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心中也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不过,时间还早,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岂能因为有人逼他,他就顺从别人的意思,人总归还是要有点坚持的。
这可能有点自私,更多的是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历史需要他这样的人,总得有人来开个头,来做出改变。
顺系的行为,在王彦的意料之中,可王家的心思,就让王彦觉得有种孤家寡人,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的感觉了。
这让他有点神伤,是坚持自身的理想,还是成全他人的富贵,王彦也很动摇,但是时间还早,为什么要这么快放弃呢?
从青州之变到现在,他一步步拼了出来,多么不易,再拼一拼又如何?
今时,他不过而立之年,命长一点,至少能活三十年,在这三十年内,他说的算,为何不试一试?他不做一做,怎么知道结果?
孤还没死,等孤死了,要是不成,任凭你们洪水滔天,但在这段时间里,谁要斗,那就斗,皇帝要争,那就陪他争,大臣要斗,那就陪他斗,就让孤王做个活曹操吧。
想到着里,王彦不禁长出了口气,他现在确实背负巨大的压力,可是最难的时候都过来了,现在他还有大把的牌,又算什么呢?
不过他着些想法,现在已经不能表现出来,至少不能在王家和顺系这些想让他称帝的人面前表露,因为跟俗人不能谈什么理想,但是在面对堵胤锡、苏观生等人时,又得像个建制派,他需要在其中周旋。
王彦忽然扭过头来,不快地说道:“让他们上船,孤王不入临清。”
陆士逵一直站在王彦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听到命令忙抱拳应诺,然后从大船跳上小船,慢慢到了岸边。
高一功等人见了他,忙迎接上来,“鸿淅,殿下呢?”
陆士逵看了几人一眼,欲言又止,半晌鼻子里出了股长气,才叹道:“大都督,殿下让你们上船去见他,殿下并不下船!”
高一功闻语不禁与旁边的刘芳亮对视了一眼,后面几将也有些慌了。
他们听说内阁几位学士,已经往北方而来,想要阻止楚王泰山封禅,所以走到了临清来迎接,想裹挟着王彦走陆路经过济南去泰山,避开几位学士。
顺系虽然在明军中占了很大比重,但是王彦对于军队的控制,其实还是很强的,特别是中下层的将官,许多人都可以算是王彦的门生,顺系也不敢动硬,所以他们主要是造势,让王彦觉得天下都希望他篡,动摇他之后,然后寻机会黄袍一裹,大事就成了。
这一路来,沿途楚王殿下都会下船,到州县内安抚刚归附的百姓,见见士绅,声明下朝廷的政策,以便北方的秩序尽快恢复。
临清是山东极为富庶的一座城池,楚王突然不下,这让高一功等人心中一紧,看来他们的事,楚王是知道了。
这事毕竟是他们自作主张,谁被逼迫,都不会高兴,不过他们这也并非全为了自己,殿下登上大宝就是皇帝,他们这也是为殿下好。
现在的情形,他们也不能将楚王抢下船来,高一功沉默了一会儿,便将马鞭和兵器交给亲卫,沉声道:“好,我们跟着鸿淅去见殿下!”
其他几人见此,也只能都解了兵器,一行人上了小船,然后等小船靠近王彦的座船,才从船梯上去。
王彦的坐船是一艘三层的楼船,船体很大,这时王彦已经回到船舱内。
几人被领进一间特别大的舱室内,里面两侧摆放着楠木交椅,王夫之和几名官员坐在两边,王彦则沉着脸端座在中堂,整个布局就像是进了一间节堂。
高一功等人见此,忙疾步上前,齐齐给王彦行礼,“我等参见殿下!”
王彦没有让他们起来,只是扫视他们一眼,然后冷声说道:“你们胆子不小,擅离职守不说,还带着大军前来,眼里是没有孤,也没有朝廷了。”
几人听了,低头一阵沉默,王彦今日的威望,他们心中都还是很敬畏的,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该说的还是要说,高一功忽然磕头道:“殿下,我等怎会不将殿下放在心上,我等这次前来,正是为了殿下的大事!”
他一说完,刘芳亮也跟着跪拜道:“殿下,军中将士都觉得殿下……”
“好了!放在心上,你们拥兵前来?这样能让孤王安心,怎么让孤心安?”王彦却忽然出声喝断道。
高一功闻语一愣,他长期驻守南京,明白的多一些,立刻就反应过来,紧接着就脸上一白。
刘芳亮却没有明白王彦的意思,他忙解释道。“殿下,那是为了给殿下壮声势啊!”
“殿下光复神京,德胜还朝,正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都愿意跟随殿下,拥护殿下!”
王彦挥了挥手,见他们纷纷解释,叹了口气,然后改变语气温声说道,“孤王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要做什么,但这件事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不过孤王会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就先在船上住下,三日后,孤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说完王彦便起身离开,留下高一功等人,李来亨不禁有些惊惧,还想要说,王夫之却站起来说道,“三日后,大军正好到泰安,殿下既然说会给几位将军一个交代,几位将军就等三日又何妨呢?”
泰安府,位于济南之南,大运河的东侧,泰山就位于泰安府境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