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朱怡成自己都不知道,黄履庄他们设计的这几款火枪无论其结构和适用性和拿破仑时代的1777式步枪有着极其的类似,而且在一些方面更胜一筹。
1777式步枪是一款经典的燧发枪,这款步枪被拿破仑所武装,他靠着这款步枪的威力和卓越的指挥差一点就征服了整个欧洲,而到19世纪初期,这款步枪依旧被许多国家使用,并且作为标准配备。
“弹药在哪里?朕要试试。”朱怡成兴致勃勃的问道。
“皇爷,让臣……”朱怡成话音刚落,边上的张冉连忙开口,这火器是有危险性的,万一炸膛怎么办?张冉正要劝朱怡成让自己替他,可话还没说完,朱怡成锐利的目光就扫了过来。
“朕的军工可不是前面的作坊,这火器造出来就是让人用的,如果朕都不敢用如何能让将士们使用?”
张冉顿时额头渗出了汗水,连忙称是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至于黄履庄这边倒是没什么阻拦,相反还很高兴。对于他们来说,皇帝能够亲自试用自己发明定型的火枪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至于危险性?根本就不存在!黄履庄自己在实验中打了不知道多少回了,这些制作精良的火枪只要按操作使用哪里来什么危险。
当即,黄履庄让人取来定装弹药,带着朱怡成拿着枪来到一处射击位,正面百米外立着几个木靶,随后手把手指导朱怡成一番。
按照黄履庄的解说,朱怡成用牙咬开定装包先装火药,然后从枪口装入铅弹,再用一根通条推入弹丸压实,随后放平火枪,打开药盖,向前瞄准目标,最后扣动扳机……
“砰”的一声,一股白烟升腾,弹丸在火光中射出枪口,以极高的初速度向前飞去,转瞬间就击穿了其中一个木靶。
第1342章 火花
几支枪朱怡成一一试过后表示满意,随后又去看了下即将装备军队的新式火炮。
这些火炮虽然结构上和目前使用的火炮基本相同,但在材料应用上却比之前好了许多,火炮重量更轻、更结实,同样也射得更远更准。
尤其是在之前三种火炮的基础上科学院以前明的虎蹲炮为原型重新射击了新的虎蹲炮。
这种炮每门重量由最初的五十斤减到了二十五斤,这个重量就算相比《武备志》中描述的三十六斤几乎轻了三分之一,完全可以由强壮的步兵肩负,又或者直接由骑兵进行携带,比起佛郎机炮而言更为轻便。
同时,朱怡成见到的虎蹲炮其造型已和后世的迫击炮极其类似,许多部件还能进行简易的拆装,再加上军工制作的标准化,所有部件都能通用,这也方便了运输和战争过程中因为损坏可以进行重新组装的要求。
其实随着大明军工的不断完善,大明的各类军械制作都有这个要求,从这点来说,大明军工在基础结构和要求上已和后世相差无几了,欠缺的仅仅只是技术而已。
在靶场兴致勃勃地看了一圈,朱怡成回到位于靶场的休息处。
“朕之前让科学院设置的研究如何了?”喝了口茶,朱怡成对黄履庄问道。
黄履庄知道朱怡成肯定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当即就汇报了起来。
朱怡成所指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方面,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更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军事或者工业,又或者普通所需,化学制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当化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而在这个时代也正是化学、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
别的不说,仅仅说军事上化学的重要性,首先就是炸药。
现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火器所使用的都是黑火药,黑火药造就了火器的诞生,并且使得火器这种热兵器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冷兵器,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但黑火药的局限性是无可避免的,热兵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黑火药就无法满足。所以,取代黑火药,用更好的火药(炸药)是必然的。
朱怡成不是科学家,他对于化学懂的并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初高中的那些知识而已,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填鸭的玩意早就还给了老师,脑子里仅有一些概念而已。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妨碍朱怡成向黄履庄指出方向,对于后世科技树的发展脉络朱怡成还是知道一二的,这已经足够让大明抢在西方国家之前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
这些年中,朱怡成通过科学院和其他机构招揽人才,设置实验室,其目的就是要尽快建立现代科学的基础,从而推动科学发展。而黄履庄作为科学院的主管也很清楚朱怡成在这方面的重视,现在科学院的化学机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黄履庄的汇报用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朱怡成认真听着,时不时还开口询问一二。
听完黄履庄的汇报,朱怡成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黄履庄所主导的化学机构比自己预想中的设置顺利,现在科学院中已抽调了近百人进入这个机构开始各项研究。
感慨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才还是太少了些,在这百人中真正的明人(汉人)只占了二分之一,而且这二分之一中有一大半是科学院建立后陆续培养的,另外一小半是从民间寻来的,这一小半中居然当过道士的还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