五百两,老子甚至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祖父。”
忽然有人在门外唤了一声,却是左明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