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胤锡闻语笑道:“既然是丰年,那老丈一家今年的日子,可比往年好过一些呢?”
“好过~好过~”老农听了忙道:“这也得感谢楚国公和堵抚台,何督师在的时候,即便这般丰年,那也是吃不饱的,现在官府将何督师定下的赋税改了回来,我们交了官粮,不仅家里口粮足够,还约有结余了。”
堵胤锡听完不禁与王彦相视一笑,显然两人心中都十分满意,湖南的民生,能在他们的努力下得到恢复。
对于王彦而,两个多月来,他手下人马得到了休整,而这次夏粮大收,也意味着他手下兵马能够得到充足的粮草。
对于满清而言,秋高马肥是最佳的用兵季节,而对王彦来说,只要夏收完城,将禾苗再次种下之后,他便可以起大兵,攻打武昌了。
喝完茶水,王彦便再次领着众人,下田劳作,而在这时,在湘水上,几艘满载物资的大船,却在纤夫的拉扯下,吱吱呀呀的逆流而上。
船上装的大多都是从安化一带收来的茶叶,王彦命人将这些茶叶,逆湘水而上,运到衡阳,再用骡马翻越南岭,运到广州再卖给西夷,则获益可翻两倍也。
堵胤锡看着舟船,摇摇晃晃的南去,心中一定感慨:“湖广之地,若能安稳的让我等经略两载,则民力复苏,钱粮也足也。”
王彦亦点头道:“宋高宗曾言,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今我朝之局势,困顿于钱粮,当学宋法也。”
堵胤锡闻语,感叹道:“三湘之地,物产丰富,国公将物资运往广南,获利之厚,远胜腾蛟所加之田赋,此一举不仅缓解民力,也使得官府获利丰厚,实为良策也。”
“广南市舶,最需之物资,乃是瓷器、茶叶、丝绸,但随着北地和江南失陷,瓷器、丝绸的贸易锐减九成不止,广南贸易量大副下跌,湖南之地,与广南隔着南岭,道路不便,瓷器之类不便运输,但茶叶、丝绸的运输却稍微方便一些。”王彦对诸多官员道:“本督欲招募烧瓷的匠人,在广南择地开窑,烧制瓷器,而湖南之地,便种茶纺丝,还有鼓励妇人刺绣,将湘绣发展起来,成为湖南与西夷通商的重要之物。堵抚台与诸位以为如何?”
“善~”堵胤锡称赞道:“国公之才,堪比管、伊也。”
王彦闻言,微微笑道:“既然抚台赞同,那回去之后,便着手准备起来。来,大家割完这块地,就回去歇息吧~”
当下王彦便低头弯腰,麻利的收割起来,一旁早以割完的老农们,则慢慢聚集在稻田之外,看着官老爷们挥汗如雨,脸上都即新奇,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傍晚时分,王彦一行才完成任务,而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百姓热切的目光下,跨上马匹,往长沙城而去。
沿途的旷野上,到处都是收割后,挑着推着稻穗回打谷场的身影,一幅忙碌丰收的景象。
一行人看着这发场景,心中都怀着喜悦,而长沙城外的校场,万马奔腾的场景,又令他们顺军血脉喷张。
洞庭湖口一战,王彦击败清兵,缴获大批战马,终于使他将督标亲军,打造成一支骑兵的目标得以实现。
近万战马,再加上王彦之前的几千匹,他从中挑选一万匹好马,再让诸部将领挑去一些,剩下的劣马便交给黎遂球想法出售。
这两个月来,袁宗第与王士琇,便每日操练一万骑兵,使得他们慢慢恢复了一些战力,但同时消耗也十分惊人。
在骑兵营地的另一侧,则是步军校场,在王彦一行,从校场之旁走过时,营地里,几万人马正围在一起,看着中间场地上,二十个精悍士卒,追逐着一个圆球猛踢,边上的士卒则不时发出漫天的欢呼之声。
进了城门,王彦便与诸多官员分道扬镳,各自回府歇息。
王彦来到府前,想着先洗漱一番,以解身上疲乏,但下人却告知王夫之领着一人,已经在府内等候多时,王彦遂即翻身下马,大步走入府中。
在客厅里,王夫之正陪一男子交谈,他们见王彦进来立马起身,那男子则单膝行礼道:“职下天地会青木堂余太初,奉总舵主之命入楚,有大事告知国公。”
第260章 吴三桂入楚
天地会从江南派人过来,想必是东南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王彦闻语眉头一皱,连忙将余太初扶起,而后道:“坐下再谈~”
几人大步走到座前分宾主坐定,余太初便道:“国公爷,多铎二十万人马扫荡浙东,鲁王已经战败入海,如今清兵大举压向福建,朝廷之中郑太师似乎已有投清之意,朝廷处境艰难,而且太湖义军也被清兵重兵围剿,钱粮俱缺,东南的局势以是危如累卵,所以总舵主让职下前来禀告国公,希望国公能在湖广再次发起大战,将清兵的注意力从江南调到湖广,使太湖义军和福建局势,得以缓解。”
“浙东败了?”王彦听完,脸色立马一沉,“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怎么败得如此迅速?”
湖广与浙东相聚甚远,平时传递消息也得十天半个月,现在清军占据赣北,使得道路阻隔,商贾不通,王彦在楚地想要得到东南的消息,自然更加艰难,他只有从福建的朝廷邸报上,才能了解一点蛛丝马迹。
如此一来,消息传递的时间便更加漫长,当朝廷邸报上前一条信息,还在讲浙东与清军隔江相持,形势大好之时,清兵其实已经渡过了钱塘,大举扫荡浙东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