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_接培拄【完结】(46)

  与阁,准备大干一场了。

  近卫文磨是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倦怠而毫无主见的人,他出身于贵族之家。虽

  然软弱、愚笨,每次组阁却总想别出心裁。在他第一次组阁时,他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次他又作出了惊人之举,在组阁前将3位即将上任的至关重要的大臣——一陆相

  东条英机、外相松冈洋右和海相吉田善吾召到其私邸获洼山庄,举行“获洼会谈”。

  吉田善吾是上届内阁继任下来的,虽然与山本是同期同学,但不如山本性格刚烈,

  因而在内阁中受到东条与松冈的左右。会谈的结果,4人一致同意下述目标作为新内

  阁的行动方针: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新秩序”,将英、法、荷、葡等国在

  亚太地区的殖民地,列入日本“大东亚新秩序”的范围;必须实行全国总动员,全

  体国民都应献身国家;尽快解决中国事变;排除美国的干涉,为此要与德国和意大

  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为南进作好一切准备。 在此基础上,近卫内阁在成立后的第四天正式通过了它的行动纲领——《基本

  国策纲要》。这份由文官们在近卫指导下草拟的文件,以大量动听的辞藻和夸张的

  调子宣告,日本的意图是“适应世界形势变动,改善内外形势,在迅速结束中国事

  变的同时,捕捉良机,解决南方问题”。三国同盟又作为首要问题列为新内阁急于

  要解决的问题。

  正在海上的山本五十六,此时虽然正加紧针对美国的作战训练,但在决策上却

  仍极力反对将日本带入日美战争的三国同盟,不断上书吉田海军大臣,阐述自己的

  观点。在一份意见书中,他写道:

  “日美战争乃世界一大不幸,对帝国来说,则在圣战数年之后再添新的强敌,

  诚为国家之危机。在日美两国两败俱伤之后,苏联或德国乘机扩张欲争霸世界,其

  时何国得以制衡?如德国获得胜利,我帝国以友邦而示其好意,然则德国未必将疲

  困的日本放在眼里。因为真正的友邦只有拥有雄厚的实力才能维持。帝国之受尊重

  而不断有讨好者,无非是因为我海军有强劲的阵容。是故,为避免日美冲突,两国

  应寻求万般之策,对帝国来说绝不可缔结日德同盟。”

  海军大臣吉田善吾虽然同意山本五十六的观点,无奈内阁中陆相、外相和近卫

  的压力太大,而辅佐吉田的海军次官住山德太郎中将又温厚老实,被人讥称为“海

  军女子学习院院长”。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吉田终于不堪巨大的压力而病倒,并

  在三国同盟问题于内阁中正式通过之前三周,即9月4日辞去了海军大臣的职务。吉

  田中途退出内阁,松冈和东条入阁,是第二次近卫内阁引人注目、影响极大的三大

  人事变动。

  为了使继任的海军大臣与陆军协调,海军军令部部长伏见宫博恭亲王动用了皇

  族的威信,举荐惯于息事宁人的及川古志郎大将接替吉田出任海军大臣。

  9月15日傍晚,及川海相为统一海军意见在东京召开了海军首脑会议。会议集中

  了日本海军所有将领,包括各军事参议官、各舰队司令长官,各镇守府司令官。

  海军次官丰田真次郎主持会议,海军省军务局长阿部胜雄少将首先介绍说明了

  有关缔结三国同盟的经过。海军大臣及川接着就对自己同意三国同盟作了辩解,说:

  如果海军再继续反对三国同盟,近卫内阁只有总辞职。对海军来说,实在负担不起

  导致内阁垮台的责任,所以不得不同意缔结同盟条约。他强调说:“我希望诸位最

  好表示赞成。”

  随后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为了给会议确定基调,首先发言附和及川海相

  的观点:“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是没有办法的。”他刚说完,老资格的海军大将大

  角岑生便代表军事参议官表态;“作为军事参议官我们赞成。”既然海军资深人物

  都如此表态,其后再也没有人敢于发表意见,会议冷场。正在这时,山本五十六站

  了起来;

  “我绝对服从海军大臣,所以对大臣的处置绝无异议。只是有一件令人担心的

  事想请教你。8个月前,我任次官的时候,按照政府的物资动员计划,其中80%是仰

  赖英美势力范围以内的物资供应。然而在缔结了三国同盟后的今天,势必失去这一

  来源。为了弥补不足要如何改变物资动员计划呢?对于这一点我希望得到明确的答

  复,以便能安心执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职务。”

  可是,及川海相召开此会的目的,不是来听取意见的,而是要强行通过。因此

  他没有正面回答山本的问题,只是说:“虽然大家都有看法和意见,但事已如此,

  还是恳请各位能表示赞成的意见。”这是多么荒唐可笑。会议就这样收场了。

  对这一决定的利害有清醒认识的山本五十六,以其“武士”特有的“忠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