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还受到一些伤亡。这对红军作战来讲,是得不偿失的。 水口战役之后,中革军委根据苏区中央局兴国会议精神,于8 月8日下达发起乐安、宜黄战役的军事训令,在江西、闽西两军区 所属地方部队的配合下,红一军团于8月17日攻占乐安,全歼守 敌一个多旅。红三军团于8月20日攻占宜黄,歼守敌近两个旅。乐 宜之役我军共歼敌高树勋第二十七师三个旅,俘敌五千余,缴枪四 千余,并击落敌机一架。 毛泽东已于8月8日被中革军委重新任命为红一方面军总政 委。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指挥下,红一方面军取得乐宜战役重 大胜利后,没有按照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意图去攻打中心城 市,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损失,使我军保持了战略主动。 当时我军已在大山里行动了个把月时间,没有得到休整、当地 山高林密,气候潮湿,瘴气弥漫,部队中烂脚病大量发生,行走很困 难。乐宜战役之后不久,红一方面军全部撤回到宁都、广昌地区休 整。这时,红三军团又撤销了红五军番号,邓萍回到军团部任参谋 长,贺昌调到中央工作,我被派到第三师任政治委员。 1932年10月,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召开全体会议,集中对 毛泽东进行系统地批判。这次会议上,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 效的“诱敌深入”方针,指责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 险”;把毛泽东在江口会议上提出的向赣东北发展的正确主张,指 责为对中央“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把毛泽东对临时中 央和苏区中央局错误战略方针所提出的正确批评,指责为“不尊重 党的领导机关”、“动摇并否认过去胜利成绩”;还指责毛泽东是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摇羽毛扇子的方法指挥战争等等。宁都会议 决定继续贯彻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要求红一方面军 在敌人新的“围剿”开始之前,就以自己的进攻去粉碎敌人的进攻, 夺取中心城市,实现江西省首先胜利。宁都会议开过之后,毛泽东
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即被免除,毛泽东被迫离开了红军,由周恩来 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宁都会议之后不久,红三军团政治部在广昌召开干部会议,集 中对我进行批判。王稼祥作为中央和中革军委的代表,出席了广昌 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讲话。广昌会议之后,我即被撤销第三师政 治委员职务,调我到红三军团政治部任宣传部长。一个星期以后, 又把我调到教导营任政治委员。 1932年底,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 主任,贺昌又回到红三军团任政治部主任。贺昌回来之后,就把我 从教导营要了回来,任命我为红三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这样,我 便从后方回到前方,与贺昌又凑到一起工作。我们两个人重新相处 后,都还是老样子,谁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因此,每天还是吵 架,争论问题,他骂我一通,我回敬他一番。无非是他批我右倾机会 主义,我批他盲动主义。但彼此之间仍然相处得很融洽,工作一点 儿不受影响。 这个时期,有两件事情需要补述。 第一件事情,是在水口战役之后,部队向乐安、宜黄开进途中, 我与曾希圣邂逅相遇。这时我才知道他已经由上海进入中央苏区, 在中革军委当作战科长。我和曾希圣自上海分手之后,这是首次相 逢,彼此都感到格外亲热。曾希圣向我谈了一些白区工作情况之 后,说现在的情报工作很难搞,他准备下点功夫攻一攻密码破译这 个难题。我听了之后,非常赞成他的想法,并鼓励他下决心干出个 名堂来。曾希圣读过高等师范,数学基础很扎实,又在中央军委搞 过一段秘密工作,现在要搞密码破译还是很有条件的。此后不久, 曾希圣果然把密码破译攻下来了。他是红军中搞密码破译的创始 人,对当时红军作战有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全靠 破译敌台的密码来获取情报。如果没有这项工作,红军在长征中将
会增加更大的困难。因此,曾希圣这个功劳是值得记述的。 第二件事情,是在1932年秋,红三军团发生了师长郭炳生叛 变事件。郭炳生跟彭德怀沾点亲故,曾参加过平江暴动。乐宜战役 后,部队决定撤回到宁都、广昌地区休整。当时郭炳生任红三军团 第二师师长,趁部队撤退转移之机,他拉走了一个团和师特务连去 投奔国民党。第二师政治委员彭雪枫闻讯后,立即前去追赶,把被 郭炳生拉走的那个团追了回来。师特务连是郭的老部下,又多系湘 潭同乡,便跟随郭一起跑掉了。 郭炳生投敌叛变后,蒋介石委任了他一个第七师师长的头衔, 其实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几个兵。蒋介石就派他到中央苏区来进攻 红军。郭带着队伍刚到中央苏区的边缘,就被人打死了。中央苏区 边缘一带并没有红军主力部队,我估计郭可能是被国民党特务干 掉的。
10 第四次至第五次反“围剿” 1932年冬,蒋介石在南昌组织行营,部署对我中央革命根据 地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其前敌由陈诚、顾祝同等嫡系将领负责 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兵分三路向我进犯,妄图消灭我红 一方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尔后进攻广昌,摧毁我中央革命 根据地。 这时,毛泽东虽然已经离开了红一方面军。但“诱敌深入”,集 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寻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战术,已在红 军中深入人心。第四次反“围剿”一开始,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方 面军荫蔽地向北运动,寻机歼敌。根据曾希圣破译的敌台密码,我 们对敌军的指挥调动可以了如指掌。而敌人进入中央苏区之后,由 于群众封锁消息,对我军的行动毫无所知。我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至 南丰、南城、金溪、贵溪一带地区后,在上清宫抓住了敌周浑元的第 五师。1933年1月5日,我军集中红一、红三、红五三个军团的兵 力,协同作战,一举将敌第五师全歼,俘敌旅长周士达以下二千余。 上清宫是道教祖师张天师居住的地方,在张天师住室里,到处张挂 着古字画,都是历代名人的大手笔。那时候我们还不懂得字画值 钱,可以变卖用作军费,部队在那里住了三天,一张字画未曾动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