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的意见分歧,挑选了大部分北德大区领袖不能与会的工作日,即 1926 年 2
月 4 日,在远离北方派根据地的南德班贝格召开纳粹党全德领袖会议(通称 “班贝格会议”)。由于北方派出席人数极少,希特勒在会上占据了绝对优 势。经过长达 5 小时的辩论,会议否决了施特拉瑟兄弟拟订的新纲领,通过 了反对没收前王公财产的决议,并确认了希特勒的领袖地位。班贝格会议是 纳粹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希特勒为首的狂热民族扩张主义者扭转 劣势,压倒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使纳粹党最终走上同垄断资产阶级勾结, 成为垄断资本实际利益代表者的道路。1926 年 5 月,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 宣布“二十五点纲领”永久不变,并垄断对党纲的解释权,以防止其向“左” 偏移。1928 年 4 月,他又以党的名义发表声明,重新解释党纲第十七条,强 调纳粹党维护私有财产,“土地改革”主要针对犹太人的投机公司,“无偿 没收”必须限于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希特勒加紧纳粹党的重建工作。 首先,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在领袖之下设立由 18 人组成的“全国指导
处”,每个成员分管一个方面的事务。将中央机构分为两个部,第一部由格·施 特拉瑟领导,下辖外交、新闻、渗透活动及建立党小组 3 个部门,负责对付 和破坏魏玛政府;第二部由希尔领导,下辖农业、司法、国民经济、种族与 文化、内政、劳工、工程等部门,负责培训未来的国家官员。
其次,扩建地方组织,将纳粹党的网络撒向全国。他们将全国划分为 9
① 即 Solidarism,该理论认为利益相关的社会组织是以社会成员的相互依存为基础的。
个地区(Landes),下辖 36 个大区,各设地区督察员和大区领袖,以下逐级 设分区、分部、支部和小组,各设一领袖。
再次,增设党的分支组织和附属协会,用以增强战斗力和扩大影响。1925 年成立了“党卫队”,初时规模较小,共约 200 名成员,隶属于冲锋队,主 要任务是保卫纳粹党及其领袖。1929 年 1 月希姆莱担任该组织的全国领袖, 开始扩充队伍,规模迅速扩大。党卫队队员穿黑色制服(原为褐色制服), 系戴黑领带、黑肩章、饰有骷髅标志的黑色大沿帽和镶黑边的卍字臂章。1926 年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团”,作为争取和控制青年的工具。以后,又相继成 立了民族社会主义教师协会、民族社会主义法学家联盟,德意志文化战斗同 盟和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医生联盟等组织,用以网罗各阶层人士。
纳粹势力的发展
由于纳粹运动的群众基础主要是不满现状的各种社会破坏力量,因此在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纳粹党的势力难以迅速发展。1925 年底,纳粹党员 只有 2.7 万。希特勒重组纳粹党后,为了抑制党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势 力,把纳粹党的宣传重点放在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方面,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纳粹党对群众的吸引力。在 1928 年 5 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 党只获得 81 万票,比 1924 年减少 9 万票。施特拉瑟兄弟趁机敦促希特勒加 强“社会主义”宣传,以避免纳粹党走入死胡同。希特勒也需要中下层民众 的选票,没有这些选票,他就丧失了同权势集团进行政治交易的资本。
1929 年 8 月初,纳粹党党代会决定成立“民族社会主义企业支部”,作
为影响企业工人的分支组织。 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后,希特勒趁机接过党内“激进派”要求,利用广
大中下层民众的困境,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他组织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和
“演讲学校”学生前往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并到处 举行各种群众集会,演讲会、青年集会和火炬游行等活动,到处散发传单, 张贴广告和标语,制造声势,以致于有些地方一时看不到空白的室外墙壁。 纳粹党头目在拉拢群众的过程中,一方面利用自己出身下层的有利条件,同 中下层民众一起坐车和用餐,介绍自己的身世,努力缩短同群众的距离;另 一方面则以集会和游行的方式显示纳粹党的实力和权威,向渴望得到“国家 保护”的民众展示纳粹党的关心。纳粹集会大多规模巨大,四周布满纳粹党 旗,冲锋队员组成仪仗队和吹奏乐队,并负责维持会场“秩序”,纳粹头目 在党徒的簇拥下出场,整个会场笼罩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军国主义气氛。同 时,纳粹党还使用新式的宣传工具,在会场上使用扩音器,在各地广场上放 映希特勒和戈培尔进行竞选演说的电影,向拥有唱机的家庭寄发灌有纳粹头 目演讲录音的唱片。
纳粹党针对群众要求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攻击民主政体,攻击魏玛政 权,颂扬独裁制的优越性,许诺纳粹政权将向全体公民提供强有力的国家保 护。
纳粹党向失业工人许诺要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确保每个人都有工 作和面包,并进而保证“要打破占有的特权,要把德国工人的解放扩充到分 享红利,分享所有权和分享领导权。”
纳粹党对城乡小资产阶级的许愿是:“提供充分的工作岗位,使在劳动 岗位的劳动者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保障工作和赢利”;“保护中等阶层”, “限制垄断资本的利润来源”。1930 年,纳粹党提出了“商店——分店税收 法”和“定货法”等提案,要求“保护日益受到大企业严重威胁”的个体商 贩,“国家或地方的定货,国防军的定货,以及私人企业的大批定货,尽可 能由手工业和中小工商业承担。”1932 年,纳粹党提出了《迅速提供就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