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司令员,看到了!"
"把它接下来!"
"是!"
7时59分,U-2侧飞临近75公里,二营的制导雷达天线当即捕获目标。可是U-2并没有直飞南昌,而是在南昌以东70公里处突然转弯,向鄱阳湖方向飞去。
"难道它不来南昌了?"岳振华脑子里画了一个大问号。但他马上又联想起昨天1架U-2入侵广州时的情景。那架U-2先是在广州一侧70公里处侧飞,围广州市绕半圈,然后突然调转机头,对准广州一掠而过。这种先侧飞后突然进入的战术,目的是使地上的防空部队措手不及。这好比钓鱼,狡猾的鱼儿并不一口吞下食饵,而是用嘴先碰碰,你如果性急拉竿,那就上当了。
这一次U-2会不会是故技重施呢?想到这儿,岳振华用扬声器向各战斗岗位发出命令:
"大家注意,大家注意,不可松懈,敌机很可能回窜南昌!"
果然不出所料,U-2飞过九江市后,突然左转180度经黄梅、广济直逼南昌。
8时32分,随着岳振华的一声"发射"令,3枚导弹离地起飞。
"轰!"一声巨响,导弹与U-2在空中相遇,声如震雷。
北京,空军指挥所。
得知U-2被击落的消息,空军司令刘亚楼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当即打电话把这一喜讯报告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声说:"好!好!这是个伟大胜利。前几天U-2入侵苏联,他们只提了警告,我们把它打下来了。"
南昌市东南18公里罗家集。
U-2残骸散落在一片稻田里,机体被弹片炸得如同蜂窝。驾驶员陈怀身负重伤,抢救无效而毙命。根据刘亚楼司令员的指示,2营用棺木将陈怀安葬在附近的一个山坡上。
得知陈怀随机丧命的消息,蒋介石亲自出马到教堂为陈怀作礼拜,并将陈怀的名字改为陈怀生,还为他修建了一座“怀生堂"。国民党空军则授予陈怀"高空气士"的称号。不过,这一切对于九泉之下的陈怀来说,已毫无意义了。
新华社最先向全世界播发了U-2被击落的消息,但用什么武器击落的却只字未提。一时间,世界舆论纷纷猜测。有的说是飞行员叛变了,有的说是俄国人操纵的地空导弹击落的,还有的干脆说中共击落U-2是"吹牛"。
不过,是不是"吹牛",美蒋当局是再也清楚不过的了。此后不久,U-2又接二连三被打了下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1962年9月21日,对岳振华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岳振华作为空军党代会的一名代表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见面,毛泽东即伸过他那有力的大手,将岳振华的双手紧紧握住,连声说:"岳振华同志,岳振华同志,打得好,打得好哇!"
"克难英雄"落难记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合同和协议,撤走专家,使中国人猛然醒悟:我们希望得到外援,但绝不能依赖它!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唯一出路。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一批又一批军内军外的科技精英神秘而又迅速地云集大西北,开始着手建立中国自己的尖端武器试验基地。
美国和台湾国民党当局都急于获得这些情报,可是"黑猫"中队的2架U-2,1架被击落,1架训练时坠毁。
美国人不惜血本,于1962年12月20日再次向国民党空军提供了2架U-2高空侦察机。
新来的2架U-2与前2架U-2相比,身上又多了一个“新玩艺儿"--电子预警系统。这种电子预警系统可以探测到萨姆-2制导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并能准确测定导弹阵地的方位,引导飞行员采取规避动作,逃避导弹的打击。
1962年3月28日,"黑猫"中队1架U-2从南朝鲜的某个机场起飞,直奔我西北地区而来。
部署在甘肃某地的地空导弹4营立即进入一等战备。然而,U-2飞至距4营阵地113公里时,4营刚打开导弹制导雷达天线,原本保控直线飞行的U-2突然飞了个"S"形航线,在萨姆导弹的射程之外溜走了。
1962年6月3日和9月25日,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又重现2次。萨姆-2的制导雷达天线一打开,U-2立即飞"S"形航线,2架U-2安然归巢。
"3·28"、"6·3"、"9·25"战斗的失利给"543"部队敲响了警钟:U-2装上了新玩艺儿,照过去的打法不灵了。中国空军领导机关号召"543"部队人人开动脑筋,思考对付U-2的新战法。
从此以后,"543"部队的官兵们吃饭谈它,散步说它,睡觉想它,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不久,有人提出一个主意:缩短开制导雷达天线的距离,把U-2放得很近再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它,使它来不及转弯机动。
可是,距离近到什么程度才是打开制导雷达天线的最佳时机?
一位细心的参谋在研究了前几次作战的经过后发现,每一次U-2都是在萨姆-2制导雷达天线打开后差不多有20秒钟时间才开始机动转弯。这说明U-2从发现导弹威胁信号到实施机动转弯有近20秒钟的反应时间。要击落U-2,只有在这20秒钟上作文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