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思想中,除了种族理论外还有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概论了自然界的物种进化、生存的方式。可有人将它曲解,并建立了一套理论,企图绘出一幅未来的“人类种族图”。
庸俗进化论者几乎将达尔文的全套术语和思想加以推广,混淆了生物和社会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得出资本主义关系似乎有“自然的”和“永恒的”性质,以及有在生物学上的优等民族和劣等民族的种族主义论断。人类历史于是被描绘成“各种族争取生存的斗争”和侵略、征服、融合的画面。他们竟然把人类的繁延与动物的繁延相提并论,提出“有计划地培育最好的种族,避免血统的混杂”的谬论,反对以教育为手段,使人类得到平等的、人道的、发展的思想。
威廉二世的统治世界梦、极端民族主义、尼采超人思想、种族主义,形形色色的极端思想,全在希特勒身上活现。埋藏已久的病根终于发作,1939年,德意志疯了。
三、德意志的思维,从骚动到疯狂
◆德意志上帝
拿破仑以侵略的形式统一了德意志,同时也引燃了德意志民族主义。
“日耳曼优越于其它一切文明形式……这是永恒世界的内在部分”。这是费希特写的,再加黑格尔的话:“战争是永恒的,也是道德的”。
如何让人相信这是哲学家的话,更不能让人相信这是拿破仑统治下的声音。仅凭这点,可以说德国的思想,确是疯狂。
德意志上帝,在德国悲剧的这个阶段第一次出现了。
德国思想家与德国国家政权结成联盟,在高等学府的大课堂里,不仅仅发出复仇的呼声,而且还有被认为是道德的和哲学的信条——统治世界的要求,条顿人至少要成为欧洲的领导,这些烫金文字被篆刻在19世纪的进门柱上。
德国的思想家,他们可以脱离政治,但他们不会想到,政治却不会脱离他们。他们的理论,无论怎样理智清晰,但只要有一个观点,可以与德国人好斗的本性相结合,你又会发现它能产生多少疯狂。
◆背负着民族自卑感的好战者
19世纪的德意志意识,是一种变态的心理病患者:他们是现实中的自卑感的受害者,却又不得不用自负的面孔将自己欺骗,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加勇气,告诉自己很强大。
治愈民族的心理的任务本该是那些德意志优秀思想家的任务,但从未有一人解决过这个问题。歌德,是将德国以及国家结构看得最清的,但他对德国的失望程度,比任何其他思想家都严重。于是,“德国病”1914年发作了一次,1939年又发作了一次。
早在17世纪,当西欧的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实现民族统一、成为近代民族国家时,德意志还是邦国林立,在国际市场上无法与英法等竞争,德意志人民有一种沉重的自卑感。1789年法国革命的影响,反抗拿破仑战争,使德意志民族主义上升,加上他们强悍的本性,开始滋生了扩张主义的情绪和倾向。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已经发展为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世界强国,但在老牌帝国主义英法等国家面前,却总有一丝自卑感。德意志民族主义发展为一种富于进攻性和好战性的民族扩张主义。
只有用战争,才能来掩饰德意志的不安。
◆“阳光下的地盘”和“世界政策”
俾斯麦使德国自中世纪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强国雄踞在欧洲的中部,他们似乎可以实现自己压抑已久的梦想了。在威廉帝国时代,德意志帝国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和世界强国地位。
德国人在他们的精力、天性和历史方面,和美国人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在于,即财富再不断地增加,也难以使他们满足。这个国家自古以来的幻想更加强烈了。无论是新工业界还是老一辈将军或容克地主,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对权力的渴望远胜于金钱。一个好战的民族从来不会在假日或周末闲情逸致地享受一番;相反,它希望剥夺别人这个享受。
德国人认为,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他们认为通过千辛万苦,征战攻取而获得的,才是有价值的。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的德意志民族运动,具有军事专制的特点。在人民的心目中,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及德意志民族的强大是德丹、普奥、德法三次“所向无敌的战争”的结果。强烈的军事意识已根植于民族意识中。
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民族主义更越出了德国这个范畴,使民族和种族观念成了一种希望和理想。威廉二世提出了以谋求“德国人在阳光下的一席之地”为纲领的世界政策,提出了德国要与英国并驾齐驱的要求,已经反映了德意志民族意识下的德国人的目标。
德国的“世界政策”使人民产生并滋长了这种意识,德国要与英国并驾齐驱,德国负有使命并且有权力去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大国未来的福祉将主要取决于对地球上其他地区的扩张程度。”在欧洲称霸,向外扩张的思想,已是当时德国广大阶层的一个精神财富,甚至可以说是德国在国家机构里,经济界内和社会上参与决策人士的最强大的意志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