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克诚自述_黄克诚【完结】(26)

  沙守敌一直坚守不出。 红三军团则采取蛮干的作法,搜集了好多水牛,将牛尾巴浇上 煤油点燃,驱“火牛阵”冲撞敌电网工事。结果水牛乱跑乱撞,触电 死了不少,敌人的电网也没有冲开。 在此期间,红一、红三军团曾以猛打猛冲的战法,对长沙城组 织了两次总攻,均未奏效。我军遭到很大伤亡,尤其是红三军团伤 亡更重。我所在的第四师第三团团长谢振亚牺牲,由副团长胡金生 继任团长。第四师师长卢匿才反对攻打长沙,以“托派”罪名被枪 毙,由红一军团派黄叶珍来接任第四师师长。 鉴于长沙久攻不克,经毛泽东耐心说服,红一方面军乃于9月 12日撤长沙之围,部队转移至醴陵、萍乡一带。不久,红一、红三军 团分头行动。进行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筹粮筹款 等工作。我们第三团在这一带打了个大土豪,从其家地窖里挖出来 六千多块银元和几十两黄金。直到敌人准备对中央苏区大举进攻 时,红三军团才渡过赣江,撤到宁都县之黄陂、小布一线,准备进行 反“围剿”作战。 红一军团离开醴陵、萍乡之后,会同黄公略的红三军攻打吉安 城。吉安守敌是蒋介石收编的原陕西地方部队一个师,师长名邓 英。邓师见红军势大,未敢抵抗,弃城西逃。红一军团遂于10月4 日占领吉安城。 毛泽东在吉安城里搜集到大量报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从中 发现蒋、冯、阎中原大战已结束,冯玉祥、阎锡山败北下野,所部被 蒋介石收编。毛泽东从这一形势中判断,蒋介石解决了冯玉祥、阎 锡山之后,已腾出手来,将要转移兵力,大举进攻苏区。后来事变的 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这一判断。毛泽东还鉴于打长沙久攻未 克,部队受到很大损失的事实,更明确地认识到目前红军去夺取敌 人重兵把守、坚固设防的中心城市,不是正确的方针,对中央制定

  的夺取以武汉为中心的大城市的计划,认为在当时是肯定行不通 的。毛泽东还考虑到,在蒋介石正集结重兵,即将对苏区和红军大 举进攻的情况下,若红军主力继续远离根据地,在白区分散作战, 将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于是,他果断地主张红军主力应尽快撤 回到赣东最大的苏区集结,抓紧时机整训部队,待敌人大举进攻 时,红军能依托根据地同敌人周旋作战。这就是著名的“诱敌深 入”方针的提出。 “诱敌深入”方针与当时中央的方针是截然对立的,而中央的 方针已被广泛接受和拥护。我虽然非常赞成毛泽东的方针,但由于 我曾极力反对攻打长沙而被视为右倾,党内的一些会议已不准我 参加,我也不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长沙曾经被红三军团打 开过,一些力主攻打大城市的同志,以此来证实中央的方针和计划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我只好沉默不语。 在这期间,中央曾派周以栗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督促红一方 面军返湘再攻长沙,以执行中央会攻武汉的计划。为此,在红一方 面军中曾引起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就找周以栗反复交谈,阐述自己 的观点,最后终于将周以栗说服,使周以栗放弃了攻打长沙的主 张,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当时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新余罗坊和峡江举行紧急会议,研 究部队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周以栗在会上帮助毛泽东作说服工作, 使与会大多数同志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攻打长沙的主张。但 红三军团一部分同志仍坚持攻打中心城市、会攻武汉的计划,不愿 意东渡赣江。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托周以栗到红三军团继续作说 服工作,使之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这样,才统一了全军的思想,决 定红一、红三军团移师赣江东岸,向根据地中心退却,采取“诱敌深 入”的战略方针,以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

  8 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1930年底,蒋介石调兵十万,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 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指挥对中 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敌人此次进攻中 央苏区的主力部队,是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和谭道源的第五十师。以 张辉瓒任前敌总指挥。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达了“诱敌深入赤 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红一、红三军团奉命于12月 初退到根据地中部宁都县的黄陂、小布、麻田一线荫蔽集结,待机 歼敌,同时严密封锁消息。 敌军进入我根据地以后,耳目闭塞,对我军的行动一无所知, 因而处处扑空。而我军以逸待劳,消息灵通,对敌军的一举一动了 如指掌。12月29日,张辉瓒率其第十八师直属队及两个旅进至龙 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于是日晚8时,下达歼灭该敌的作战训 令,红一、红三军团即刻奔袭就敌。一夜之间,我军即从小布、麻田 地区扑向龙冈,于翌日上午10时许,对敌第十八师发起总攻,由红 一军团担任主攻。经过激战,将该敌两个旅一万余人全部歼灭,生 擒敌师长、前敌总指挥张辉瓒。

  龙冈战斗一结束,我军即转头直取敌谭道源的第五十师。我红 三军团抄近路,翻过一座高山,直插南团。这时,敌第五十师恰从东 韶进至南团,当即被我歼灭一个多旅,残敌掉头向东韶方向逃窜。 龙冈、南团两仗,打得敌军丧魂落魄,丢盔解甲,抱头鼠窜。我 军声威大振,乘胜转入反攻,将敌军全部逐出了中央苏区。我军还 趁势在文昌、宁都、乐安、永丰等县,摧毁了反动地主武装盘踞的 “土围子”,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至此,红一方面军胜利 地粉碎了敌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毛泽东有首《渔家傲》词的上半阕,就是描述这次反“围剿”的 情况: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首词的下半阕,是写准备反第二次“围剿”的情形: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红三军团开到东 韶、罗川、麻田一线休整。在麻田召开了军民祝捷大会,毛泽东同志 到会讲了话。祝捷大会开过之后,当地群众给张辉瓒戴了高帽子游 街示众,旋即将其处死,割下其头颅,放在一条小船上,从赣江飘流 而下,抵南昌后,被国民党收葬于岳麓山。 还在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毛泽东同志曾根据中央的精神,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