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的决定,是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继 八一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还有广东琼崖武装起义, 海陆丰农民自卫军武装起义,湖北黄(安)、麻(城)武装起义和广州 武装起义等等。不过,那时候我们党还缺乏经验,起义部队纷纷遭 到挫折和失败。南昌起义部队撤离南昌之后,南下广东,原打算占 领海口,取得国际援助,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再行北伐。但却不懂 得改变战略战术,仍采用北伐时打北洋军阀时的方式,一路攻坚, 打硬仗,加之孤军无援,使部队遭到很大伤亡。不久蔡廷锴率所部 第十师脱离起义军,部队中病、逃、减员剧增。在攻占广东三河坝地 区和潮汕一带后,起义军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之下,遭到失败, 队伍被打散。后来,朱德、陈毅收拢了余部几百人,转入湘南,后来 上了井冈山,保留下来一部分骨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的主 力,是卢德铭指挥的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加上安源煤矿工人、 浏阳、平江等地农民自卫军以及收编的原夏斗寅部一个团。这支部 队由于执行“会攻长沙”的计划,受到了严重损失,大部被打散。毛 泽东力主改变进攻长沙的计划,收拢起不足千人的队伍,在江西永 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把支部 建在连上,并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军队 内部的民主制度。之后又争取了井冈山地区袁文才、王佐的地方武 装,将起义部队全部拉上了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 创了井冈山地区“工农割据”的局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 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 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 足。而井冈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怀这两位行伍出身、久经战阵的优 秀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就犹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 力。井冈山上的红旗不倒,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
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井冈山红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 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纷纷聚集起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因为这 些教训的取得,是用大量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从大革命失败以后, 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了,自然而然地、更多地 动脑筋思考各种问题。我认识到,作为一个革命者,自己应该有独 立的思考和见解,不能够一味地盲从,人云亦云。这样才是真正对 革命事业负责。
5 湘南暴动 我回到永兴家乡后,一边了解当地的情况,一边设法寻找大革 命时期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革命积极分子,然后再设法与上级 党取得联系,开展革命活动。 “马日事变”后,湘南各县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大批党、 团员和革命群众遭到杀害,幸免于难的也都隐蔽起来,不敢露面 了。在外地读书的一批青年学生,于大革命失败后陆续返回家乡。 他们当中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是青年团员,有的是革命积极分 子。由于永兴县党的创始人、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黄庭芳在“马日事 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捕杀,县农民自卫军负责人尹子韶被反动派 称作“暴徒头子”,正遭通缉而潜伏了起来,从外地回来的青年学生 无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只好暂时在家里躲藏,不能开展活动。我 回来后,首先与这批青年学生建立了联系,商量找党和开展革命活 动的办法。我当时主要联系了八个人,他们是: 刘申,原衡阳成章中学的学生,1925年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 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邝振兴,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的学生,在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平(原名黄景藩),衡阳第三中学的学生,在衡阳加入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是当时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李卜成,衡阳省立第三师范的学生,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 刘木、何宝成、刘明初,三人都是衡阳大同中学的学生,学生运 动的积极分子。 上述七人都是以前我在衡阳组织的“永兴旅衡学友互助社”的 成员。此外,还有一个尹子韶,是我读高小时的老师,被反动派称作 “暴徒头子”而遭通缉。我回到永兴后,很快也同他联系上了。我们 这些人彼此早就互相了解。我们商量决定首先设法找到上级党组 织,然后再按照党的指示开展革命活动。过了些日子,黄平打听到 湘南特委已派人到了永兴县城。我便和刘申、邝振兴、黄平、李卜成 五人,于1927年12月初进城,找到了湘南特委派来永兴担任特支 书记的向大复。我用湖南省委的介绍信同特支接上了组织关系,并 介绍李卜成、尹子韶、刘木、何宝成、刘明初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来已是党、团员的,则承认其组织关系。 向大复是湖南衡山人,原来也是在衡阳读书的学生。他刚被湘 南特委派来永兴工作时间不久,以开照相馆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在我们去找他联系之前,他联系到的人还不多。他看到我们这些人 主动来找,非常高兴。不久,就在永兴县城北一座塔上,由向大复主 持,召开了中共永兴特别支部扩大会议,有十多人与会。会议的主 要议题是传达由瞿秋白主持召开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 议。该决议提出反对军阀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组织工农武装暴动, 一切权力归工农兵代表会议,建立工农革命军,实行土地革命等主 张。这个决议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指明道路、鼓舞人心的作用。但 同时,决议又提出了一些不适当的口号和“左”倾盲动政策,如要求 在工农武装暴动中,不仅要对豪绅工贼、反革命采取无顾惜的歼 灭政策,而且对上层小资产阶级——店东、商人等,也要毫不犹豫 地实行革命独裁,对群众过激的革命行动不许加以阻止等。听了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