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是悲观的估计,认为至少需要20年,因为生产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有形的技术、设备条件,更取决于主观条件、无形的条件。东德地区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也不能一下子改变,东德地区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与现行体制的适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结束,生产发展水平不可能赶上西德地区。
◆谁受益,谁受损?
两德统一既是一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大转换,又是一次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大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涉及到东德地区居民,而且也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
收入与财产,是物质利益的现实存在形式。因此,收入关系与财产关系,是我们考察经济关系变动的主要对象物。但是,收入关系与财产关系并不仅仅是分配方式变动的结果,而是整个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变革的产物。撇开东西德内部财产占有的差别,仅从两个地区的整体差异来看,东德地区居民在统一初期的财产拥有量,要大大低于西德地区。90年西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拥有的净货币财产约为10万马克,而东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只有2万马克。这种差别首先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造成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财产积累与积聚的功能由社会承担,所有权也由国家掌握,故东部地区居民的个人资产很少。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但更直接的原则,则是私有化过程中对原属东部地区居民的财产进行剥夺,以及货币兑换使东部地区居民的金融资产受到损失而造成的。
在统一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种差距不能进一步加大,而应该尽量缩小,这是德国政府在谈到社会政策时特别强调的。但是,人均拥有的净资本也是统计上的,并不说明个人实际财产拥有状况。无论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个人财产占有的差别都将扩大。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政府对财产形成和资本投资的种种优惠措施,必将产生一种“马太效应”,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不断增加。从收入分配情况来看,尽管有物价上涨等因素,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是普遍提高的。如果仅从物质利益来判断,从统一中获利最多的是西方投资者,主要是来自西部地区的投资者。据统计分析,统一后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的资本收入增长率为10.2%,纯福利所得为27亿马克。东部地区居民尽管损失了国有化的财产和部分金融资产,但从收入增长中获得了一些补偿。现在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西德地区的三分之一、而工资和人均收入相当于西德地区的50-60%,这两者的差额可视为纯收益额或补偿额。
真正为统一支付费用的是西德地区的工人。但问题还并不那么简单,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精神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东部地区居民的物质福利增加的同时,还有政治地位的损失和心理上的失衡。统一后一切都以西部地区作法为准,大批西部的人来到东部担任领导职务。东部地区的人处于被支配地位,政治上似乎是二等公民,经济上则有“穷亲戚”之感。许多人对此表示愤慨。统一后社会秩序恶化,犯罪增加,新纳粹主义抬头,这都与利益格局变化造成的社会、心理失衡有关。在东部地区内部、东西德之间如何进一步调整利益格局,理顺经济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看来仍需作艰苦努力。
第四章 新名词?新内涵?——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揭密
联邦德国的经济如此辉煌,令人眩目,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然而人们更感兴趣的,还是更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有德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从阿登纳政府到科尔政府,都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为法宝,在联邦德国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而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已历四十余年了。其间,它面临过接踵而至的严峻考验,但它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走向成功,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新思路,新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西德向何处去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广泛激烈的争论。战败之初,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张采取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基督教民主联盟也主张“资本主义的政权制度应当结束”。与此相反,新自由主义者则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主张采取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
1948年2月,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家艾哈德被选为英、美联合占领区经济方面的领导人。于是,他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从理论转变为实践。1948年6月20日实行了货币改革。同年6月24日,公布了《货币改革后关于经济和价格政策的指导方针的方案》,取消了对于经济的一切强制办法,使西德经济由统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货币改革以后,西德经济发展得十分迅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而支持艾哈德的经济政策。基督教民主联盟在1949年的党纲中,接受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民主党也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纲领》中承认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正确性。
可以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48年到1966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社会联盟与德意志党或者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艾哈德先任经济部长,后任总理。当时,西德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应当实行有限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由政府进行干预。由于西德利用了国内外的种种有利条件,采取了社会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政策,5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8.6%,增长速度居西方主要国家首位。60年代上半期增长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