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4月中旬,敌人集中兵力进攻广昌。红一、红三军团奉 命在广昌一线固守。这时李德亲临前线指挥,在广昌与敌军决战。 敌军从堡垒群里轮番出击,并用炮火猛烈轰击我军阵地,敌人的飞 机也在空中投弹扫射。敌我双方反复拚杀攻夺,整天是炮声隆隆, 枪声不断。 同敌军搞堡垒对阵的结果,虽然也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红军总 拚不过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我军伤亡日增,仗 打得越来越艰苦。记得红三军团从福建沙县回师黎川时,我曾对彭 德怀说:“照这个样子打下去,红军要被搞垮的,一点儿出路也没 有。你现在讲话还能起点作用,是不是你向中央提个建议,请毛泽 东出来指挥,或许可以扭转危局。”彭德怀也有同感。到广昌战斗 时,彭德怀真忍耐不下去了,对李德公开表示不满。广昌战斗后,彭 德怀与李德见面时,说李德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并骂李德无 耻,“崽卖爷田心不痛”。李德听后暴跳如雷,就与彭德怀对骂,互不 相让。彭德怀气愤地不给李德饭吃,把李德气走了。 红一方面军在广昌苦战了十八天之后,,固守广昌的计划不得 不被迫放弃。红三军团奉命向广昌以南撤退,在撤退途中,依然是 处处设防,搞阵地防御,几乎每天都在打仗,有时一天要打几个仗。 自5月初广昌失守以后,又一直打到9月,从未间断过。这一时期 打的主要战斗有高虎垴、万年亭、骤前镇等战斗。由于战斗频繁,打 得又相当艰苦,部队伤亡大而得不到补充,尤其是干部损失严重, 使部队的元气大伤。第六师政治部主任曹其灿于广昌战斗中牺牲。 第五师政治委员陈阿金、红三军团卫生部长何福生均于万年亭战 斗中牺牲。 第五次反“围剿”后期,每天光是行军打仗,上边也不召集干部 开会了。当时我对红军的前途非常担忧,又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 会,因而内心很苦恼。那个时候党内的政治空气仍然很紧张,我也
不敢贸然提意见。实在憋不住了,就只好在下边讲讲怪话,骂骂街。 我曾说过“短促突击,红军送死”一类的牢骚话。有人把我的这些话 向上边报告了。军团一位领导同志找我谈话,劝我不要随便乱讲, 倒没有处分我。 第五次反“围剿”整整打了一年的仗,大小战斗不计其数。红三 军团除了在洵口、沙县两次战斗中打了胜仗之外,其余的仗都没有 打好。单就打仗来讲,这一年多来,红军指战员确实是经受了前所 未有的锻炼和考验,不会打仗的学会了打仗,没有战斗经验的取得 了经验。凡是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的红军战士,大概比世界 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将军、元帅所打的仗都要多。可是,由于整个军 事战略方针上的失误,红军越打越削弱,根据地越来越缩小,以致 于到后来在苏区无法立足,不得不被迫放弃坚持了七八年之久的 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长征。 本来,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前,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四次反 “围剿”作战的胜利,部队的发展壮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中 央苏区更加巩固。而敌人连遭失败,损兵折将;加之第五次反“围 剿”开始不久,发生了“福建事变”,打乱了蒋介石的阵脚。如果我们 仍然坚持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方针和作战原则,积极支援第十九路 军的反蒋行动,蒋介石就将首尾不得相顾,我们粉碎第五次“围剿” 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左”倾冒险主义者把持下的临时中央,把李 德这个教条主义者捧为“太上皇”,任其总揽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 一意孤行,搞瞎指挥。打一场战斗,我军阵地上每一挺机枪的配备 位置,都得绝对按图作业,不许前线部队有任何机动权,真是机械 得出了奇。结果,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家当消耗殆尽,几乎断送了 红一方面军。
11 长征 1934年9月底,红三军团从驿前镇战斗撤回于都。博古来到 红三军团,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一个报告,声称要转移阵地, 动员部队准备突围。但他并没有讲明要转移到何处,更没有说要进 行长征。这时《红色中华》上发表了张闻天的署名文章《一切为了保 卫苏维埃》。从博古的报告和张闻天的文章中,我觉察到临时中央 已打算放弃中央苏区,有向外线转移的迹象。于是,我急忙赶到红 三军团医院里,去动员伤病员立即出院,准备随部队转移。当时红 三军团的伤病员约有一万余人,他们对部队马上准备向外线转移 一无所知,绝大多数伤病员不想或不能出院,只有少数人当即出院 归队。记得当时出院和我回前线的伤病员中,有张震、甘渭汉、钟伟 等同志。那些没有跟部队转移走的伤病员,后来都损失掉了,大部 分是被敌人杀害了。 就这样,红三军团从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的编队情况是,红一军团为一路,红三 军团为一路,左右齐头并进。中央和军委纵队在红三军团之后跟 进。红五军团作为全军的后卫,走在最后边。我们第四师作为红三 军团的先头部队,走在最前边。张锡龙师长牺牲后,由洪超任第四
师师长,我仍任该师政治委员。洪超是湖北人,十几岁就参加了红 军,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是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一路上,第四师逢 山开路,遇水架桥,斩关夺隘,为后续大部队开辟前进道路。 我和洪超率第四师离开于都后,先向南疾进,在信丰一线将陈 济棠部击溃后,迅即占领了固陂,于10月21日突破了敌人设置的 第一道封锁线。师长洪超不幸于此役牺牲,由张宗逊继任第四师师 长。 固陂战斗之后,红三军团西渡赣江,进至湖南汝城,又与湘敌 何键所部接上了火。我军经英勇冲杀,于11月8日通过了敌人的 第二道封锁线。部队继续西进,于11月15日在郴县、宜章间突破 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后,进至广西界首。 敌人已发觉我军西进意图,利用湘江这条天然障碍,构筑了第 四道封锁线。此时,左右有桂、湘之敌夹击,后有参加第五次“围 剿”的蒋军主力尾追,强渡湘江是我军的唯一生路。11月27日,红 一、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各一部,于广西的兴安、全州之间,突破敌人 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铺间的渡河点,为后 续大部队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敌人为了夺回渡河点,阻我西进,桂、湘两省敌军分路向我猛 攻,蒋军主力则与我后卫部队展开激战,战斗打得相当艰苦。红一 军团离开广东之后,粤敌就不再追赶了。这时红一军团掉头对付湘 敌,红三军团则全力对付桂敌。白崇禧的桂军战斗力很强,红三军 团在灌阳一线与桂军激战中,遭到很大伤亡。 红一军团的部队防守在界首之湘江北岸。现在他们要转过头 来对付湘敌,就把界首的防务移交给红三军团。当灌阳战斗打得正 激烈之时,我奉命到界首红一军团司令部,接收红一军团的防务。 当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向我交待了任务和敌军的情况后,我问林 彪:我们是否仍照红一军团这样在湘江北岸布防?林彪说不行,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