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柏林墙兴衰录
沧海桑田,世事维艰。
十八层地狱有酷刑,曰锯形。积恶者受之,身分两半而心不死,痛楚至极。在人世间,这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纳粹德国为恶无不尽其极,终难逃锯刑之罚。末日来临了,德意志被摧毁、被占领、被分裂!
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1990年10月30日,德意志又神奇地统一了,又一次傲视群雄,驰骋世界。
此时方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第五章 德国的裂变
一、从“铁血宰相”到“战争狂人”
◆争取“阳光底下的土地”
德国,这个充满了神秘历史色彩的大帝国,在历史中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的曲折历程,终于在20世纪末实现了统一。但是它的第一次统一,需要追溯到1871年俾斯麦缔造的德意志帝国。在历史上被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为了将长期四分五裂的德国统一起来,颇费心机。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塞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而俾斯麦则成为帝国政府的第一位首相。德国人要求作为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统一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长达952年的分裂状态,使德国开始崛起于近代民族国家之中。缔造帝国的俾斯麦曾声称,他所开创的强国在其自身的范围内是一个完整的单位,但是俾斯麦的后继者们却在统一德国的快速成长中,改变了传统的温和政治态度。由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同时在普法战争胜利后取得了法国的洛林铁矿,索取了法国50亿法郎赔款,德国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当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加速发展时,德国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又进一步渗透,触为了一体。而德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技术同普鲁士旧军事体制更为紧密地结合,这种特点使得德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时,已经成为了富有侵略性的“容克-资产阶级军事帝国主义”。
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沿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轨迹前进的,但是又因为它自身特殊的历史,具有独特性质。它的侵略性格,与政府的军事性质越来越多地在国家意志中体现了出来。在当时欧洲民族主义气氛中,它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在欧洲与世界上的强大地位,而要求获得更显赫的地位。正所谓羽翼丰满而欲破壳而出之,德国相信他的政治制度比其他国家优越,而越来越热衷于证明它在世界上的军事优势。
强大了的德意志帝国首要的要求就是重新分割殖民地。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相比,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晚。而德意志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也晚于上述几国。因此待德意志帝国终于初具实力之时,世界殖民地已基本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完了。俾斯麦政府在非洲占据的仅有几块殖民地、以及在太平洋上占领的一些岛屿远远满足不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于原料来源、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日益增长的需要。1897年,德国国务大臣比洛夫在帝国议会上声称,“别的国家彼此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能欣赏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德国也要争取“阳光底下的土地”。
野心勃勃的德国政治家们积极寻找可以在这种对抗中作为伙伴的盟友,欧洲大陆渐渐划分出两大集团,即德、奥、意和英、法、俄联盟。双方都想打一场战争,而奥匈帝国利用其皇太子朗西斐迪南之死,终于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威廉二世和德国的政治家们都认为这是扩展德国实力基础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战争的爆发,对他们来说不仅是20世纪初欧洲复杂的实力地位的发展结果,而且还是攫取世界霸权的手段。当然,这一企图经过了四年狂暴的战争后终于失败了。
◆基太迦式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凡尔塞宫举行和会,签订了一个旨在维护欧洲和平的条约。法国实际上是处在主要支配者的地位上,由于想要为在战争中所受到的德国的侵害复仇,这个和约苛刻得令德国人难以接受。德国人一直认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在战场上被击败,但却仍要被迫接受战败的耻辱。同时,和约却使法国获得了在欧洲大陆的统治权,巩固了英国在地中海的霸权,也扩大了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样的结果与德国的目标完全相左了,自然而然地深深地伤害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自尊心。
在西方的压力下,德国建立起一个新民主政权——魏玛共和国,但它却被看作是纯粹西方式的产物,全非德国自己的思想与意志的成果。而战胜国根据《凡尔塞和约》对德国实施的安全政策,也被民族主义者看作是一项独裁的政策。德国政治家们怀着极大的不满勉强地执行,内心中却充满了改变现状、修改和约的冲动。经过1918年“十一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魏玛共和国,只是使德国的社会阶级力量稍稍平衡。
社会民主党与工会起了领导作用,但工人却并没有成为这场实现自由和社会民主目标和准则的革命中一支有组织有纲领的中坚力量。占社会多数的中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分子则动摇不定,整个共和国体制中缺少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一股反民主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滋长起来。这时,希特勒利用了人们对凡尔塞和约的反感,对德国不败而败的愤慨,对重新掌握世界的幻想以及对西方民主那种自由、人道和个人主义准则的鄙视,提出了“自由和面包”的口号,打着社会主义与土地改革的招牌,骗取了广大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信任。人们被希特勒煽动的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左右着,成为纳粹党心甘情愿的顺从者。反抗专制的抵抗力量太弱小、太孤立,难以取得胜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