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张廷玉是满面愁容,马齐轻声哀叹,两人默默无语,迈着沉重之极的步伐离去。
锡保当天晚上就启程,几日后抵达前线。
到了前些,锡保拿出雍正的圣旨和尚方宝剑直接接管了傅尔丹的大军,同时令人押送受伤的傅尔丹返回。
至于傅尔丹回去后是什么下场锡保暂且不管,虽然他和傅尔丹的关系并不好,而且此战大败后傅尔丹在雍正那边肯定讨不了好去,说不定回去后雍正就会拿他开刀。
不过这都是雍正的事,锡保现在面临的是大败后低落的士气和郭亲王、诚亲王甚至包括投靠他们的隆科多的猛烈攻击。
为此,锡保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领兵压阵,在付出了一定代价,包括临阵斩杀了几员部将的情况下,终于勉强挡住了对方的进攻,稳住了阵脚。
但这时候,局势依旧是对方占优,兵力不如的锡保只能采取守势勉强维持,期望战局的变化。可谁都没想到,在锡保刚刚稳住的同时,东边的消息就传来了,当得知科尔沁部和怡亲王部在蒙古惨败,整个科尔沁灰飞烟灭,怡亲王战死蒙古后,清廷内部顿时炸开了锅。
此战失败,清廷彻底失去了辽东和蒙古两地,并且丢失了清廷宝贵的军事力量。
科尔沁暂且不论,虽然科尔沁一直是清廷的支持者,也是清廷牵制蒙古的重要力量。可相比科尔沁,怡亲王的战死更让人无法接受。
在雍正的心里,一百个科尔沁都比不上怡亲王一个人,要知道怡亲王和雍正的关系极为密切,两人在阿哥的时候就好的如同一个人似的,一直以来雍正都期望怡亲王能帮自己保住辽东,就算做不到的话,怡亲王能平安归来也是可以接受的。
谁想,如今一切全成了泡影,辽东没能保住,怡亲也丢在了蒙古,这令雍正如何能够接受这个结局?
得知消息的当天,雍正整个人都沉默了,他静静坐着许久未动,平日里刚毅坚韧的雍正在这一时仿佛就像是换了个人一般。
当天晚上,雍正一夜未眠,第二天天亮时,他的头发居然白了一半,整个人更如同被抽掉精气神似的苍老了许多。
第1303章 朝议
怡亲王死讯给雍正带来的打击是极大的,雍正在此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软弱,他甚至不像是一个君王,而更像是个失去至亲手足的普通人。
不过雍正终究是雍正,作为君王不得不承认雍正是合格的,心中的哀愁仅仅让雍正情绪低落了一日,随后雍正就又恢复了往常的样子,甚至更为用全副精力投入政务之中。
对于怡亲王的后事,雍正给予了极高的殊荣,这是他如今仅能做到的。同时雍正心里很明白,随着科尔沁和怡亲王的败亡,那么接下来大明就要腾出手对付西北了,而凭借现在清廷的力量根本就不是气吞万里的大明对手。
眼下,雍正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尽快大败在西边的郭亲王、诚亲王等部,只要消灭了这两个反王,还有那该死的狗奴才隆科多,那么大清还或许有一线生机。
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当明军大举进攻西北的战略开始后,那么清廷根本就无法抵挡,更会在两线作战中一败涂地,从而彻底走向灭亡。
作为大清名义上的皇帝,雍正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所以他强忍着心中对怡亲王战死的痛楚,召集王公大臣召开御前会议,商议此事。
“皇上,锡保刚在西边稳住,虽战局趋向平稳,但要击败叛贼却不是容易的事。”雍正刚询问众人有何高见,一人就直言不讳地说了这番话。
说话此人叫法海,当然不是金山寺的法海,而是大清的重臣法海。
法海出身不凡,是佟国纲的次子,要论起来是康熙的表弟,也是雍正的舅舅。
法海和隆科多是堂兄弟,不过隆科多是佟国维之子,两人虽是一个祖宗却不是一系。
法海此人侍讲学士出身,学问不错,对于大清也是忠心耿耿。雍正上台后,念其操守口碑不错,就让他当了兵部尚书。
虽是兵部尚书,但法海对于兵事只是略懂而已,不过法海这人有自知之明,一般场合下他对于兵事不做评价,不主动发表意见,仅仅只是由雍正独断,而他这个兵部尚书充其量就是个“橡皮图章”罢了。
今天,法海这家伙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居然在雍正面前直言不讳起来,这倒是让众人大为意外。
“你的意思是……?”雍正眯着眼看着法海,开口反问。
“皇上,奴才愚见!”法海先是跪了下去,磕头道:“奴才觉得西边战事不宜拖延,锡保如今自保有余却败敌不足,奴才觉得应继续向西边增兵,尽快解决叛军才为上策!”
“法大人说的在理,奴才附议。”
“奴才也附议……”
法海话音刚落,几个人就站了出来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情况的确是这样,只有尽快解决西边问题清廷才有力量对抗接下来大明的攻击。如果西边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以清廷的力量对抗大明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皇上!如今国之兵力已十有六七都在西边,假如继续抽调兵力支援朝廷这怎么办?一旦明军来袭,朝廷拿什么抵抗?皇上!三思啊!”
马齐表示反对,他一言就道出了目前清廷的最大问题,那就是兵力不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