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要忘记德国_黄永祥【完结】(42)

  ◆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

  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提出,始于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八大和九大。1971年6月,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成为民主德国发展史上最有成效的建设时期的开端。埃利希.昂纳克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会议主要政策之一,就是要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统一”,以“集体化”、“合理化”为建设中心。大会确定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必须任务,根据新的社会要求,提出了新的前进目标;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并为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基本前提。

  1976年,统一社会党召开了九大会议。会议通过了新五年计划,确立党的工作目标为,继续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从而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实行社会主义的集体化是民主德国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

  70年代,民主德国即逐步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国。由于贯彻集体化方针,它在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有很明显的进步。国民经济的投资额从1971年至1975年并为1830亿马克,而1976年到1980年达到2500亿马克。10年中生产率增长了53.6%,国民收入增长了53%。1980年的工业产值为2,689.5亿马克,比1970年的1,508亿马克增加了近一倍。机械、能源、化学、冶金等部门发展成绩非常突出。工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60%。

  进入80年代以后,民主德国继续贯彻经济改革,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建立了大量联合企业。大型联合企业是适应民主德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有效生产模式,利于集中调配人力物力,便于国家经济杠杆的调节。这段时期,民主德国国民收入更有大幅度提高,1980年至1985年增长率为30.7%,国民收入平均递增4.4%,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递增7.6%。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十位,国民收入总额居世界第十二位。直至统一前,民主德国的社会发展水平都居于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领先地位。

  二、故国辉煌

  民主德国像一颗流星划迹星空,一刹那辉煌之后,陨落入历史长河之中。曾几何时,它也一度辉煌灿烂,举世瞩目。

  ◆“一个中心”

  民主德国不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国土面积来说,都只是一个小国。然而尽管它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4%,工业生产总值却达到了世界工业生产值的2.5%。在前苏联与东欧国家中,民主德国人均国民产值最高。

  40年来,民主德国经济基本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战结束后,苏占区实行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到1950年,民主德国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战前的水平。1951年民主德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此计划结束,1953年民主德国全民经济成分就占了工业总产值(不包括建筑业)的78.9%。1960年民主德国又实现了农业生产公有化。1963年民主德国提出了“新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到60年代末,民主德国生产总值比建国初提高了4倍,国民收入已达到10亿马克。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效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针。此后10年,民主德国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5%,国民收入平均增长4.6%,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2689.5亿马克,其中电子、电器和仪器制造业的产值达到了300亿马克,占工业总产值的11.2%。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094亿美元,按人均计算为7180美元,居同期世界第28位,在前苏联东欧国家中居于首位。

  80年代以后,民主德国国民生活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80年代前半期,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4%,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递增7.6%,其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十位。国民收入总额居世界第12位。198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1873美元,1989年,生产性国民收入达到了2735亿马克,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倍多,其中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农业生产增长了1倍,畜牧业生产增长了8倍,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5倍,人民的纯收入从1970年的794亿马克增加到了1988年的1620亿马克,人民生活水平约居世界第24位。

  从民主德国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可以看出,民主德国40年来的经济进步是巨大的。取得如此成就,即使是在世界范围来讲都极为不易。德国历来在工业生产与劳动率水平上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差距。德国传统的重工业、原料材料工业都集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工业产量只占战前德国工业总产量的17.9%。战争中东部地区遭受的破坏也远高于西部地区,几乎丧失了45%的工业生产力。此外东部还承受了重于西部的战争赔款的负担。在西部地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大量援助时,东部地区还在遭受西方经济封锁。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就是从此基础上起步的,但建国后,它很快就从二战的废墟中站了起来,恢复了生产。

  ◆优越性

  从战后的一片瓦砾,到80年代后跃居世界发达工业国行列,分析民主德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几条重要的经验:

  1、重视经济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生活的安定和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民主德国处于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最前沿,直接受到联邦德国的威胁,因此从一开始,它就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工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保障社会制度的稳定。民主德国从50年代起即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首要任务和指导方针。40年来,用于生产的投资增长了19倍多。按1985年的可比价格计算,1949年的投资为38亿马克,1970年上升为437亿马克,到1988年则增加了770亿马克。民主德国制定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同时还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作出了规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