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隆科多在西边的时候手中的兵力就占了清廷的近半,而之后傅尔丹前往西边又带走了部分兵力。傅尔丹战败后,锡保接替,同样也是带兵增援,这一来二去现在清廷手里的兵力已经不多了。
西边的战事假如增兵的话,调个几千根本就没什么太多用处,马齐虽然没打过仗,可他作为上书房大臣干了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要想在西边取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至少得抽调朝廷的绝大部分兵力,也就是起码四到五万精兵支援。可是一旦这么做了,那么整个清廷几乎就空了,留守的人马除去几千精锐外,也只有一万左右的老弱残兵。
如果这时候明军突然来攻,清廷拿什么出战?假如清廷被明军一举击破,那么到时候就算西北打赢了又有什么用呢?
马齐的话同样得到了其他大臣们的支持,在这些大臣看来法海的建议简直是胡搞,把兵力全部抽调去西边,清廷就不用防守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谁都不知道西边的战局会不会真的改变。
虽然说锡保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不是傅尔丹这种酒囊饭袋,可也仅仅是如此而已。要知道西边的对手是郭亲王,是诚亲王,还有一个投靠过去的隆科多。
这三人那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将领?那一个不比锡保更能打?一旦调兵西边非但没能尽快赢得战争,甚至失败的话,那么清廷哪里还有什么军事力量?
想到这,有人甚至指责起法海来,虽然没有明说,但话语中带着对法海这么建议的不信任,甚至有人还透露出法海这么做分明就是要至清廷死地的想法,要知道法海和隆科多可是一家人,说不定这老小子表面上出点子为清廷卖力,实际上是反道行之,意图用这种方式让郭亲王和诚亲王他们一战而定,以取而代之。
当这个言论出来后,法海是气得暴跳如雷,神情激动无比。他冲着雍正直磕头,磕得脑袋都破了,指天发誓自己对大清和对雍正的忠诚。
“行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雍正这时候也看不下去了,办法还没商量出来,下面的人就自己吵了起来,如果放任天知道会吵成什么样子。
“皇上,臣有话要说!”
这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众人闻声望去,见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
张廷玉虽然依旧是上书房大臣,但由于他汉臣的身份如今在朝中地位尴尬,已经很少发言了。平日里,张廷玉上朝就等于是例行公事而已,基本不出声,就算是雍正直接点名询问,张廷玉也仅仅只是顺着雍正的想法说上两句而已。
但谁想,进入朝议张廷玉居然主动发言,这倒是稀奇的事。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廷玉的身上,就连雍正也是如此。
不管如何,张廷玉的眼光和能力在清廷都是佼佼者,说不定在这件事上张廷玉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不一定。
第1304章 血溅朝堂
雍正点点头,同时带着期待望向张廷玉。
只见张廷玉迈步出列,随后上前两步,打着马蹄袖就朝着雍正跪了下去。
“衡臣呀,今日朝议不必如此,有什么直说无妨。”雍正和颜悦色道,伸手作了个让张廷玉起身的手势。
虽说如今张廷玉在朝中的地位大不如从前,而且因为他汉臣的身份基本靠边站了。但不管如何,张廷玉依旧是上书房大臣,属于朝中重臣,再加上雍正很清楚张廷玉的眼光和能力,在这种场合下他必须要给张廷玉应有的待遇,同时也想好好听听张廷玉究竟有什么高见。
张廷玉并没起身,先是冲雍正磕了三个头,这才双手支撑着抬头说道:“皇上,科尔沁败亡,我大清在蒙古的势力已没了,如今明廷已控制了东部的蒙古和辽东旧地,依臣看来,明廷很快就能稳定两地,等其稳定后必然会大举向西用兵。”
张廷玉的话说的都是大实话,虽然为了避免刺激雍正,张廷玉没有提怡亲王,但其实提不提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而且张廷玉一针见血指出了目前大明即将的战略目标调整,这让所有人神色凝重无比。
张廷玉继续道:“自太祖关外起兵,太宗建国,世祖入关,我大清为中原之主至今已有百余年,而现在大清岌岌可危,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如明廷以全国之力向西用兵,皇上!您觉得凭我大清如今的军力可挡否?”
“张廷玉!你大胆!”张廷玉的话还没说完,边上就有人猛然喝道:“张廷玉!在皇上面前居然言我大清之危,你居心何在?”
“没错!张廷玉!如今时日说这些话莫非是诅咒我大清不成?”
“汉臣就是不可信!皇上!张廷玉御前无力,奴才建议治张廷玉之罪!”
“奴才附议!”
“奴才也附议!”
一时间,众人矛头都朝着张廷玉而去,就连雍正也是寒着脸。
张廷玉这算什么意思?直接在自己面前说这些?就算他说的实话,但是这样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如何能讲?更不用说张廷玉这些话分明就是指着雍正的鼻子说:“你清醒些吧!自己什么情况难道还没点逼数?别做梦了!”
就算雍正气量再大,面对张廷玉的这些话心中也难免气恼,何况雍正原本就是个气量不怎么样的人呢。
“够了!”正当众人指责张廷玉,甚至提议直接治罪的时候,张廷玉突然一声大喝,其声震耳欲聋,让在场所有人顿时一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