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要忘记德国_黄永祥【完结】(90)

  然而,它们在积极行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德国撺掇出日本,日本也自愿做急先锋。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幕双簧戏!

  国际社会欢迎德国和日本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对它们的“雄心”却感到忧虑。日本和德国都开始充当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角色,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对这种“国际责任心”,人们岂能不敬而远之?

  不过,德国和日本再不可能配对了。德国深陷入欧洲的情网,日本为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所羁绊。德日关系的密切至多只能保持在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范畴内,不可能鸳梦重温。

  ◆人之初,性本善

  德国和日本曾对世界犯下了滔天罪行,并因此受到严惩。然而,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依然不失为优秀的民族。两大民族虽处在地球两端,文化相异,资质却有些相似。这对它们的相似的成就不能不说有一定的联系。

  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到了近代,已成为非常成熟的民族,其标志就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德意志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巨人。正是这种辉煌的民族文化,保障了德意志幸存于列强争锋的欧陆之中。斯大林不能不概叹说,德国作为一个国家能够被摧毁,但是一个民族是不能被摧毁的。日本则以文化的独特性著称。日本孤悬海外,千百年来生息列岛之上而不受外来干扰,渐渐形成了个性强烈的大和民族文化。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的排斥力是大和民族显著的特征,正是这种特征维系大和民族度过了近代最艰难时刻。这一特点在战后经济腾飞中也充分显示出它的力量。一个成熟的民族是不能被毁灭、被同化的。它也许会遭受劫难,但是一旦适应了新形势,又会重现生机。这并不是说,它们是闭关自守的。

  国际性是这两个民族又一大特点。德意志民族生息在民族林立的欧洲的沃野上,总是同欧洲各民族频繁的交往,自然不乏开放性。日本虽然孤悬海外,也曾闭关自守,但却是最善于学习的民族。即使在闭关自守的时代,它不仅仍同中国密切交往,而且还将荷兰人留在日本,留着一个洞察西方的窗口。它并不放弃民族的特质,但是却是东方诸民族最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民族。

  德国和日本能够发生质的飞跃,就是因为它们能够同最先进的文化接触,并能够抓住机遇,贪婪地吮吸其乳汁。德国能够摆脱落后状态,在上世纪中叶实现腾飞,就是因为它及时汲取了发端于英国的工业文明。日本更是如此。它在古代同发达的中国交往,从而实现了民族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它在近代大规模同西方交往,又发生了一次飞跃;当代它与美国紧密联系,又抓住了新的机遇。一个落后的民族同发达的文化相交往,总会腾飞的,从而后进赶先进。近朱者赤,然也。

  民族的独立性与开放性导致了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的相似的积极的性格。它们都积极向上,或出于逆境中培养出的坚强性格,而出于民族危机感。特别是日本,民族危机感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它们讲实际,讲实干。德国人的严谨是举世公认的,日本的玩命劲儿则令世人生畏。它们不只是苦干,还特别讲效益。据说在近代,有些日本女子流落东南亚为妓,一点一滴地积攒卖身钱,以做回国后发家的原始资金。人们难道不是尊敬,而是蔑视她们吗?

  也许正因为这一切吧,近代以来的德国和日本都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民族素质。这保存了战后复兴的良种。战争虽然摧毁了它们的成就,却毁灭不了它们的人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德国和日本战后崛起的真实写照。

  二、日德反差

  ◆一个谢罪,一个翻案

  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同犯下了滔天的战争罪刑,为世人所唾弃,然而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对侵略战争的认识却截然相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德国谢罪于世人,而日本却虚与委蛇,还总是试图为侵略者翻案。德国诚恳地承认纳粹战争罪行,严厉打击新纳粹主义,日本却死不认账,有所表示也总是遮遮掩掩,心思不诚。德国在战后积极履行赔偿责任,而日本连给“慰安妇”的赔偿都心有不甘。德国严厉禁止纳粹主义宣传,教育青年一代正确认识历史,而日本却总是试图修改教科书,不帮助年轻一代正确对待侵略历史。德国总理心怀痛愧之心,跪拜在犹太遇难者面前,而日本首相及其阁僚不仅几度参释供举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今年执政的自民党竟要外国领导人也同样参拜之。

  1995年6月,日本国会终于通过了一项《以历史为教训的重下和平决议的议案》,但这个议案排斥了妥协精神:“深思世界近代史上很多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行为,认识并深刻反省过去的这种行为以及给其他国家的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痛苦。”然而,桥本龙太郎首相却在第二年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

  每届日本政府中都出现了这种“怪圈”:一两个内阁成员冒出来,否认侵略历史,而后在世界人民谴责声中下野。日本一些人不愿反省侵略历史,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谈怪论。某些人把侵略战争美化为“自卫战争”,认为日本在二战中“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才发动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是为了捍卫日本的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自卫战争’”,宣扬“侵略有理论”;某些人把侵略战争说成“解放战争”,宣称日本反对的是西方列强,而非亚洲国家,目的是解放亚洲人民,鼓吹“侵略有功”论;某些人否定侵略战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将自己描述为受害者,宣传“侵略无罪”论;某些人认为反省是自我伤害,“将使日本永远贴上残忍民族的标签”,宣称“反省有害”论。总之,德国和日本一个谢罪,一个翻案,形成了绝妙的对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