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坐镇江南,此时已经感觉表面上平静的局势下,暗流不断涌动,他感觉到了一阵风雨飘摇。
卯时一刻,东方天空泛起鱼白,天色麻麻亮,洪承畴早已起身来到书房。
如果是往常,他要先在书房待上一个时辰,用过早饭后,再前往衙门办公,可今日却出现了意外,他刚坐下不久,便有书吏前来禀报,“启禀总督,方才守卫太平门的千总派人前来,说是来了一伙红夷,手持浙江巡抚衙门的路引批文,还有引荐信想要拜见总督,不知总督见是不见?”
“红毛夷?”洪承畴闻语眉头一挑,“信带来了吗?”
书吏双手呈上,洪承畴拿过来,展开信纸观看,他才看了几行,便吩咐道:“让他们进城!”
太平门是江宁城东的一座城门,早上城头响起悠扬的钟声,“咚咚咚”的提示着城外等候的小贩,马上就要开城。
江宁是大城,城中人口众多,每日消耗甚多,全靠城外供应,百余名菜农挑着菜担,赶着驴车,争先恐后的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队。
与往常不一样,在队伍一边,却有一群奇装异服的红毛夷,一个个长得跟魔鬼一样,身上还有股子骚味,正是纵横与海洋上的荷兰人。
此时的荷兰人刚刚与英国一起击败了西班牙,获取了海洋的霸权,但无论他在西方世界多厉害,在东方他都没有话语权。
南面大明在南海上凭借大国的人力物力,快速崛起,使得荷兰人在南海上的利益,丧失大半,而明朝方面流露出来收复台湾,将他们赶出东海和南海的意图,便使得荷兰人大感不安。
远交近攻,这个策略即便是西夷,也能无师自通,眼看这明朝在海上崛起,挑战荷兰人海上的权益,荷兰人理所当然的将目标投向了北面的鞑靼朝廷。
由于得不到中国的货物,荷兰在大员,在巴达维亚的利益爆减,荷兰台湾第九任总督欧沃德以及巴达维亚总督约翰·马绥掘通过书信商议,便决定派遣了一个使团出使鞑靼朝廷,意图两方合作,一是贸易做生意,二是对付明朝。
荷兰这个使团的首领,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小头目名唤揆一,使团对于此次出使怀有了很高的期望,可惜结果却不尽人意。
起初满清对于荷兰使团,还是十分感兴趣,而且非常欢迎,毕竟如今天下两国并立,能有使团来京,有利于满清争取法统地位。
揆一起初还十分欣喜,但很快就发现,基本是对牛弹琴,大清国根本不知道荷兰在哪里,大清完全是以“萬邦之主”的口吻表示對“远人”的怀柔,将荷兰视为“藩服”属国。
至于贸易,大清什么都有,并不需要贸易。
联合对付明朝,你谁啊?插的上手吗?
结果荷兰人的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临走清廷道是大方的赏赐了一些东西,但也告诉荷兰人,你可别每年都来,最好八年来一次,每次不得超过百人,毕竟大清也不富裕。
本来这一次出使,也就这么完了,荷兰人正准备原路返回大员,但是在经过浙江外海时,遇上了风暴,荷兰人只能靠岸躲避。
浙江的清兵以为是明朝的大船,派兵将靠岸的荷兰人围了起来,此事很快便惊动了浙江高官。
正好满清浙江巡抚偷袭舟山失败,损失了不少兵船,他见红夷船大,便有心占为己有,结果发现是使节的坐船,才打消了心思。
不过毕竟是汉员,思想上不像京师的满洲贵族那么无知自大,他与揆一聊了几句,便决定把这群荷兰人引荐给洪承畴,便指使揆一往南京碰碰运气。
此时城门准时吱吱嘎嘎的开启,商贩、菜农们一个个的进城,只有揆一行没有动静,之前他们已经将浙江巡抚引荐的书信送上,可这半天了还没动静,他们便急了起来。
第654章 洪承畴试炮
城门处,十多名荷兰人像牲口一样,被进进出出的人群看来看去。
此时的西夷可没有后世那么高高在上的地位,彼时无论是南方的明,还是北面的清,都有足够理由蔑视这群红夷,在时人眼中,荷兰不过是番邦蛮族罢了,过往的行人大多也是瞟上一眼,纯粹看个稀奇。
“揆一阁下,中国人傲慢无理,鞑靼人更是狂妄自大,比明国的官员还要难以接触,那位洪总督必定也是个傲慢的鞑靼官员。我个人觉得使团的作为,完全没有意义,公司只能用大炮来和他们沟通。”一个荷兰人等了许久抱怨道。
揆一听了,向城门张望一眼,然后说道:“路易斯,你要知道,公司在东方的力量,无法挑战明国,事实上连国姓爷也无法应对。公司要想保证大员的利益,就必须学会联络明国的敌人鞑靼。”
“但愿这位洪总督是位开明的鞑靼官员吧。”
几名荷兰人正说着话,一队绿营兵簇拥着一名清官缓缓而来,慢慢的在他们身前停下。
清官黑色官袍,戴着斗笠,看胸前的补子,是个七品官,他扫视了个荷夷一眼,也不下马,态度居傲,高高在上,“是你们要见总督大人?”
这群衣冠禽兽对治下的汉民都这样,自然不会给几个白番好脸色。
荷兰人在东方主要贸易的对象就是中国,所以大多会一些汉语,北京一行,揆一见惯了这样的鞑靼官员,他领着头,将手放在胸前,躬身一礼,“尊敬的大人,我们授浙江巡抚马大人引荐,要拜见尊贵的江南总督洪大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