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廷危在旦夕,诸部将领却纷纷作壁上观,结果可想而知。大都即将被攻克前,顺帝在清宁殿召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人,商议出京北逃。左丞相失烈门等人谏劝,无奈顺帝一心逃命,不予理会。
1368年阴历七月二十八日夜,元顺帝率皇后、皇太子等人开建德门,出居庸关,逃往上都方向。八月三日,明军攻入大都城,元朝灭亡。元顺帝在一年多后因患痢疾病死,终年51岁,庙号“惠宗”,朱元璋则“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是表彰还是嘲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元廷覆灭后,当初自顾自身保全的王保保反倒忠贞不贰,追随北元朝廷,跟朱元璋执著地打着游击。《明史·扩廓帖木儿传》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洪武初年岭北和林战役结束后不久,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大宴众将领时突然问大家:“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去漠北招降王保保,都未能成功。《新元史·李思齐传》中说:割据关中的李思齐在洪武初年投降了明朝,奉朱元璋之命前往漠北,王保保对李思齐这位老朋友“待以宾礼”,觥筹交错之后,派兵士送李思齐回国。到了边境,兵士说,主公有命,请留一物为别。李思齐说,我远来无所齑。士兵说,那就留条胳膊吧。“思齐知不免,断臂与之。还,未己卒。”
洪武八年八月,即元宣光五年八月,天下“奇男子”扩廓帖木儿去世。《明史·扩廓帖木儿传》载:“其后,扩廓从其主徙金山,卒于哈喇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经死。盖洪武八年也。”随后,他苦苦支撑的北元也在不久之后在明军和瓦剌的打击下覆亡。
世人对于汉人出身的王保保的忠贞如此赞誉,实在令人狐疑。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窝里斗得如此热闹,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后再故作姿态,又有什么用呢?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代汉族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在元代的汉族文人中,仁宗年间的张养浩或许还是幸运的。他年轻时即步入仕途,得人赏识,后来成为一般汉人难以企及的高官,却没有沦落于官场泥淖之中。他因直言进谏而屡遭排挤,历经宦海浮沉,看透官场险恶,于知天命之年辞官归故里。此后,十年之中,元廷七次征召,他都力辞不就。
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元廷再度征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这次是趟苦差,张养浩却欣然领命,因为这次救灾功在黎民。年已六旬的张养浩,鞠躬尽瘁,散尽家财,终因积劳成疾而死于任所。如今,他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文字与岁月的记录。
途经洛阳时,他写下: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山坡羊·洛阳怀古》
当他走到骊山时,眼前是: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骊山怀古》
在咸阳,他感慨道: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
想兴衰,若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
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
——《山坡羊·咸阳怀古》
途径沔池,他又想起:
秦如狼虎,赵如豚鼠,秦强赵弱非虚语。
笑相如,大粗疏,欲凭血气为伊吕,万一座间诛戮汝。
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
——《山坡羊·沔池怀古》
元曲仿佛一扇窗,推开便可见当时的景象。张养浩笔触豪放,读来悲壮,正如元朝的风云变幻,兴亡盛衰。统治者的享乐纵欲以及他们的家天下的兴亡,都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泊泪海之上。
蒙古人将他们的草原文明带到中原,与中原的农耕文明终于发生激烈的碰撞。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导言中说:“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元人评价当时的税收时说:“割剥民饥,未见如此之甚!”元朝后期“酒课、盐课、税课,比之国初,增至十倍。征需之际,民间破家荡产,不安其生。”宋元之际的诗人汪元量作诗《利州》:“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