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克诚自述_黄克诚【完结】(61)

  之后,要停留一个时期待命。在行军途中,我一再考虑部队在山东 滞留非常不利,军事行动历来强调兵贵神速,捷足先登。我们进军 东北更应不失时机、争分夺秒地快速行动。于是,我于10月4日向 中央军委发电报,建议部队到山东后,不宜停留,稍事休整立即北 进。中央军委于10月6日回电指示:“为迅速达成战略任务,三师 部队在到达山东后,应兼程北进,不能在山东担负战斗任务。”10 月12日,我率部进入山东临沂地区,休整两天,补充了粮食,即向 河北进发。在山东临沂地区我见到陈毅,他刚从延安来。陈毅向我 介绍了延安的情况以及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情况。 10月14日,我率部离开临沂继续北进。过了胶济铁路和黄 河,于10月26日到达渤海区。接着,于10月31日在东光以南穿 过津浦铁路,进入河北,跨过永定河,在廊坊地区越过平津铁路,于 11月10日抵达冀东的三河、玉田一线。适逢连日降雨,道路泥泞 难行,部队又无雨具,不得不就地休息两天,并补充粮食,准备出山 海关进入东北。 这时,得知国民党汤恩伯部五万余人逼近山海关,已与守卫山 海关之我山东部队杨国夫师接触。考虑到我部既然已难按原计划 经山海关进东北,我便于11月8日向中央军委发电报,建议改由 山海关以西绕道经冷口出关进入东北。 11月11日,我接到东北局电报,命我率部直趋山海关,配合 杨国夫师歼灭进攻之敌。13日又接东北局电令,要我部暂勿向锦 州、义县前进,而改向义院口、驻操营前进,并要我统一指挥新四军 第三师及山东梁兴初师集结于抚宁地区,待机歼灭正向山海关西 北之石门寨及抚宁延伸并构筑地堡工事的国民党军。 11月14日,我发电报给中央军委并转报东北局,说明新四军 第三师与山东梁兴初师全部集结于抚宁,尚需六天时间,且部队极 度疲劳。军委前已电令我部迅速向锦州集中,现东北局又电令我部

  集结抚宁作战,究竟如何行动,请尽快指示。 当日即接到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电报,令我部与梁 兴初师速分路平行前进,限24日到达锦州地区休整。15日,毛泽 东又电示东北局:“我黄、梁两部四万二千,远道新到,官兵疲劳,地 形不熟,目前开至义院口、驻操营,必无好仗可打;即便歼敌一部, 不过战术胜利,而兵力暴露,不得休整,势将处于被动。应令黄、梁 两师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开至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处于内线, 休整部队,恢复疲劳,补充枪弹,熟悉地理民情,创造战场,演习夜 战,准备决战。” 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命令,我即率部从玉田出发,由冷口 出关,于11月25日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这样,新四军第三师 主力部队三万五千余人,从苏北徒步行军,跨越江苏、山东、河北、 热河、辽宁五省,历时两个月,完成了进军东北的战略任务。由于长 途跋涉,部队伤病等原因,发生一些减员。到达东北时,部队的人数 为三万二千。 创立根据地 在进入东北之前,我已估计到东北是国民党军队必争之地,我 党中央决心调大批部队进入东北,目的是为了日后与国民党军队 决战。蒋介石也正借助于美国的军舰、飞机,向东北调兵遣将。在 目前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和装备上都远远优于我军的情况下,我军 既不可能马上独占东北,也不可能以速战速决取得东北决战的胜 利。必须首先在广大农村和部分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立住 脚跟,然后以根据地作依托,逐步发展壮大,作长期斗争准备。待一 旦时机成熟,再进行战略决战。因此,当务之急,不是与国民党军队 在铁路沿线作战,而是迅速占领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发动群众,

  建设根据地。 在新四军第三师主力部队到达东北之前,李运昌所部已先期 一个多月由冀东进入东北,并很快收编了大批游杂武装。后来,由 于国民党军队陆续进入东北,向铁路沿线和大城市发动进攻,李运 昌部被迫从锦州等地撤退。11月26日,锦州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我刚刚到达锦州江家屯,就接到东北局的电报,命令我率部负责切 断铁路交通,阻止国民党军队进入沈阳。 当时,我们部队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劳,而且面临一系列困 难无法解决,很难进行大规模作战。前据中央于9月15日转发曾 克林的报告说:“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物资甚多, 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但我们到达东北后,情况并非如此。苏 联红军占领东北之后,因为受到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 好同盟条约》之约束,不准我军进入大城市,不准我军接收苏军缴 获的日伪军用物资。当时的东北,土匪蜂起,人民群众听信国民党 的欺骗宣传,对我们很不了解,也没有地方党和人民政权的支持, 部队的给养相当困难,出去搞粮食需要派出整排整连的武装,少数 人根本无法通行。部队指战员没有棉鞋、棉帽和手套,从苏北带来 的一套薄棉衣,根本抵不住东北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先头部队及 先遣人员,因出发仓促,连薄棉衣也没有穿上,困难更大。加之在冀 东三河境内向部队作进军东北动员时,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此时 部队的情绪出现了波动。我们只好重新作思想工作,动员大家克服 困难,战胜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要部队同刚出关的国民党精锐 部队在铁路沿线打硬仗,其结果可想而知。 有鉴于此,我于11月26日给毛泽东发去一封电报,除报告我 部已到达东北及部队所在位置外,着重报告了部队遇到了极为困 难的情况。我在电报中讲了“七无”等情况,即“无党(组织)、无群众 (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