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138)

  到1944年6月,美国的前进基地在那些新占领的岛上建立起来,并集结了足够强大的兵力,准备进一步突入日本的海上领域。1944年6月15日,美军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登陆。这次战役非常激烈,直到7月9日美军才攻克该岛。同月下旬,美军又攻下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和提尼安岛。这次胜利使日本本土处于空袭范围之内,尽管距离还是很远,并且使美军突破了日本帝国的第二道防线。

  舰载飞机对特鲁克岛和其他地方的日本主要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空袭,这不仅是一种附带行动,实际上这使美军可以大步横跨中太平洋。那几次空袭非常成功,几乎完全消灭了中太平洋上日本空军的力量。因此,在七个月的时间内,尼米兹海军上将的部队从中途岛打到关岛,推进了三千英里左右,并且到了离日本本土一千四百英里的海面上。日本海上防务显得相当空虚。曾经在1942年显赫一时的日本空海军力量,再也无法与美国较量了。日本遭到了惨败,东条将军的内阁由于日军不能挡住美军而名誉扫地,终于在1944年7月18日辞职。

  当美军在中太平洋取得胜利的时候,西南太平洋方面也取得了几乎同样惊人的胜利。麦克阿瑟将军的美澳部队沿着新几内亚海岸向菲律宾方向推进,同时由哈尔西海军上将指挥的舰队通过所罗门群岛向北推进。到1944年初,这两次进攻已迫近日本人在新不列颠岛上腊包尔的强大据点,使这个基地就袭击盟军来说已丧失作用。后来,美军又决定绕过腊包尔,因为那里集结着大约十万名日军。在以后的几个月里,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在海陆空三方面联合发动了一系列作战行动,使澳军和美军到1944年7月30日已占领了新几内亚整个北部海岸的各重要据点。

  当哈尔西的航空母舰这样配合麦克阿瑟的部队作战时,西南太平洋战事的性质马上起了变化。由于航空母舰所载的飞机可以提供空中支援,麦克阿瑟的部队不必再局限于部署在由陆上起飞的战斗机群的航程之内。因此,距离缩短了,麦克阿瑟的部队能够一次跃进四百、六百甚至一千英里。

  太平洋上的重大胜利同对日作战中其他战场上不断的失望形成了对比。关于缅甸战场,按照第二次开罗会议的决议,蒙巴顿必须放弃在缅甸日军后方进行两栖登陆的计划。可是他于1944年1月发动了他的缩短了的战役,沿着海岸再一次向若开推进。

  同时,在缅甸北部,史迪威将军接过了他在印度训练的中国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他的计划是要把日本军队从打算修建的雷多公路(后来改称史迪威公路)赶回去。根据计划,雷多公路将在密支那同旧的滇缅公路连接起来。盟军控制区内的这段公路已经动工建筑。史迪威的部队得到两支突击队的支援,其中一支美国小分队叫作“梅里尔掠夺者”,另一支是由奥德·温盖特将军指挥的一支较大的英国部队。这两支突击队进入了缅甸中部和北部,在史迪威将军的大部队前面成功地破坏日军的交通线。他们不打算与友军据点保持地面上的联络,而是依靠空投取得必要的军需品。这种尝试既危险代价又很高,但终于成功了。象以前那样,日军非常顽强地抵抗,直到1944年8月3日,密支那才被攻下。那时雨季来临,阻碍了地面的作战行动。雷多公路直到1945年才通车,缅甸战役的原定目标——恢复印度与中国之间的陆上交通——就此实现了。那时对日战争的形式有了变更,而公路经过的地方又十分崎岖,这两个因素使这条公路的作用大为降低。只有少量军需品通过这条得来不易的公路输送到中国去。

  同时,日本人并不是无所事事地等待蒙巴顿来进攻。1944年3月,日军在缅甸中部发动攻势,进犯印度,大约有两个月的时间把英帕尔城四周平原上的英军主力部队截断。后来只有依靠种种非凡的努力,包括从缅甸南部空运一整师的兵力到英帕尔地区,才把日军击退。可是向中线如此增援后,想在南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不可能了。1944年6月,日军从英帕尔全面撤退。由于雨季已经开始,退却的日军遭到疾病和饥饿的打击,损失惨重。

  1944年在缅甸取得的这些局部胜利,并未使中国的处境有多大改善。相反,偶尔从“驼峰”派遣飞机补给在缅甸作战的部队,反而妨碍了给蒋介石军队输送军需品。在缅甸北部,由史迪威指挥作战的中国军队表现得相当出色,这说明中国人经过训练和装备后,打起仗来能和日本人不相上下。但是这并不能改善中国本身的局面,因为蒋介石军队显然既缺乏训练又缺乏装备。

  按照1943年5月召开的“三叉戟会议”的决定,在那年下半年飞越“驼峰”运往中国的军需品中,一半以上用于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远程轰炸机队。在华南接近日本的地方建造了大型机场,使日本处于B-29新型轰炸机的袭击范围之内。到1944年春天,准备工作将近完成。但是,当日本人认识到本土的安全受到这种威胁时,他们便发动了一系列地面进攻,旨在占领那些新建的机场。由于中国军队没有能力阻挡日军的前进,1944年4月至9月期间,那些机场在可以使用之前就被占领了。

  日本在中国的胜利给了美国所抱的希望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战争的初期起,美国的太平洋作战计划就规定中国要担当重大的任务。美国人曾认为,他们可以指望经过正规训练和配备的中国军队来击败日本的大部分地面部队。在1944年的春天和夏天,这种希望成了幻想。中国军队的作战效能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蒋介石把他的大部分军队布成一道屏障,以防备正在华北作战的中国共产党军队。美国力求改变中国人管理和训练军队的传统方式,但蒋介石加以抵制。事实上,美国想把中国变成强大的抗日同盟军的梦想已经破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