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中共临时中央已经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临时中央和苏 区中央局命令红一方面军进攻敌人重兵设防的南丰城,企图以此 来破坏敌人的“围剿”计划。 南丰城高且固,守敌实力较强。我军担任主攻任务的红三军 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两次奋勇强攻南丰城,均未奏效,我军 伤亡不小。第三师师长彭遨亲临前线侦察敌军城防情况时,不幸中 弹牺牲。彭德怀见两次强攻未克,今又折损大将,心中十分不快。加 之陈诚正督率优势兵力迅速向我进逼,我军将陷入不利境地。于 是,彭德怀乃建议撤南丰之围。此时敌援兵正沿永丰、宜黄侧我苏 区边缘东进,增援南丰。我红三军团遂改强攻为佯攻,主力与红一 军团一起转移至宜黄、乐安之线以南,准备侧击东援之敌。我红军 主力,经两天的急行军,进至广昌以西地区,埋伏在敌军行进必经 之路两侧的大山树林之中待敌。 敌左翼援兵由罗卓英率第九、第十一师自宜黄南进,其右翼是 李明的第五十二师和陈时骥的第五十九师,自乐安分成两路南进。 敌人对我军的行动毫无察觉,摆成一字长龙行进。2月27日,当敌 第五十二、第五十九两师行进至黄阪以西的桥头附近时,我红一方 面军主力对该两师之敌发起突然猛攻,将敌行军纵队拦腰截成数 段。经两天激战,将该两师之敌全歼,敌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被击 伤后毙命,敌第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被生俘,并俘敌官兵一万六千 余,缴枪一万五千余。 敌左翼第九师(师长李延年)、第十一师(师长肖乾)继续向广 昌进发。我军在结束桥头战斗之后,乃移兵黄陂、东韶一线,荫蔽集 结待敌。3月21日拂晓,我军突然问该敌发起攻击,经一天激战, 歼敌第十一师五个团,敌师长肖乾被击伤,并歼敌第九师一个团, 共俘敌官兵八千余,缴枪七千余。这一仗打得相当艰苦,我军的伤 亡也很大。彭绍辉、洪超两位红军将领就是于此役被打掉手臂的,
此后即被称为独臂将军。这一仗打完之后,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 的第四次“围剿”就被彻底粉碎了。 第四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指挥下,沿 用毛泽东提出的军事战略方针,打了几个胜仗,吃掉敌人三个整编 师,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特别是这次缴获到相当多的轻机枪,改 善了我军的装备。在此之前,我军只有重机枪,没有轻机枪。而国 民党军队中,每个连配备有三挺轻机枪。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之 后,我军每个连队才开始配备起两到三挺轻机枪。 这以后,李德来到中央苏区,直接指挥作战,红一方面军就再 也没有打过好仗了。 1932年这一年,是决定中央苏区命运的关键一年。第三次反 “围剿”胜利后,形势非常有利。我军连续粉碎三次大规模“围剿”, 使中央苏区联成一片。国民党军队连遭失败,被我歼灭的有生力量 在十万人以上。我军虽然受到一些消耗,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补 充发展起来了,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使国 民党军队再次损兵折将,遭到惨败。当时的客观条件也有利于我而 不利于敌。相继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和宁都起 义,给国民党反动集团以很大震动,其内部矛盾激化,蒋介石被迫 下野。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然而中共临时中 关自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之后,进一步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并 最终取消了毛泽东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职务,使毛泽东被迫离开 了红一方面军,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与此同时,临时 中央和苏区中央局把中央苏区坚持的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统统 视为右倾机会主义而加以批判,从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中 造成了思想混乱。代之而来的,是一整套“左”的方针政策。原来红 军的三大任务,现在只剩下打仗这一项了,造成了军队与地方、军 队与群众相脱离的局面。而且,他们所实行的土地政策、工运政策、
城市政策、商业政策等等,都“左”得出奇,使自己陷入被动孤立的 境地。在中央苏区内造成了新的赤白对立,给红军带来了许多意想 不到的困难。过去可以从赣州、吉安等地把盐运进中央苏区,这时 候中央苏区吃盐却成了大问题。国民党加紧对中央苏区实行封锁, 固然是一个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实行过“左”的 政策,把私商这条线也割断了,等于自我封锁起来,这样就只好没 盐吃。当时兄弟部队见面时,能向对方要到一点盐,就是很难得的 收获了。军事上的分兵作战和瞎指挥,则使红一方面军连连受挫, 逐渐削弱,以致丧失机动作战的能力。 第四次反“围剿”结束之后,红一方面军奉命开至永丰、乐安之 间的大湖坪进行整编。部队在行进途中,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贺昌 不慎坠马跌伤了腿,被送往瑞金后方医院治疗,上级任命我代理红 三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一方面军于1933年5月间到达大湖坪,开始进行整编。由 于部队受到削弱,各部均进行了缩编。红一军团编了第一、第二两 个师。红三军团编了第四、第五两个师。红五军团开始只编了一个 第十三师,后来又从地方部队编了一个师。当时地方部队编了三个 新的师,即兴国模范师、瑞金师、宁都师(即少共国际师)。不久即将 兴国模范师归入红三军团建制,为第六师。宁都师(少共国际师)后 来归入红五军团建制,为第十五师。上述这八个师,就是当时中央 红军的主力部队。 过去红军部队包括三种武装力量,除主力红军之外,还有地方 部队和赤卫队。主力红军一般不担负小的战斗任务,主要是集中优 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主力红军的补充和扩大,主要依靠地 方部队升级和改造敌军俘虏。大湖坪整编之后,主力红军削弱了, 兵力也不充实,加之军事指挥上连连失误,基本上没有打过好的胜 仗,俘获很少。地方上虽然相继又组建起一些新部队,但不是用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