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恐怕鲁王不仅是想招抚浙东,而且还想要将浙闽四五万清军,全部收入囊中。”
陈邦彦不是浙江人,但经过方逢年一提,思路也就打还了,一下点出了要害。
现在唐、鲁两派都有兵有地,王彦说要限制他们也不太可能,而且这次光复南京后的果实,两藩肯定也要分,这是阻止不了的事情,王彦的兵力占不了那么多地,藩国官员尚且缺额严重,也没那么多官员去接收地方。
不过,这果实怎么分,却也有说法,这几万清军王彦是绝对不愿看到落入鲁王一家手中,如此唐鲁的平衡就打破了。
王彦皱了下眉头,沉吟片刻,然后吩咐道:“鲁王在浙江得天独厚,这点我们和唐王比不上,但这几万清兵不能让鲁王一个人全占了。方老是浙江人,本藩让戴之藩领三万人与方老同行,老方辛苦一趟,能招多少是多少。”
王彦这是准备从鲁王的牙缝里抢人了,方逢年拱了拱手,“下官在浙江还有些人脉,必定全力以赴,不负殿下之托。”
王彦点点头,可脸上还是有些不放心,在浙江,他这一派人生地不熟,想要招降别人,连门都不知道往哪里走,可鲁王一派却轻车熟路。
王彦还是担心鲁王一下招抚太多人马,他犹豫了一下,于是补充道:“孙守法还在苦领关,鲁王招抚浙闽清军的事情,可以派人透露给唐王他们。”
“下官知晓!”
陈邦彦很快明白王彦的意图,这是让唐王也参与进来,一起和鲁王抢人,当即他也拱了拱手,然后便欲离去。
可是他们刚转身,王彦却又忽然反悔,“等等!”
几人闻语又站定下来,王彦思索权衡了半晌,才说道:“先不要告诉唐王,等明天事情定下来,再说!”
陈邦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拱拱手,表示明白了。
王彦见此点了点头,挥手让他们离开,自己则转身进入后堂。
南京刚下,还有许多事情未做,像查抄府库,清算旗人家产,审理投清官员,这些事情都因为争位,而被暂时打断。
除了这些该做的事情没做之外,新光复的地区,整个行政系统也是一片混乱。
整个江南地区,王彦有兵没官,唐藩有官兵少,双方本质上又各不统属,许多事情都没法子做,事务堆积,让王彦头大如斗。
次日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照耀在皇城金黄的琉璃瓦上,黄灿灿的一片,闪闪发亮,显示是宫城的大气磅礴和森森威严。
旭日东升,东有大明,古老的帝国,似乎也如朝阳一般,重新散发出蓬勃的朝气。
宫门大开,身穿四爪龙袍的鲁藩先领着一众绯色袍大员,鱼贯而入,从红色的宫墙间穿过,径直前往议事大殿。
不多时,穿绯色袍,戴着梁冠,胸前补着狮子的金声桓、郑成功也与一众大臣步入宫门。
王彦休息一宿,振奋精神,换好郡王衣冠,领着绯袍、青袍的官员来到了皇城外。
三方人马,一一穿过宫墙间的大理石甬道,各个都抖擞精神,全力一战,一举决定,大明朝后二十年的未来。
议事殿上,三方还是各站一块,但这次却没有一开始便撕起来,两边似乎都颇有准备。
殿上安静了一会儿,王彦作为和事佬,依然先站出来,轻咳一声,然后说道:“南京光复已有二三日时间,但诸事皆因为统继问题而无法展开。本藩为大将军,战时统领诸军,今日厚颜在此主持议事,望各方今日务必相互妥协,商议个结果,尽早确立新君,然后组阁,以便政事能够顺利展开。”
王彦停了一下,向两边看了一眼,然后说道:“众位昨日已经商议了一宿,今日便说说看法吧。”
第780章 庙号、谥号
商议皇位继承这种大事,按礼法,就是该遵循先皇遗诏,但如今明朝的情况却太过特殊,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
这商议由王彦主持也有些不合适,不过老朱家年长且有威望的宗室亲王们,死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藩王,唐、鲁两藩又不会买账,所以只能由实力最强的王彦来主持。
议事殿是,原来的奉天殿,唐鲁两藩的人马,虽然没象昨天那样剑拔弩张,但一个个也是杀气腾腾,面无表情的站在议事会场。
王彦的话说完,殿上安静了一下,唐、鲁两派经过商议后,都有做了准备,今日必定,鼎定乾坤,楚党统一思想后,也随时准备介入。
两边沉默了一会儿,唐王一边,万元吉出列道:“昨日衡阳王所提三件事,我等回去商议后,觉得十分有理,可是两方却未能达成妥协,为了防止今日议事,像昨天一样混乱,本阁以为这次商谈,我们应该搁置争议,寻求共识。”
搁置争议,寻求共识,这话说的漂亮,但鲁王这边却有人一声冷哼,“争议怎么搁置?”
鲁王一边,众多大臣都做好了必争的准备,一定要把鲁王扶上大位,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政治前途,必须力争,不达成这一点,谁和你共识。
王彦见此皱了下眉头,抬手说道:“万阁老继续说!”
万元吉没有理会鲁王一方,他们要拉拢的是王彦,他拱了拱手,“殿下,既然统继问题争执不下,卑职以为不如先把另两件事情,先行解决。而在这两件事中,大行皇帝的谥号和国葬,便更为急切一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