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火站受到了里宾特洛甫和纳粹海军部长拉达尔的接见。然后乘火车穿过苏联,
经西伯利亚于1935年2月12日回到了日本。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外务大臣广田弘毅等
地位显赫的大人物都亲自到东京火车站的月台上迎接山本的“凯旋”。对于急于扩
张的日本法西斯来说,山本之行是日本自华盛顿会议以来第一次外交上的成功。在
通往皇宫的道路两旁挤满了狂热的欢迎人群,好出惊人之举的山本索性下车,一边
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一边冒雪步行,直到皇宫外的二重桥。这是山本在扩张侵
略问题上第一次受到国人的狂热崇拜。
2月14日,日本海军当局在海军大臣官邸,为山本举行了“归国报告会”,军令
部总长伏尼宫亲临会场。会议按惯例由山本向大角海相作了汇报。同日下午,山本
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上作了同样内容的汇报,并于2月19日将此内容以“复命书”的形
式呈报天皇。
不过山本回国后也碰上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就是他的好友堀悌吉在他赴伦
敦谈判期间被迫退役,退出了现职。堀悌吉是山本在海军军官学校时的同班同学,
在学习期间二人就结为知己。掘。涕吉为人圆滑、平稳,有长者风范,很为山本所
敬重和信赖。用跟随山本去伦敦谈判的(木夏)本重治的话来说就是:“长冈山本
这样一个鲁莽的乡间武夫,之所以能锻炼成为一位沉着干练、智勇双全的将军,与
掘。涕吉的熏陶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堀悌吉比山本晋升得更快,早一年即升
为中将。他们对裁军问题的看法大致一致,均属日本海军中的“条约派”。自1923
年因在华盛顿会议签字而被视为条约派头头的加藤友三郎去世后,条约派逐渐失势,
以加藤宽治、末次信正为首主张对英、美采取强硬态度的“舰队派”,则在日本法
西斯运动急剧发展形势的刺激下,逐渐控制了日本海军的各要害部门,并排挤打击
条约派。条约派的主要人物山梨胜之进、谷口尚真、左近司政三等先后被迫下台,
只剩下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两人。此次舰队派又以掘涕吉在侵略中国上海时支援登
陆部队行动不力为借口,撤去了掘,涕吉第3战队司令官的职务。闻此消息后,山本
五十六大感痛心,他叹息说:“撤掉堀悌吉,等于损失一支巡洋舰队。”
通过两次裁军谈判,山本五十六对世界海军大势的发展更加明了。他之所以不
同意舰队派主张在主力舰方面与英美平起平坐,而赞成条约派的观点,是因为他对
美国的工业潜力了解较多。他曾说过:“仅仅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和得克萨斯州
的大油田,便可明白:我们把美国作为对手,与其进行毫无限制的建造军舰的军备
竞赛,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我们日本国力所承受不了的。”他认为,日本如果卷
入和美国无限制的造舰竞赛,将无可避免地使日本耗尽资源。他希望日本接受德国
的教训,目前要不事声张,避免过分刺激英、美,应冷静、慎重地去充实自己的实
力,特别是加速航空兵力的发展,果能如此,则让英美向日本磕头的日子就为期不
远了。他在伦敦会议期间写给其亲信部下三和义勇的信中说道:“我等弱者在强者
(英国的首相、海相、外相和美国代表及两国的参谋长)面前,奋力周旋。他们心
里虽然并不满意,但在这种场合,也不得不强作笑脸,倾听我们的愚见。不可否认,
我帝国之国力较之美国确有天壤之别,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暗自惊叹。是时,吾等深
感日本帝国是到了谨慎自重、发奋图强的时候了。”
他接着继续写道:“可以想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如果再忍
耐50年的话,它当今也能同欧洲强国相匹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天我们日本
帝国必须冷静自重,积蓄力量,盛国强兵。尽管此次谈判已毫无胜利可言,但只要
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上述各点,并使之付诸实施,将不愁英美拜倒在我们的麾下。”
最后他满怀信心地说,“对海军来说,至为重要的也是谨慎自重,艰苦努力,
当务之急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迅速发展海上航空兵。”正可谓:争夺霸权风雷益急,
满怀信心寻觅捷径。欲知后事如何,还待下章评说。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第六章 航空之路(二)
中国空军逞英豪,蓝天搏击技高超;
日本军阀起杀意,远东祸根气焰嚣。
两次伦敦之行,更加坚定了山本五十六航空第一的思想。在1930年第一次伦敦
谈判回国后,山本受命出任海军航空本部技术处长,他利用这一职位积极改进日本
海军的鱼雷攻击机和远程轰炸机,还把生产快速战斗机提到日程上来,为日本法西
斯发动和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准备了大部分的战斗飞机,其中包括中型攻击机、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