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对于保证以后的辽沈决战对后勤的需要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1948年4月,东北局致电中央说:冀热辽是今后作战的要地, 需要做好群众工作,负责繁重的补给基地与战勤任务,又要指挥地 方兵团作战。因此,我们一再考虑结果,认为派黄克诚到冀热辽任 书记兼政委比较适当。4月12日,中央复电同意。这样,为了加强 东北战场南线支援作战的工作,决定派我到热河,任中共冀察热辽 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同时兼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 团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和参 谋长黄志勇都在前线指挥作战,我则在后方做战勤支前工作。 是年8月,毛泽东来电决定要攻打锦州,切断北宁线,断敌退 路,以对东北国民党军队造成关门打狗之势。这对于全歼东北国民 党军无疑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当时林彪认为东北国民党军主 力尚存,对锦州必以死争。因此,对攻打锦州作战颇有犹豫。后经 毛泽东一再电促,于9月底才挥师南下北宁线,留下钟伟的第十二 纵队(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第四十九军)与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春, 由第一兵团司令员肖劲光统一指挥。林彪则以十一个纵队部署锦 州战役,其中以五个纵队直接攻打锦州,其余部队兵分两路打援: 一路在黑山、大虎山一线打沈阳援锦之敌,一路在塔山、高桥一线 打锦西、葫芦岛援锦之敌。 锦州战役期间,我在冀察热辽动员一切力量支援战争。记得我 刚到冀察热辽时,人们一度对困难估计得过于严重,甚至害怕战 争。我们经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动员,深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号 召大家节衣缩食,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吃粗粮等措施,把广大干部和 群众的士气鼓起来了。这时我军形势极好,各战场捷报频传,在整 个胜利形势的鼓舞下,局部地区士气一鼓起来,一切困难都容易克 服了。这样,冀察热辽地区形成了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支援战争的 局面。
10月15日我军攻克锦州,全歼锦州守敌国民党东北“剿总” 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以下十万余人,范汉杰及敌第 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被生俘。长春守敌在待援、突围无望的情况 下,国民党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率部起义,国民党东北“剿 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被迫宣布放下武器,于19日 率国民党新编第七军等部向我投诚,长春遂告解放。 由沈阳驰援锦州之敌廖耀湘第九兵团十万余人,于10月18 日被我军围歼于黑山、大虎山一带,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 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被我生俘。廖兵团全军覆灭之后,国民党东北 “剿总”司令卫立煌即乘飞机逃离沈阳,躲到了北平,沈阳则由国民 党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率部坚守。 我东北民主联军于歼灭廖兵团之后,乘胜向沈阳逼进。由新四 军第三师主力改编的第二纵队与第一纵队等兄弟部队一起,很快 抵进到沈阳近郊。这时,我围困长春的第十二纵队及若干地方独立 师亦挥戈南下,迅速完成了对沈阳守敌的包围。11月1日,我第二 纵队之先头部队首先突破敌铁西城防,进入沈阳市区。在我军的强 大攻势下,沈阳守敌迅速土崩瓦解。至11月2日,沈阳守敌国民党 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以下十三万余人被全歼,周福成被我第二纵 队生俘。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遂告解放。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 胜利结束,我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15 迎来新中国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抓紧进行 休整,养精蓄锐,随时准备入关作战,以解放平、津等地。我在冀察 热辽地区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恢复发展生产,医治战争创伤,做好 各种准备,以随时支援大军入关作战。 12月中旬,我接到东北局开会通知,要我出席东北局会议。沈 阳解放后,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总部即移驻沈阳。我即刻赶往沈 阳,参加东北局召开的会议。这时我才了解到,中央军委为防止蒋 介石将平、津地区之嫡系军队南撤以加强其长江防线,决定提前发 起平津战役,将傅作义集团滞留并聚歼于华北地区。为此,中央军 委命令我东北野战军立即停止休整,采取夜行晓宿的方法,隐蔽入 关,首先隔断平、津和津、塘间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将其分割包围, 然后各个歼灭之。同时命令华北野战军出击平绥路中段和平张线, 以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前出平、津、塘、唐地区 争取时间。为了协调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 罗荣桓和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以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夺 取和管理平、津、唐等地的一切事宜。 在东北局开会期间,我向东北局和中央建议,撤销了中共冀察
热边分局和冀察热辽军区领导机构。其时,中央军委已任命我和黄 敬为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副主任,准备进关去接管天津。 我在沈阳开完会,即兼程返回热河,迅速结束了中共冀察热辽 分局和军区的工作,尚余善后工作由高自力负责处理,我与黄火青 一起带领一批干部,随大军入关,准备去接管即将被我军解放的华 北第一座大城市天津。 我与黄火青带领一批干部于12月底到达北京附近,在胜芳与 黄敬带领的一批华北干部会合。我们在一起研究拟定接管天津的 方案、方针以及天津市军管会组成人员名单,以报送总前委审批。 这时,我东北野战军一部配合华北野战军,已将新保安、张家 口之国民党守军全歼。为了进一步孤立北平,东北野战军主力正奉 命积极准备攻取天津,并组成了以刘亚楼为司令员的攻城司令部。 天津是华北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当时有人口二百万,战略地位 十分重要。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官陈长捷自恃“大天津堡垒化”,率 十三万军队负隅顽抗,拒绝向我军投降。我东北野战军集中三十余 万人,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分割后围歼的战法,于1949年 1月3日开始了扫清敌外围据点的战斗,于14日发起对天津城垣 总攻。经过29个小时激战,至15日下午3时许,全歼天津守敌,活 捉陈长捷,解放天津。 我和黄敬带领准备接管天津的干部于14日进入刘亚楼攻城 司令部指挥所。15日凌晨,我军即突入天津城内。我们便随攻城部 队一起,冒着战火硝烟,进入天津市区。当天夜间,我们接到总前委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署名的电报,略谓:除黄克诚、黄敬已经 中央指定为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副主任外,同意以黄火青、张 友渔、李聚奎、钟伟、袁升平、王世英等同志为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 会委员。 在我们进入天津之前,中央已任命我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