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要忘记德国_黄永祥【完结】(22)

  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由于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经济持续繁荣,各工厂开工率提高,因此失业率减少。西德地区失业率90年降到7.2%,91年上半年进一步降到5.5%。而东德地区的失业率却大大上升。90年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只有6.5%,91年上半年失业率达到12%。但这并未反映真实情况。因为原东德地区的许多退休工人不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大约有50-60万人。此外还有180-220万人在打短工,其中大约一半人每天工作半天,他们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但在官方统计中已不属于失业范围。

  这样,在两德统一过程中,东德地区经济中的隐性失业问题很快暴露出来,迅速转化为公开性失业。同时,西部就业也深受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两德统一后,东西部地区处于同样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所有企业被置于同一体系中,但东西两部分企业的竞争实力很不相同。从保持原东德地区企业的竞争力来考虑,东部地区的唯一选择是维持工资的低水平,同时大量裁减多余劳动力,以此部分抵消市场经营能力差和技术落后的弱点,发挥低劳动成本的优势。但是,这样做势必驱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流向西部地区。

  这时的东西德已经是同一国家,任何阻隔劳动力流动的行政、法律、地理上的障碍均不复存在。面对汹涌而来的迁徙浪潮,西部地区政府和企业只能陷入无可奈何的境地。移民迫于生计,将愿意接受比较苛刻的劳动条件和工资条件,这就产生同西部地区工人的就业竞争,有可能加剧西部已经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并导致西部居民不满,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联邦德国政府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在东德地区企业大量裁员并削减工资,这就必然造成大量人口迁徙,加剧西德地区劳动市场的压力;如果容忍隐性失业,并大幅度增加工资,从而把东德地区的劳动力继续留在东德地区,这又会提高劳动力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和东部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会大量增加财政负担。

  “两害相权取其轻”,德国政府从经济与社会稳定的需要出发,选择了后者作为政策的出发点,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东德地区劳动力向西部的流动,稳定东部人口,并尽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联邦政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它推行积极的劳工政策,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创造首先是与企业整顿和私有化相联系的,通过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到91年底已创造了近100万个工作岗位。其次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鼓励各经济、社会组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方面的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了支持和保证。为了促进就业,联邦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为新联邦州建立了“就业岗位创造”的专设基金。凡是为创造就业岗位而实施的建设项目,可向联邦劳工局申请财政补贴。

  同时发放短工补贴。统一后东德地区的国家职工由于企业停产或私有化而失去了原有工作,10-250万人靠打短工为生。为了避免过多失业,联邦政府建立了短工工作基金。劳动管理部门出面支付短工工资及医疗和养老金保险,条件是劳动者必须接受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以便劳动部门可随时地把他们介绍到别的企业。

  此外,支付老年过渡基金,以减少老年劳动者的失业。政府允许年满57岁的男性劳动者和55岁以上的女性劳动者提前退出工作岗位,领取相当于原来平均净工资65%的老年过渡金。

  最后,进行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帮助。东德地区劳动者参加职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失业人员可以参加全日制面授,每周25课时,也可参加电视教育;有小孩需要照顾的人可部分参加教育,课时为12-24小时,不得少于12小时;没有受到失业威胁的人也可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白天上班的可晚上或周末参加听课。为了鼓励人们参加职业教育和转业训练,劳工局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例如,国家承担部分或全部必要费用,补助教育机构,给就业者发放补助金,等等。这些措施虽然不能根本改变东德地区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趋势,但毕竟有助于缓解面临的巨大失业问题,并以此为起点,把压力变为提高素质的动力,造就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工队伍。

  ◆输血

  东德地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出现的适应性危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这样一种观念:这种史无前例的体制转换过程,仅凭市场的力量是不能自发完成的。人们必须采取各种经济促进政策,尽可能平衡两个地区的生活水平。即使在德国西部地区,政府仍需要采取公共政策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消除结构性和区域性经济危机。目前,德国东部地区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经济危机程度深、幅度广,更加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由于重新统一的过程非常迅速,人们来不及制订详细的促进计划。德国统一使波恩的财政政策陷入一片混乱,根本无法适应政治和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货币联盟实现后,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新建立的各州只有获得一定的资金援助,才能在今后几年内运用市场经济的力量逐步拉平东西部的生活水平。有人曾主张通过货币兑换给东德地区以支持,即人为提高东德马克的汇率,使东德地区人民容易进入市场经济。这在经济政策上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东德马克人为的升值不仅会影响东德地区产品在国内的竞争力,而且会造成这些产品在东欧市场上滞销。因此,增加财政补贴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日益明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